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锁模机构,是一种移模行程大、移模速度快、模板锁模变形小、模具 受力均匀、力放大倍数大、运转更节能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塑机领域普遍使用的双曲肘斜排式锁模机构按组成的铰接数可分为四孔型和 五孔型。随着锁模力的增大, 一般模板尺寸和行程都耍相应增大,以适应产品的需要。可是, 模板尺寸增加的比率常小于行程增加的比率,而一般双曲肘机构的行程却又受到模板尺寸的 制约,锁模力越大这个矛盾越突出,这是目前传统的双曲肘机构在大型锁模装置上应用受到 限制的原因之一。另外,模板变形大、模具受力和移模速度不均匀、冲击力大、力的放大比 和行程比匹配不合理也是其中的原因。在设计肘杆机构时,经常希望机构在大的模板行程要 求的前提下,所占据的轴向位置尺寸要小;机构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和平稳变速,而这些要 求与机构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从围绕縮短锁模机构 轴向长度、合理匹配机构间刚度、降低重量、提高系统刚度和移模速度、移模行程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注塑机领域提供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及方 法。通过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的锁模关节部分由锁模油缸、调模模板、辅助肘杆、短肘杆、十字头、中间肘杆、后肘杆、前肘杆、动模板组成;其设计要点是按照辅助肘杆和后肘杆上的铰接孔数在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分别设置了多个转轴铰接点,设为六个转轴铰接点,即在上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六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即在下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六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的锁模关节部分由锁模油缸、调模模板、辅助肘杆、短肘杆、十字头、中间肘杆、后肘杆、前肘杆、动模板组成;其设计要点是按照辅助肘杆和后肘杆上的铰接孔数在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分别设置了多个转轴铰接点,设为六个转轴铰接点,即在上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六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即在下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六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2、 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的锁模关节部分由锁模 油缸、调模模板、辅助肘杆、短肘杆、十字头、中间肘杆、后肘杆、前肘杆、动模板组成; 其设计要点是按照辅助肘杆和后肘杆上的铰接孔数在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 的交汇处分别设置了多个孔型转轴铰接点,设为七个转轴铰接点,即在上部分的辅助肘杆和 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七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 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即在下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 设置了七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3、 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的锁模关节部分由锁模 油缸、调模模板、辅助肘杆、短肘杆、十字头、中间肘杆、后肘杆、前肘杆、动模板组成; 其设计要点是按照辅助肘杆和后肘杆上的铰接孔数在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 的交汇处分别设置了多个孔型转轴铰接点,设为八个转轴铰接点,即在上部分的辅助肘杆和 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设置了八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 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即在下部分的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的交汇处 设置了八个转轴铰接点,引导辅助肘杆和中间肘杆、后肘杆和前肘杆两处形成直线。4、 一种多孔型系列双曲肘内外翻复合式锁模机构,该锁模机构的锁模关节部分由锁模 油缸、调模模板、辅助肘杆、短肘杆、十字头、中间肘杆、后肘杆、前肘杆、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建岳,励雪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