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304 阅读:16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油耗计量仪包括:带有上盖的箱体,上盖设有透气口;箱体内设有密闭的量杯,量杯通过供油机构与汽车油箱连通,量杯上设有能检测量杯内是否充满液体的检测开关,检测开关与一微控制器连接;量杯底部设有将量杯内液体释放至箱体内的泄油开关,泄油开关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有用于累计泄油开关的开启次数的记数模块;供油机构包括密闭的供油箱,供油箱的箱盖上设有放气口,供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汽车油箱连通,供油箱通过连接油管与量杯连通,进油管通过油泵与连接油管连通;指示箱体内油量的液位计;箱体通过出油管与汽车发动机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准确计量发动机的实际耗油量,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量的计量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监测汽车发动机耗油量的油耗计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单位,尤其是公交公司,物流运输公司,都存在对汽车的油耗难以精确考核到人的难题。对于公交公司而言,几个驾驶员轮班驾驶同一辆车,很难将油耗落实到每个驾驶员。要么每个驾驶员在交班时将油箱加满,其加油量即为上一班驾驶员的耗油量,这不光是不方便,而每次加油加满程度很难保证一致,甚至可以有作弊行为,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要么将某一时间段的耗油量根据班次,均摊到每一个驾驶员。这样只能考核车公里油耗,而不能考核到人,这样就无法反映每个驾驶员的技术水平高低,节油多少,影响驾驶员节能降耗积极性。对于物流运输企业而言,汽车长期在外流动,很难掌握车辆的实际耗油量,很容易出现浪费,甚至有驾驶员盗卖燃油现象。对此,很多企业只能一包了之。但由于车况、路况的不同,又带来不少不合理现象。因此,车辆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掌握车辆的实时油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燃油在途中被盗用,能准确计量发动机的实际耗油量,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的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耗计量仪包括带有上盖的箱体,所述的上盖上设有透气口;所述的箱体内设有密闭的量杯,所述的量杯通过供油机构与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量杯上设有一能检测量杯内是否充满液体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检测开关与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量杯底部设有将量杯内液体释放至所述的箱体内的泄油开关,所述的泄油开关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有用于累计所述的泄油开关的开启次数的记数模块;所述的供油机构包括密闭的供油箱,所述的供油箱的箱盖上设有放气口,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所述的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连接油管与所述的量杯连通,所述的进油管通过油泵与所述的连接油管连通;指示箱体内油量的液位计;所述的箱体通过出油管与汽车发动机连通。进一步,所述的检测开关包括与所述的量杯连通的限位通道,所述的限位通道内设有可根据量杯内液面的位置而上下浮动的限位浮子,所述的限位通道的顶部设有一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限位浮子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的接近开关配合的接触片。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浮子上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进一步,所述的泄油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量杯底部的泄油阀,所述的泄油阔与一电磁铁连接,所述的电磁铁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进一步,所述的供油箱的箱盖与所述的上盖一体,所述的放气口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上。进一步,所述的出油管伸入所述的箱体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使用前,将放气口的螺栓松开,以便向供油箱内注满燃油,然后拧紧放气口的螺栓。上电后,油泵开始工作,当燃油注满量杯后,燃油进入限位通道中,推动限位浮子上浮,由于限位通道的截面积远小于量杯的截面积,因此进入到限位通道中的燃油量很小,从而保证了计量的精确度;当限位浮子上浮到接近开关工作时,油泵停止工作。然后,电磁铁工作,顶开泄油阀门使量杯内的燃油流入箱体内。量杯中的燃油泄完后,电磁铁断电,泄油阀门关闭,油泵重新开始工作,如此循环;液位计的浮球随着箱体内液面的上升而上升,直至浮球升至上限位置,油泵停止工作;同时,箱体通过出油管向汽车发动机输入燃油,液位计的浮球随着箱体内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浮球下降至下限位置时,油泵又重新开始工作,进入下一轮循环。