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75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属于医疗生物材料的技术领域,包括经交联的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以及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和药用辅料的配比为0.5~2:0~2:1~4:0~0.05。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制备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进一步改善当前注射皮肤填充剂的促生长性能,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并可以根据填充的部位和不同类型,改变材料的配方,促进填充效果和医美质量,延长填充存留时间,降低患者使用频率。降低患者使用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注射皮肤填充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生物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

技术介绍

[0002]注射软组织填充剂是皮肤皱纹与凹陷填充的微创疗法,市场上出现的软组织填充剂主要有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胶原蛋白颗粒、聚乳酸、聚己内酯以及羟基磷灰石钙微球微粒等。其中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胶原蛋白在皮肤内的作用时间为6~12个月,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钙在皮肤内的作用时间大约有2年以上。
[0003]作为机体的一种重要成分,透明质酸理化性能合适,生物相容性优良,已广泛应用于抗粘连、关节注射润滑、面部填充医美等领域。但是,体内存在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易受专一酶酶解,在皮肤内存留时间为6~12个月,需重复注射才能达到医美效果。此外,透明质酸不能有效刺激机体胶原的分泌,组织自身的生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皮肤松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以缓解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包括经交联的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以及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和药用辅料的配比为0.5~2:0~2:1~4:0~0.05。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胶原蛋白颗粒为I型胶原蛋白与

型胶原蛋白经混合匀浆、冷冻干燥、交联剂交联、低分子氨基酸浸泡、纯净水清洗、低温干燥、机械粉碎以及筛分获得,其粒径范围为10~200μm。
[0008]进一步地,所述I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皮肤、跟腱或者牛心包;所述

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胃膜或者肠膜。
[0009]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I型胶原蛋白和所述

型胶原蛋白的配比为99.90~90:0.1~10。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为醛类、环氧化合物、1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或者单宁酸。
[0011]进一步地,所述低分子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色氨酸以及组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医用聚酯微粒为PCL、PLLA、PHB、PTMC、PGA以及PHBV微粒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3]进一步地,所述医用聚酯微粒经物理粉碎和筛分制备,其粒径范围为1~300μ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甘露醇、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以及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5]进一步地,所述药用辅料为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磷酸钠中的
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具有以下优势:
[0017]1、本专利技术旨在制备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进一步改善当前注射皮肤填充剂的促生长性能,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并可以根据填充的部位和不同类型,改变材料的配方,促进填充效果和医美质量,延长填充存留时间,降低患者使用频率。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I型胶原基体材料中引入

型胶原,并通过凝胶混合、交联、干燥、低温研磨等工艺过程,制备胶原复合微粉,同时利用物理方式获得聚酯类微粒,有选择的添加一定量的渗透压调节剂和药用辅料,利用现代复配技术,获得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用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注射填充较深的皱纹和凹陷,以及真皮浅层水光注射以填充较浅的皱纹,在注射填充的同时,刺激自体胶原的生成,刺激上皮组织及表皮组织重构,促进表皮与真皮的连接。
[0019]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胶原粉剂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可控,能够实现产业化。
[002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部位、种类及不同程度的应用要求,所涉及的成分均为不同类型的胶原,没有异物引入,能够保持胶原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同时体现不同类型胶原的不同作用,是一种多功能复合胶原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包括经交联的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以及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和药用辅料的配比为0.5~2:0~2:1~4:0~0.05。
[0024]更为优选地,所述胶原蛋白颗粒为I型胶原蛋白与

型胶原蛋白经混合匀浆、冷冻干燥、交联剂交联、低分子氨基酸浸泡、纯净水清洗、低温干燥、机械粉碎以及筛分获得,其粒径范围为10~200μm。
[0025]更为优选地,所述I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皮肤、跟腱或者牛心包;所述

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胃膜或者肠膜。
[0026]更为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I型胶原蛋白和所述

型胶原蛋白的配比为99.90~90:0.1~10。
[0027]更为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醛类、环氧化合物、1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或者单宁酸。
[0028]更为优选地,所述低分子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色氨酸以及组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9]更为优选地,所述医用聚酯微粒为PCL、PLLA、PHB、PTMC、PGA以及PHBV微粒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30]更为优选地,所述医用聚酯微粒经物理粉碎和筛分制备,其粒径范围为1~300μm。
[0031]更为优选地,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甘露醇、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
钠以及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32]更为优选地,所述药用辅料为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磷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0033]作为皮肤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具有较弱的抗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安全性,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已至少发现了30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每一种都为胶原的结构作用增加了特定的功能。研究发现:人体内含有二十几种胶原类型,其作用各不相同。其中,I型胶原约占人体胶原含量的90%,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腱、韧带及骨中,是维持人体众多组织功能实现的基础,因而,在医美领域被用作皮肤填充剂使用。
[0034]人体中,其他类型的胶原蛋白,虽然相对含量较少,但在机体组织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比如,Ⅱ型胶原可填补皮肤内胶原纤维之间的空隙,起到保湿、自然美白及追本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经交联的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以及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胶原蛋白颗粒、医用聚酯微粒、渗透压调节剂和药用辅料的配比为0.5~2:0~2:1~4:0~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颗粒为I型胶原蛋白与

型胶原蛋白经混合匀浆、冷冻干燥、交联剂交联、低分子氨基酸浸泡、纯净水清洗、低温干燥、机械粉碎以及筛分获得,其粒径范围为10~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皮肤、跟腱或者牛心包;所述

型胶原蛋白选自动物的胃膜或者肠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I型胶原蛋白和所述

型胶原蛋白的配比为99.90~90:0.1~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醛类、环氧化合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达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