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22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及其加工工艺,利用1,3,5,7,9,11,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耐灼烧输送带广泛应用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主要运输烧结矿、焦炭、水泥熟料等。由于这些物料温度较高,有的物料温度甚至于超过400℃,加之不同的使用环境,致使一般的耐热输送带的覆盖胶及骨架材料难以承受较长时间的高温,出现输送带表面烫坏、燃烧、大量脱落、起泡、烧糊、烫坏等质量问题,影响胶带的使用寿命。
[0003]聚酰亚胺作为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力学强度好、热稳定性强,电绝缘性优良,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技术、液晶材料、分离膜、激光等领域,POSS笼形聚倍半硅氧烷是一种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纳米结构杂化粒子,广泛应用在高分子材料的增韧、阻燃等改性中,如公开号为CN114292518A,名称为《CN114292518A三维石墨烯

POSS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报道了通过采用热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高温热处理技术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纳米尺度的三维石墨烯

POSS,实现大比例的三维石墨烯

POSS含量用于改性聚酰亚胺,使聚酰亚胺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的基础上,具备优异的耐原子氧性能。本专利技术旨在生成一种外层为POSS基聚酰亚胺、芯层为金属网的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力学性能优异和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的加工工艺。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的加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08]S1:将二氨基POSS、二胺聚合单体、二酐聚合单体加入到N,N

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溶解后在氮气气氛中,室温下搅拌反应4

8h,得到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
[0009]S2:金属网层放入模具中,并加入将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使金属网浸渍在溶液中间部位,然后将溶液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处理的工艺为120℃/1h、200℃/1h、250℃/3h、300℃/3h、350℃/2h、380℃/2h,将固化后物料在平板硫化机中压,在10

15MPa压力下,150

180℃中模压成型,得到外层为POSS基聚酰亚胺、芯层为金属网的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
[0010]优选的,所述二氨基POSS、二胺聚合单体、二酐聚合单体的摩尔比例为0.02

0.2:0.8

0.98:1。
[0011]优选的,所述二胺聚合单体包括对苯二胺、联苯二胺、4,4
’‑
二氨基二苯醚、4,4
’‑
二氨基二苯甲酮或4,4
’‑
二氨基二苯甲烷;二酐聚合单体包括均苯四甲酸酐、3,3

,4,4
’‑
联苯四羧酸二酐、4,4
’‑
联苯醚二酐或3,3

4,4
’‑
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
[0012]优选的,输送带中金属网层的体积占比为4

10%,余量为POSS基聚酰亚胺。
[0013]优选的,金属网层的材质包括铁网、铜网、不锈钢网、碳钢网或铝合金网。
[0014]优选的,二氨基POSS的加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15]S3:将摩尔比为1.2

1.6:1:1.5

2.5的双Boc

二乙烯三胺、1,3,5,7,9,11,13

苯基

15

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和碳酸钾加入到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在60

80℃中搅拌反应6

24h,反应后冷却,加入蒸馏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洗涤,得到双Boc氨基POSS。
[0016]S4:将摩尔比为1:2

4的双Boc氨基POSS和三氟乙酸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3

8h,反应后减压蒸馏,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洗涤,得到二氨基POSS。
[0017](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利用1,3,5,7,9,11,13

苯基

15

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氯丙基与双Boc

二乙烯三胺的亚氨基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双Boc氨基POSS,然后经过三氟乙酸脱Boc保护基,得到二氨基POSS,然后与二胺聚合单体、二酐聚合单体发生反应,得到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最后通过热亚胺化,得到以金属网作为芯层,POSS基聚酰亚胺为外层的输送带,输送带的LOI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5.4

40.9%,起始热分解温度和残碳量最高达到475.0℃和63.7%,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达到96.8MPa和130.8MPa,具有高温下强度损失小,不收缩变形的特性,外层的POSS基聚酰亚胺遇高温产生微孔炭化层,具有耐灼烧并能够阻止热量向带体内进一步传递。该炭化层在带体运转过程中,生成不规则细小裂纹,利用带体冷却,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灼烧性的输送带,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等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1)将36mmol的双Boc

二乙烯三胺,结构式为30mmol的1,3,5,7,9,11,13

苯基

15

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和50mmol的碳酸钾加入到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在60℃中搅拌反应24h,反应后冷却,加入蒸馏水进行沉淀,过滤溶剂,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洗涤,得到双Boc氨基POSS。
[0021](2)将20mmol的双Boc氨基POSS和65mmol的三氟乙酸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8h,反应后减压蒸馏,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洗涤,得到二氨基POSS。
[0022](3)将1mmol的二氨基POSS、49mmol的对苯二胺4,4
’‑
二氨基二苯甲烷、50mmol的4,4
’‑
联苯醚二酐加入到N,N

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溶解后在氮气气氛中,室温下搅拌反应6h,得到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
[0023](4)不锈钢网放入模具中,并加入将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使金属网浸渍在溶液中间部位,然后将溶液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处理的工艺为120℃/1h、200℃/1h、250℃/3h、300℃/3h、350℃/2h、380℃/2h,将固化后物料在平板硫化机中压,在12MPa压力下,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S1:将二氨基POSS、二胺聚合单体、二酐聚合单体加入到N,N

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溶解后在氮气气氛中,室温下搅拌反应4

8h,得到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S2:金属网层放入模具中,并加入将POSS基聚酰胺酸的溶液,使金属网浸渍在溶液中间部位,然后将溶液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处理的工艺为120℃/1h、200℃/1h、250℃/3h、300℃/3h、350℃/2h、380℃/2h,将固化后物料在平板硫化机中压,在10

15MPa压力下,150

180℃中模压成型,得到外层为POSS基聚酰亚胺、芯层为金属网的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氨基POSS、二胺聚合单体、二酐聚合单体的摩尔比例为0.02

0.2:0.8

0.9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灼烧的输送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聚合单体包括对苯二胺、联苯二胺、4,4
’‑
二氨基二苯醚、4,4
’‑
二氨基二苯甲酮或4,4
’‑
二氨基二苯甲烷;二酐聚合单体包括均苯四甲酸酐、3,3

,4,4
’‑
联苯四羧酸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王荣良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通泰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