于是,汽车的耗油量就能通过下列公式求得L=nl+(li-l2)其中L——某一时间段的累计耗油量n——阀门开启次数1——量杯容量h——发动机工作前箱体内的油量12——发动机工作结束后,箱体内的油量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准确计量发动机的实际耗油量,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包括带有上盖ll的箱体l,所述的上盖11上设有透气口 111;所述的箱体l内设有密闭的量杯2,所述的量杯2通过供油机构与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量杯2上设有一能检测量杯内是否充满液体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检测开关与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量杯2底部设有将量杯内液体释放至所述的箱体1内的泄油开关,所述的泄油开关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有用于累计所述的泄油开关的开启次数的记数模块;所述的供油机构包括密闭的供油箱51,所述的供油箱51的箱盖上设有放气口 112,所述的供油箱51通过进油管52与所述的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供油箱51通过连接油管53与所述的量杯2连通,所述的进油管52通过油泵54与所述的连接油管53连通;指示箱体1内油量的液位计3;所述的箱体1通过出油管4与汽车发动机连通。所述的检测开关包括与所述的量杯2连通的限位通道21,所述的限位通道21内设有可根据量杯2内液面的位置而上下浮动的限位浮子22,所述的限位通道21的顶部设有一接近开关23,所述的接近开关23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限位浮子22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的接近开关23配合的接触片。所述的限位浮子22上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所述的泄油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量杯2底部的泄油阀24,所述的泄油阀24与一电磁铁25连接,所述的电磁铁25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供油箱51的箱盖与所述的上盖11 一体,所述的放气口112设置在所述的上盖11上。所述的出油管4伸入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使用前,将放气口 112的螺栓松开,以便向供油箱51内注满燃油,然后关闭放气口 112。上电后,油泵54开始工作,当燃油注满量杯2后,燃油进入限位通道21中,推动限位浮子22上浮,由于限位通道21的截面积远小于量杯2的截面积,因此进入到限位通道21中的燃油量很小,从而保证了计量的精确度;当限位浮子22上浮到接近开关23工作时,油泵54停止工作。然后,电磁铁25工作,顶开泄油阀门24使量杯内的燃油流入箱体1内。量杯2中的燃油泄完后,电磁铁25断电,泄油阀门24关闭,油泵54重新开始工作,如此循环;液位计3的浮球随着箱体内液面的上升而上升,直至浮球升至上限位置,油泵54停止工作;同时,箱体1通过出油管4向汽车发动机输入燃油,液位计3的浮球随着箱体1内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浮球下降至下限位置时,油泵54又重新开始工作,进入下一轮循环。于是,汽车的耗油量就能通过下列公式求得L=nl+(li-l2)其中L——某一时间段的累计耗油量n——阀门开启次数1——量杯容量h——发动机工作前箱体内的油量12——发动机工作结束后,箱体内的油量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耗计量仪包括:带有上盖的箱体,所述的上盖上设有透气口; 所述的箱体内设有: 密闭的量杯,所述的量杯通过供油机构与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量杯上设有一能检测量杯内是否充满液体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检测开关与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量杯底部设有将量杯内液体释放至所述的箱体内的泄油开关,所述的泄油开关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有用于累计所述的泄油开关的开启次数的记数模块; 所述的供油机构包括密闭的供油箱,所述的供油箱的箱盖上设有放气口,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所述的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连接油管与所述的量杯连通,所述的进油管通过油泵与所述的连接油管连通。 指示箱体内油量的液位计; 所述的箱体通过出油管与汽车发动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耗计量仪包括带有上盖的箱体,所述的上盖上设有透气口;所述的箱体内设有密闭的量杯,所述的量杯通过供油机构与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量杯上设有一能检测量杯内是否充满液体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检测开关与一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量杯底部设有将量杯内液体释放至所述的箱体内的泄油开关,所述的泄油开关与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器有用于累计所述的泄油开关的开启次数的记数模块;所述的供油机构包括密闭的供油箱,所述的供油箱的箱盖上设有放气口,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所述的汽车油箱连通,所述的供油箱通过连接油管与所述的量杯连通,所述的进油管通过油泵与所述的连接油管连通。指示箱体内油量的液位计;所述的箱体通过出油管与汽车发动机连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计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平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0月11日 20:04
    技术很好,能否合作利用?价格如何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