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92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包括泵轴,泵轴外设有轴承盖与轴承体,轴承盖与轴承体的空间为轴承室,轴承盖、轴承体与泵轴之间设有封油圈,封油圈与泵轴之间形成两个密封区,其中靠近轴承室的为第一密封区、远离轴承室的为第二密封区,封油圈在第一密封区与第二密封区之间的区域设有回油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泵轴上开设至少两个环形槽,两个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润滑油更容易被甩离泵轴,进而飞到封油圈的回油槽中,避免其穿过第二密封区而流失。穿过第二密封区而流失。穿过第二密封区而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泵
,具体涉及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两端分别需要轴承支撑整个转子部件转动,轴承需要加注润滑油进行润滑,轴在转动过程中挤压轴和轴承间隙里的润滑油,会使润滑油在轴承室内飞溅,为了不使润滑油飞溅到工作场所,需在轴承室和空气间设置封油圈阻止润滑油飞溅出来。传统的封油圈有采用间隙密封的,受离心泵结构限制,间隙密封的长度都较短,密封效果并不良好。也有采用骨架油封的,但不能用于转速较高的离心泵。也有采用迷宫密封的,有些没有回油孔导致密封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能比较好的实现密封。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包括泵轴,泵轴外设有轴承盖与轴承体,轴承盖与轴承体的空间为轴承室,轴承盖、轴承体与泵轴之间设有封油圈,封油圈与泵轴之间形成两个密封区,其中靠近轴承室的为第一密封区、远离轴承室的为第二密封区, 封油圈在第一密封区与第二密封区之间的区域设有回油槽,泵轴在回油槽的对应区域开设至少两个环形槽,两个相邻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凸起,下封油圈上开设回油孔,回油孔使回油槽与轴承室连通。
[0006]轴承盖与泵轴之间设有上封油圈,轴承体与泵轴之间设有下封油圈,上封油圈与下封油圈均为半圆形结构,上封油圈与下封油圈的端部通过垫片连接、使二者成为一个完整的封油圈。
[0007]下封油圈上设有两个定位凸起,轴承体上设有阻挡凸起,阻挡凸起伸入到两个定位凸起之间。
[0008]上封油圈、下封油圈与垫片上均设有销钉孔,三者通过销钉固定为一体。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泵轴上开设至少两个环形槽,两个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润滑油更容易被甩离泵轴,进而飞到封油圈的回油槽中,避免其穿过第二密封区而流失。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封油圈的放大示意图。
[0012]图3是上封油圈的仰视示意图。
[0013]图4是上封油圈的右视示意图。
[0014]图5是下封油圈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6是下封油圈的右视示意图。
[0016]图7是垫片的示意图。
[0017]图8是油滴速度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如附图1

2所示,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包括泵轴2,泵轴2外设有轴承盖4与轴承体7,轴承盖4与轴承体7的空间为轴承室41,轴承盖4、轴承体7与泵轴2之间设有封油圈,泵轴2的端部连接联轴器1,轴承室41内安装滑动轴承9。
[0020]封油圈与泵轴2之间形成两个密封区,其中靠近轴承室41的为第一密封区31、远离轴承室41的为第二密封区32,封油圈在第一密封区31与第二密封区32之间的区域设有回油槽33。密封区设有三个矩形槽。
[0021]泵轴2在回油槽33的对应区域开设至少两个环形槽22,两个相邻环形槽22之间形成环形凸起21。
[0022]下封油圈6上开设回油孔61,回油孔61使回油槽33与轴承室41连通。
[0023]有些封油圈为整体加工的,当封油圈磨损后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整个轴承部件拆掉,拆卸传动端轴承部件时还需要把联轴器拆掉,更换起来费时费力,为此,进一步改进如下:
