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95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包括门板(1)、闩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闩头(2)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门板背面并具有一在垂直且远离门板的方向上延伸的推动柱(22),闩头的前端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钩部(21),并在门板背面设有一与推动柱相连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能推动推动柱以使闩头相对门板偏转。在锁定状态下,驱动机构带动带有钩部的闩头偏转,闩头偏转的同时有前伸趋势,当闩头进入闩孔的同时,闩头上的钩部扣住门闩孔内壁,进而防止不法分子将钩形门闩撬离门闩孔;而且该打闩结构中闩头的结构简单明了,对装配的要求简单,只需将闩头可转动连接在门板背面并将闩头上的推动柱与驱动机构相连即可,加工组装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该打闩结构可应用于 各种保险箱、保险库及家庭用的防盗门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保险门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 活之中。保险门又可应用于各种保险箱、各种保险库及家庭用的防盗门上,以存放贵 重物品,现有的保险门结构大致如下主要包括门框、枢接在门框上的门板及设置在 门板和门框之间的打闩结构。打闩结构又包括设置在门板背面可相对横向滑移的滑 板,滑板前端连接有闩头,门板上的阻止滑板横向滑移的锁结构,门框上设有和闩头 相应的闩孔,其中锁结构种类很多,可采用现有的各种结构,锁定时,闩头插入门框 上的闩孔内,再用锁结构将滑板锁定,使闩头不能退出闩孔,以达到不被别人开启的 目的,闩头一般呈圆柱状,闩孔则为和闩头相配的圆柱孔。而这种保险门存在一些缺 陷,如果不法分子撬的不是锁,而是撬门框,由于闩头和闩孔之间是没有任何阻碍结 构,这样只要不法分子只需稍微撬开门框的一侧,滑板上的闩头便能很容易从门框的 闩孔内脱出,存在门板易被撬开的缺点。针对该现状,人们对闩头结构作了大量改进。如一专利号为ZL96229428.4(公告号为CN2269454Y)的中国技术专利《反钩式 防撬门栓装置》披露了一种反勾式防撬门栓装置,它包括一个门、门锁和门栓轴,门 上带有一个门框,门框上开一个长方形孔,门栓轴的一端具有一个长方形块,该长方 形块可插入所述的长方形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栓轴上套一个滑套,滑套上设 有一个齿条,该齿条与一个可由手柄转动的齿轮相啮合,滑套上开有一个呈径向9 0 °的斜形长槽, 一个销钉与该长槽相配合。当门栓插入到门框孔后旋转9 0°使门栓 的长方块形和门框的长方孔成十字形交叉,门栓钩住门框,门栓不会脱出门框,起到 防撬目的。又如 一 申请号为ZL200510060496.2(公开号为CN1730886Y)的中国技术专利《用于保险箱上的门栓机构》披露了一种用于保险箱上的门栓机构,包括有门栓架和 旋栓,旋栓端部为一异形栓头,所述门栓架上固定有旋栓导向套,所述旋栓可滑动地 插入旋栓导向套中,且旋栓与导向套可相对转动,并在导向套上开有"L"形滑槽孔,在导向套上套置有可滑动的传动套筒,且在传动套筒上开有与"L"形滑槽孔成一斜度的斜孔,并有连接件一端插入斜孔并穿过"L"形滑槽孔与旋栓相固定。上述两专利申请利用的原理类似,在锁定时,通过闩头绕自身轴线旋转,其头部的异形部位勾住门框闩孔内壁,达到闩头不能轻易从闩孔脱出的目的,从而增强保险柜的防撬性。但其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闩头与旋栓导向套之间有一个配合结构,才能实现闩头绕其轴线旋转目的,因此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合理的反钩式打闩结构,而且该打闩结构同样具有现有反钩式打闩结构的防撬性能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包括门板、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闩头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门板背面并具有一在垂直且远离门板的方向上延伸的推动柱,所述闩头的前端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钩部,并在门板背面设有一与推动柱相连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能推动推动柱以使闩头相对门板偏转。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约束在门板背面并仅能相对门板水平滑移的滑板,该滑板与所述闩头上的推动柱之间通过传动件相连,并因此藉由滑板的水平滑移而驱动闩头相对门板偏转。