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10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粘结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二胺单体与二甲基乙酰胺溶剂混合,得到二胺单体溶液;将二酐单体加入至二胺单体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以第一预设温度反应第一预设时间,得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在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辅助剂,继续加入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获得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将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涂布在铜线上,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待加热完成后,以第三预设温度反应第三预设时间,在铜线表面上形成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线外层的聚醚醚酮树脂与内层的铜丝之间粘结性差,导致聚醚醚酮树脂存在脱落、断裂风险的技术问题。裂风险的技术问题。裂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结剂
,特别涉及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迅速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电机效率、功率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应用要求,因此,制造满足800 V高压驱动电机用电磁线是势在必行的,这种高压电机电磁线的使用要求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有效值提高到1400 V以上,普通聚酰亚胺漆包电磁线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0003]其中,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电绝缘性能非常优异的树脂,其体积电阻率约为10
15

10
16
Ω
·
cm,在高频范围内仍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较小介电损耗,例如,室温下在104Hz时的介电常数为3.2,介电损耗仅为0.02。同时,这种PEEK树脂也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极佳的耐热水性和耐蒸汽性,在200℃

250℃的蒸汽中能长时间使用。因此,PEEK树脂被认为是制造800 V高压电机用电磁线的理想漆包材料。
[0004]但是,PEEK树脂的抗化学溶剂能力太强,在一般有机溶剂中不溶解,无法制备成涂料对电磁线实施涂敷上漆,只能通过高温熔融挤出涂敷在电磁线上。但是,PEEK树脂的熔体粘度大和冷却速度快,导致PEEK树脂的涂层与电磁线铜表面的粘结不稳固,常有脱层、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线外层的聚醚醚酮树脂与内层的铜丝之间粘结性差,导致聚醚醚酮树脂存在脱落、断裂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摩尔总量的二胺单体与第一预设质量的二甲基乙酰胺溶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以第一预设温度搅拌1h

2h,直至所述二胺单体溶解,得到二胺单体溶液;将第二摩尔总量的二酐单体加入至所述二胺单体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以第一预设温度搅拌反应第一预设时间,得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在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辅助剂,搅拌,调节至室温,继续加入第二预设质量的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调节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和粘度,获得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将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涂布在铜线上,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待加热完成后,以第三预设温度反应第三预设时间,在铜线表面上形成预设厚度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能有效地增加外层的聚醚醚酮树脂与内层的铜丝之间的粘结性,具体为,通过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聚合反应生成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该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能溶解在大多数溶剂里,能形成涂布于铜丝上的液体漆料,提高通用性,其次,将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涂布于铜丝的表面,经过第二预设温度固化,以将聚双醚醚酰胺酸中的二甲基乙酰胺溶剂去除,聚双醚醚酰胺酸在铜丝表面固化,提高粘结性,最后,以第三预设温度反应第三预设时间,聚双醚醚酰胺酸会亚胺化形成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中的酰羰基团与铜丝中的铜元素配位络合的强化学作用力,进一步提高铜丝与粘结剂的粘结性,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与外层的聚醚醚酮树脂的结构相似,在熔融状态下,聚醚醚酮树脂和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将会相互熔融粘合,形成高强的界面粘结力,实现无缝粘结,从而解决了普遍存在电磁线外层的聚醚醚酮树脂与内层的铜丝之间粘结性差,导致聚醚醚酮树脂存在脱落、断裂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8]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
′‑
双(4
′′‑
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2,2

双[4
′‑
(4
′′‑
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

双(4
′‑
氨基苯氧基)苯以及1,4

双(4
′‑
氨基苯氧基)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摩尔总量为0.08mol

0.12mol。
[0009]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二酐单体包括双酚A二酐、3,3

,4,4
′‑
二苯醚二酐以及3,3

,4,4
′‑
三苯双醚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摩尔总量为0.08mol

0.12mol,所述第一摩尔总量与所述第二摩尔总量相等。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第一预设质量为190g

210g,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

5℃

5℃,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0h

12h。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辅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稀释剂以及增韧剂,所述第二预设质量为30g

160g,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的固含量大于21%,粘度为3000mPa
·
S

3500mPa
·
S。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220℃

300℃,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min

35min。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345℃

480℃,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10s

45s。
[0010]根据上述技术的一方面,所述预设厚度为5μm

25μm。
[001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所述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由上述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0012]本申请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如上述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用于制备电磁线,所述电磁线包括铜线、涂布在铜线上的所述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涂布于所述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表面上的聚醚醚酮树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6]请参阅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摩尔总量的二胺单体与第一预设质量的二甲基乙酰胺溶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以第一预设温度搅拌1h

2h,直至所述二胺单体溶解,得到二胺单体溶液;将第二摩尔总量的二酐单体加入至所述二胺单体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以第一预设温度搅拌反应第一预设时间,得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在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辅助剂,搅拌,调节至室温,继续加入第二预设质量的二甲基乙酰胺溶剂,调节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和粘度,获得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将所述聚双醚醚酰胺酸成品涂布在铜线上,以第二预设温度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待加热完成后,以第三预设温度反应第三预设时间,在铜线表面上形成预设厚度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
′‑
双(4
′′‑
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2,2

双[4
′‑
(4
′′‑
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

双(4
′‑
氨基苯氧基)苯以及1,4

双(4
′‑
氨基苯氧基)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摩尔总量为0.08mol

0.12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双醚醚酰亚胺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单体包括双酚A二酐、3,3

,4,4
′‑
二苯醚二酐以及3,3

,4,4
′‑
三苯双醚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摩尔总量为0.08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豪情朱祚茂叶惠敏胡昭宇邝文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