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15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凹版印刷的图案层与透光图样层的尺寸精度高,能够抑制聚碳酸酯制的树脂成型品的凹版印刷的油墨流动。在透过可见光的多层膜(20)中,在第一丙烯酸树脂层(21)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23)之间配置有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22)。凹版印刷层(30)具有通过凹版印刷描绘出图案的图案层(31)。第一衬垫膜(40)由透过可见光的ABS系树脂构成。第二衬垫膜(50)通过在第三丙烯酸树脂层(51)和第四丙烯酸树脂层(53)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52)而成。透光图样层(32)以可见光透过图案层的规定部位的方式配置。见光透过图案层的规定部位的方式配置。见光透过图案层的规定部位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于透过可见光的装饰的凹版印刷的图案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8057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在表面上配置印刷有用于装饰的图案的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另外,现有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为了保持所述PMMA膜的形态,有时使由ABS系树脂构成的衬垫层与PMMA膜一体化。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805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通过凹版印刷对PMMA膜印刷图案的情况下,膜经凹版印刷的干燥工序会伸缩。尤其,在通过凹版印刷形成图案层和与图案层的位置一致且透过可见光的透光图样层的情况下,由于PMMA膜经凹版印刷的干燥工序产生的伸缩,图案层与透光图样层的尺寸精度恶化。
[0008]另外,在聚碳酸酯制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中,当使用具有由ABS系树脂构成的衬垫层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时,由耐热性低的ABS系树脂构成的衬垫层不能充分防止注射成型时的热和压力影响到凹版印刷层。因此,具有由ABS系树脂构成的衬垫层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会产生凹版印刷层的凹版油墨的油墨流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该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凹版印刷的图案层和透光图样层的尺寸精度高且抑制聚碳酸酯制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时产生凹版印刷的油墨流动。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以下,说明作为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的多个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是作为嵌件成型前立体地成型的膜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具有多层膜、凹版印刷层、第一衬垫膜、第二衬垫膜和透光图样层。多层膜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一丙烯酸树脂层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多层膜透过可见光。凹版印刷层配置于多层膜的第一主面一侧,具有形成凹版印刷的图
案的图案层。第一衬垫膜隔着凹版印刷层而配置于多层膜的相反侧,由透过可见光的ABS系树脂构成。第一衬垫膜透过可见光。第二衬垫膜隔着第一衬垫膜而配置于多层膜的相反侧,通过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三丙烯酸树脂层和第四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而成。第二衬垫膜透过可见光。透光图样层具有透过可见光的透光图样。透光图样层的透光图样以可见光通过图案层的图案的规定部位的方式配置。
[0013]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多层膜在第一丙烯酸树脂层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第二衬垫膜在第三丙烯酸树脂层和第四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通过多层膜的多层结构,能够抑制在形成凹版印刷层时印刷干燥时的收缩,另外,通过多层膜和第二衬垫膜的多层结构,能够抑制热层压时的收缩,因此提高透光图样层与凹版印刷的图案层的尺寸精度。另外,通过第二衬垫膜的多层结构,能够提高第二衬垫膜的耐热性,抑制在聚碳酸酯制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时产生凹版印刷的油墨流动。另外,通过第一衬垫膜的ABS系树脂,能够减轻因热对凹版油墨造成的损伤。
[001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聚碳酸酯制是指:使用聚碳酸酯系树脂作为注射成型的材料进行制造。
[0015]在上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可以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0℃以上且200℃以下的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和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这样构成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能够充分地提高多层膜和第二衬垫膜的耐热性。
[0016]在上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第一衬垫膜的比热可以构成为1.3
×
103J/(kg
·
K)以上且1.7
×
103J/(kg
·
K)以下。这样构成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第一衬垫膜的比热高,能够减轻因热对凹版油墨造成的损伤。
[0017]在上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透光图样层可以构成为包含于凹版印刷层。这样构成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能够提高凹版印刷层的透光图样层的尺寸精度。
[0018]在上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中,透光图样层可以构成为形成于第二衬垫膜。这样构成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能够防止透光图样层受到热层压的影响,而且能够提高透光图样层的尺寸精度。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是作为嵌件成型前立体地成型的膜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该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步骤,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一丙烯酸树脂层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且透过可见光的多层膜的第一主面一侧通过凹版印刷形成凹版印刷层;以及第二步骤,将通过在由透过可见光的ABS系树脂构成且透过可见光的第一衬垫膜和通过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三丙烯酸树脂层和第四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而成且透过可见光的第二衬垫膜与形成有凹版印刷层的多层膜热层压。在该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步骤中,在将剥离用膜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将第二衬垫膜与剥离用膜接触、将第一衬垫膜与第二衬垫膜接触、且将形成有凹版印刷层的多层膜与第一衬垫膜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从第一接触加热体施加的热,对剥离用膜、第二衬垫膜、第一衬垫膜与多层膜进行热层压。而且,剥离用膜在进行热层压时从第一接触加热体剥离的剥离强度比使第二衬垫膜直接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而进行热层压时第二衬垫膜从第一接触加热体剥离的剥离强度小。
[0020]在这样构成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步骤中,由于剥离用膜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第二衬垫膜与剥离用膜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第二衬垫膜直接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因此,在经热层压而从第一接触加热体剥离嵌件成型用装饰膜时,与第二衬垫膜直接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的情况相比,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被第一接触加热体拉伸的力减弱。其结果,能够抑制因嵌件成型用装饰膜被第一接触加热体拉伸的力而在凹版印刷层产生花纹变形。
[0021]上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步骤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热层压步骤和第二热层压步骤。在第一热层压步骤中,在第一衬垫膜与第二接触加热体接触且第二衬垫膜与第一衬垫膜接触的状态下,对第一衬垫膜与第二衬垫膜进行热层压而形成多层衬垫膜。在第二热层压步骤中,在剥离用膜与第一接触加热体接触,多层衬垫膜的第二衬垫膜与剥离用膜接触,且形成有凹版印刷层的多层膜与多层衬垫膜的第一衬垫膜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嵌件成型用装饰膜,是嵌件成型前立体地成型的膜,所述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具备:多层膜,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一丙烯酸树脂层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且透过可见光;凹版印刷层,配置于所述多层膜的所述第一主面一侧,具有形成凹版印刷的图案的图案层,且透过可见光;第一衬垫膜,隔着所述凹版印刷层而配置于所述多层膜的相反侧,由透过可见光的ABS系树脂构成,且透过可见光;第二衬垫膜,隔着所述第一衬垫膜而配置于所述多层膜的相反侧,通过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三丙烯酸树脂层和第四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而成,且透过可见光;以及透光图样层,具有透过可见光的透光图样,所述透光图样层的所述透光图样以可见光通过所述图案层的图案的规定部位的方式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其中,构成所述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和所述第二聚碳酸酯树脂层的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0℃以上且20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其中,所述第一衬垫膜的比热为1.3
×
103J/(kg
·
K)以上且1.7
×
103J/(kg
·
K)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其中,所述透光图样层包含于所述凹版印刷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件成型用装饰膜,其中,所述透光图样层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垫膜。6.一种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该嵌件成型用装饰膜是嵌件成型前立体地成型的膜,所述嵌件成型用装饰膜的制造方法具备:第一步骤,在多层膜的第一主面一侧,通过凹版印刷形成透过可见光的凹版印刷层,所述多层膜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第一丙烯酸树脂层和第二丙烯酸树脂层之间配置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第一聚碳酸酯树脂层且透过可见光;以及第二步骤,将第一衬垫膜和第二衬垫膜与形成有所述凹版印刷层的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充康上野裕介桑坂真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NISSH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