由于滑板为一般保险箱门上的采用部件,故采用滑板带动闩头偏转可简化结构,当然也可在门板背面设置独立的驱动机构以带动闩头偏转。上述的传动件为一传动板,该传动板的一端与滑板固定并能随滑板相对门板滑移,传动板的下部位置开有一长度方向与滑板滑移方向垂直的条形槽孔,所述的推动柱穿过该条形槽孔并能沿条形槽孔约束的方向相对滑移。该传动件结构最为简单实用,对装配要求低,事实上还可采用其它类似结构,如采用杠杆件。上述的滑板约束在门板背面的结构为,在前滑板上开有至少两个长度方向与滑板滑移方向一致的导向槽孔,相应地,在门板背面上设置有凸起的且和所述导向槽孔分别对应相配的阶梯轴,各阶梯轴分别活动穿过相应的导向槽孔后在导向槽孔的另一面用螺母进行限位,同时滑板的下端面搁置在阶梯轴的阶梯面上。其是一种滑板限位在门板上的结构,该结构为现有保险箱门闩结构中常采用的结构,该结构简单实用,当然还可采用具有相似功能、且类似的其它现有结构,如在位于滑板的两侧及后端位置处的门体背面设置向上凸起的挡壁,滑板便能沿挡壁上下滑移,且只能滑移到后端的挡壁处为止,从而实现上闩板和下闩板能沿门体背面作纵向移动。为增强该打闩结构的防撬性能,上述的闩头有两个,该两个闩头位于门板的同一侧,同时该两个闩头位于滑板的两侧。该设置两个闩头的结构方式还可一块滑板的滑4移带动两个闩头同时动作,简化结构。由于闩头与门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故上述的闩头整体外形呈扁平状为佳,便于闩头与门板连接;由于闩头需要插入盲孔的闩孔内以起到锁定作用,而闩孔的大小有限,故如果闩头的前端面的外形呈弧形,这样便于闩头在偏转的同时更易伸入闩孔内锁定。上述的闩头通过螺钉可转动地连接在门板背面。当然闩头也可通过设置在门板背面的连接轴与门板相连。上述闩头上开有一阶梯通孔, 一螺钉穿过该阶梯通孔后与门板螺纹连接,该螺钉的杆部具有一段光滑部,该光滑部位于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孔部内,便于闩头绕螺钉轴线偏转,而螺钉的头部则位于阶梯通孔的大孔部内,所述的闩头绕螺钉轴线偏转。由于本打闩结构的闩头要相对门板偏转,上述的闩头和门板之间还垫设有一圆形的厚垫片,所述的螺钉依次穿过闩头的阶梯孔及厚垫片后与门板螺纹连接。由于厚垫片与闩头下端面的接触面积相对闩头下端面整体与门板的接触面积要小,即闩头转动受到的摩擦力小,故设置厚垫片,能使闩头更易相对门板偏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锁定状态下,驱动机构带动带有钩部的闩头偏转,闩头偏转的同时有前伸趋势,这样当闩头进入闩孔的同时,闩头上的钩部同时扣住门闩孔内壁,进而防止不法分子将钩形门闩撬离门闩孔,提高了防盗性能;而且该打闩结构中闩头的结构简单明了,对装配的要求简单,只需将闩头可转动连接在门板背面并将闩头上的推动柱与驱动机构相连即可,加工组装也方便。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闭锁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闭锁状态);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开锁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开锁完毕状态);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包括门板l、闩头2,本实施例中的闩头2有两个,闩头2整体呈扁平状,且闩头2的前端面23的外形呈弧形。其中,闩头2的后部通过螺钉7可转动地连接在门板1背面,闩头2的后部位置上开有一阶梯通孔24, 一螺钉7穿过该阶梯通孔24后与门板1螺纹连接,该螺钉7的杆部具有一段光滑部71,该光滑部71位于所述阶梯通孔24的小孔部内,便于闩头2绕螺钉7轴线偏转,而螺钉的头部72则位于阶梯通孔24的大孔部内,所述的闩头2绕螺钉7轴线偏转。在闩头2和门板1之间还垫设有一圆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钩式打闩结构,包括门板(1)、闩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闩头(2)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门板(1)背面并具有一在垂直且远离门板(1)的方向上延伸的推动柱(22),所述闩头(2)的前端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钩部(21),并在门板(1)背面设有一与推动柱(22)相连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能推动推动柱(22)以使闩头(2)相对门板(1)偏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峰曹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发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