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11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包括主体和固定带,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的天线;固定带包括带体和反射结构,带体连接于壳体,带体具有与壳体围成佩戴空间的第一状态;反射结构设于带体上,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与壳体相对分布于佩戴空间的相对两侧;反射结构的长度为L,天线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与壳体之间的距离为D;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穿戴智能终端,通过设置反射结构,在反射结构的作用下,反射结构可以将天线辐射过来的天线辐射信号朝向壳体的方向进行反射,使得更多的天线辐射信号从壳体的方向辐射出去,有助于提升天线增益。有助于提升天线增益。有助于提升天线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智能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智能手表蓝牙天线的天线增益较低,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后容易受手臂影响,使天线接收与发射信号变弱,导致使用蓝牙耳机听歌时出现音乐断续或卡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天线信号容易受佩戴部位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发送信号变弱的缺陷。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包括:
[0005]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天线;以及
[0006]固定带,包括带体和反射结构,所述带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带体具有与所述壳体围成佩戴空间的第一状态;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带体上,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相对分布于所述佩戴空间的相对两侧;
[0007]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为L,所述天线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为D;
[0008]其中,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D≤0.5λ。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尺寸为W1,所述带体的宽度尺寸为W2,其中满足比值关系式为:0.9≤W1/W2≤1.1。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壳体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构成所述天线的部分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沿朝向所述壳体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中心区域。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为:38mm≤L≤42mm,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21mm≤W1≤25mm;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金属中框之间的距离D1的取值范围为:D1≥20mm。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包括金属件、柔性线路板、导电层中的一种。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天线包括蓝牙天线、GPS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能够相互连接或分离。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设有
可调连接部,所述可调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连接位置;和/或,
[0017]所述反射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带体为腕带,所述佩戴空间与人的腕部相适配。
[0019]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通过在带体上设置反射结构,在反射结构的作用下,反射结构可以将天线辐射过来的天线辐射信号朝向壳体的方向进行反射,使得更多的天线辐射信号从壳体的方向辐射出去,有效减小佩戴部位对天线收发信号的影响,有利于增加信号强度,提升天线增益,提升天线传输距离与信号稳定性,使天线接收发送信号更稳定效果更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天线信号容易受佩戴部位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发送信号变弱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时金属中框、控制电路板和反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相互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反射结构的连接配合示意图;
[0026]图6是CST仿真2.5GHz天线无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27]图7为CST仿真2.5GHz天线有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28]图8是CST仿真2.45GHz天线无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29]图9为CST仿真2.45GHz天线有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30]图10是CST仿真2.4GHz天线无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31]图11为CST仿真2.4GHz天线有反射结构时的天线增益3D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主体;11:壳体;111:金属中框;12:控制电路板;13、天线;
[0034]2:固定带;21:带体;211:第一带体;212:第二带体;213:针扣或按扣;214:扣眼;22:反射结构;
[0035]101:佩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
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下面结合图1

图5描述本技术的可穿戴智能终端。
[003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包括主体1和固定带2;主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11的天线13;固定带2包括带体21和反射结构22,带体21连接于壳体11,带体21具有与壳体11围成佩戴空间101的第一状态;反射结构22设置于带体21上,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22与壳体11相对分布于佩戴空间101的相对两侧;反射结构22的长度为L,天线13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22与壳体11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
[0039]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智能终端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脚环等智能电子设备,主体1是可穿戴智能终端的主要功能实现部分,主体1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天线13,天线13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实现可穿戴智能终端的通信功能。固定带2是可穿戴智能终端的穿戴固定部分,固定带2包括带体21,带体21与壳体11连接,在第一状态时带体21与壳体11围成佩戴空间101,例如佩戴空间101为环形,从而可以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天线;以及固定带,包括带体和反射结构,所述带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带体具有与所述壳体围成佩戴空间的第一状态;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带体上,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相对分布于所述佩戴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为L,所述天线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D≤0.5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尺寸为W1,所述带体的宽度尺寸为W2,其中满足比值关系式为:0.9≤W1/W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构成所述天线的部分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沿朝向所述壳体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中心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为: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