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2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后部框架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纵梁左右间隔布置;后部尾梁,所述后部尾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的后端相连,所述后部尾梁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为U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框架,通过设置U形的后部尾梁,可以加强车辆后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碰撞性能,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从而可以提高乘车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方案中的车身后部框架,后部结构通常采用传统的单板加后围板的结构,此种方案结构强度较低,在车辆遭受撞击时,容易给乘坐人员造成伤害,不利于乘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车身后部框架,所述车身后部框架可以提高乘车安全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后部框架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框架,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纵梁左右间隔布置;后部尾梁,所述后部尾梁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的后端相连,所述后部尾梁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为U形。
[0006]根据本技术的车身后部框架,通过设置U形的后部尾梁,可以加强车辆后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碰撞性能,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从而可以提高乘车安全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的开口朝后,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后围板与所述后部尾梁相连且位于所述后部尾梁的后侧,所述后围板与所述后部尾梁配合限定出第一腔体。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后部尾梁具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在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开口的上侧边沿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在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开口的下侧边沿且向下延伸,所述后部尾梁通过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后围板焊接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地板下横梁,所述后地板下横梁左右延伸且设于所述后部尾梁的前侧,所述后地板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相连,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两个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后部尾梁围合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储物盒。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后纵梁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为U形,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纵梁盖板,所述后纵梁盖板至少盖设在位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和所述后部尾梁之间的所述后纵梁上,所述后纵梁盖板与所述后纵梁配合限定出第二腔体。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位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的前侧,所述后地板支撑于两个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上,所述后地板下横梁的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为U形,且所述后地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配合限定出第三腔体。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物盒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两个所述后纵
梁和所述后部尾梁铆接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物盒具有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上形成有沿上下贯通所述连接翻边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两个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后部尾梁上均形成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储物盒通过铆螺母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至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两个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后部尾梁上。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主体段和后纵梁后段,所述后纵梁后段连接在所述后纵梁主体段的后端并与所述后纵梁主体段点焊连接,所述后部尾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后段的后端点焊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车身后部框架。
[0016]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车身后部框架,在车身后部框架上设置U形的后部尾梁,可以加强车辆后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碰撞性能,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从而可以提高乘车安全性。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爆炸图;
[0019]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框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所示的车身后部框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所示的车身后部框架不包括后地板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所示的后纵梁主体段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5中所示的后纵梁后段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5中所示的后部尾梁后段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5中所示的后地板下横梁的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5中所示的后地板的示意图;
[0028]图11是图5中所示的后纵梁盖板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5中所示的后围板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车身后部框架;
[0032]10、后纵梁;11、后纵梁主体段;12、后纵梁后段;
[0033]20、后部尾梁;21、第一翻边;22、第二翻边;
[0034]30、后围板;
[0035]40、后地板下横梁;
[0036]50、后纵梁盖板;
[0037]60、后地板;
[0038]71、第一连接孔;72、第二连接孔;
[0039]81、第三横梁;82、第四横梁;
[0040]90、第一腔体;
[0041]200、储物盒;210、连接翻边;
[0042]300、铆螺母;
[0043]10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5]下面参考附图1

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框架100。
[0046]参照图1、图4和图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车身后部框架100,包括:后纵梁10和后部尾梁20。后纵梁10设置有两个,两个后纵梁10左右间隔布置;后部尾梁20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后纵梁10的后端相连,后部尾梁20垂直于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的截面为U形。
[0047]可选地,后部尾梁20的U形开口可以朝向车辆1000的前方,后部尾梁20的U形开口也可以朝向车辆1000的后方。
[0048]本技术的车身后部框架100,通过设置U形的后部尾梁20,可以加强车辆1000后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碰撞性能,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从而可以提高乘车安全性。
[004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框架100,通过设置U形的后部尾梁20,可以加强车辆1000后部的结构强度,提升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纵梁左右间隔布置;后部尾梁,所述后部尾梁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的后端相连,所述后部尾梁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为U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的开口朝后,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后围板与所述后部尾梁相连且位于所述后部尾梁的后侧,所述后围板与所述后部尾梁配合限定出第一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尾梁具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连接在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开口的上侧边沿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在所述后部尾梁的U形截面开口的下侧边沿且向下延伸,所述后部尾梁通过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后围板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地板下横梁,所述后地板下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后部尾梁的前侧,所述后地板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纵梁相连,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两个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后部尾梁围合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储物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为U形,所述车身后部框架还包括:后纵梁盖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龙杨宏刘鉴锋游洁徐希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