[0024]轴承盖4与泵轴2之间设有上封油圈3,轴承体7与泵轴2之间设有下封油圈6,上封油圈3与下封油圈6均为半圆形结构(参见附图4、6),上封油圈3与下封油圈6的端部通过垫片8连接、使二者成为一个完整的封油圈。销钉孔的作用为保证中间垫片的位置不发生错位,避免轴承部件安装过程中中间垫片发生错位或泵轴转动过程中与垫片产生摩擦导致垫片移动。
[0025]为了防止下封油圈6的轴向移动,下封油圈6上设有两个定位凸起62,轴承体7上设有阻挡凸起43,阻挡凸起43伸入到两个定位凸起62之间。
[0026]为了保证中间垫片的位置不发生错位,上封油圈3、下封油圈6与垫片8上均设有销钉孔81,三者通过销钉5固定为一体。
[0027]其工作原理为:
[0028]安装:
[0029]轴承部件组装时,先安装好轴承体,然后将下封油圈6外圆的凹槽(就是两个定位凸起62之间的区域)对着轴承体内孔处的阻挡凸起43,将下封油圈6倒置放在泵轴2的上表面上,然后顺着泵轴旋转下封油圈180
°
使下封油圈6转动到轴承体41内,此时下封油圈平面朝向上方,注意安装时回油孔61一侧朝向轴承部件内部。接着将销钉5装入下封油圈6中的销孔81中,然后再装上垫片8和上封油圈3,将销钉5压死,最后装上轴承盖4。
[0030]当轴承部件组装完成后轴承盖压着下封油圈外圆的凸台,防止下封油圈沿着泵轴转动,确保下封油圈的回油孔处在最下方。凸台中间的凹槽与轴承体上的凸台配合,起到定位下封油圈的作用,同时避免下封油圈沿着轴向移动。
[0031]当离心泵运行一段时间封油圈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先将轴承盖拆掉,拆掉上封油
圈和中间垫片,使用工具将下封油圈转动180
°
使下封油圈转到泵轴上方,就可拆掉下封油圈。然后按照安装流程将新的上封油圈和下封油圈安装好。
[0032]回油:
[0033]如附图1

8所示,第一密封区31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室41内部飞溅的润滑油沿着泵轴2泄漏到轴承室外面。事实上第一密封区不能够绝对密封,还会有少量的润滑油越过第一密封区31、进入到环形槽22区域。
[0034]参见图8,当润滑油油滴90越过第一密封区31时,其速度为水平向左(不考虑周向速度)。
[0035]当润滑油油滴91进入环形槽22时,其有个向内(指向泵轴2轴线的方向)的径向分速度。
[0036]当润滑油油滴92离开环形槽22时,其有个向外(远离泵轴2轴线的方向)的径向分速度,当润滑油油滴92到达环形凸起21处时,径向分速度v1获得最大值(轴向分速度为v2),而此时,润滑油油滴92与泵轴2的粘力最小,随着泵轴2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油滴大概率被甩到封油圈的回油槽33中,对比润滑油油滴在泵轴2的柱状面时,环形凸起21处的润滑油油滴更容易被甩出,这是本专利的核心所在。这样,可以避免润滑油油滴越过第二密封区32,实现回油密封。
[0037]回油槽33不随泵轴2转动,回油槽内的润滑油逐渐汇集一起,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道下封油圈的回油槽内,再通过回油孔61回到轴承室41内。
[0038]第二密封区32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轴承室内部,污染润滑油。
[0039]中间垫片的作用是上封油圈和下封油圈结合面,防止润滑油从结合面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剖分式离心泵封油结构,包括泵轴(2),泵轴(2)外设有轴承盖(4)与轴承体(7),轴承盖(4)与轴承体(7)的空间为轴承室(41),轴承盖(4)、轴承体(7)与泵轴(2)之间设有封油圈,封油圈与泵轴(2)之间形成两个密封区,其中靠近轴承室(41)的为第一密封区(31)、远离轴承室(41)的为第二密封区(32),其特征在于: 封油圈在第一密封区(31)与第二密封区(32)之间的区域设有回油槽(33),泵轴(2)在回油槽(33)的对应区域开设至少两个环形槽(22),两个相邻环形槽(22)之间形成环形凸起(21),下封油圈(6)上开设回油孔(61),回油孔(61)使回油槽(33)与轴承室(41)连通。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有泉张保祥李建中武姣王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