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组件以及按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83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一种佩戴组件以及按摩设备,佩戴组件包括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布套;其中,内支架装配于布套内,外支架设于布套外,外支架与内支架固定连接并夹设布套;布套设置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位于外支架与内支架夹设位置的外侧,安装开口处设置有封口件,封口件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安装开口。本技术中,佩戴组件通过内支架和外支架将布套夹设,使得布套不会相对内支架和外支架错位;并且,将安装开口设置于外支架与内支架夹设位置的外侧,这样在拆装布套时可以避免外支架遮挡安装开口,拆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佩戴组件以及按摩设备


技术介绍

1、如今,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按摩设备,例如按摩靠枕、按摩颈枕等等,一些按摩设备外部套设有可拆卸的布套,以方便将布套拆下后清洗,具体地,布套设置有拆装口,按摩设备的主体可以由拆装口装入布套内或由拆装口从布套内取出,此外,按摩设备还设置有外支架,外支架可以用于增加结构稳固性,或者用于连接绑带以使按摩设备紧紧地束缚在人体体表,从而增加体感,外支架还可以用作充电口、指示灯的载体等等用途。

2、现有的按摩设备将外支架覆盖拆装口,这使得布套在进行拆装时会受到外支架的阻碍而导致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佩戴组件,旨在方便布套拆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佩戴组件,应用于按摩设备,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布套;其中,

3、所述内支架装配于所述布套内,所述外支架设于所述布套外,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内支架固定连接并夹设所述布套;

4、所述布套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位于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内支架夹设位置的外侧,所述安装开口处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用于打开或者封闭所述安装开口。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均弯曲设置并共同围成用于容纳人体部位的佩戴空间,所述布套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连接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佩戴空间相背设置,所述两连接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两连接侧中的其中一所述连接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开口。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开口沿所述内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套的第一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套的第二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连接侧中至少其中一所述连接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口件为拉链、魔术贴、按扣中的至少一种。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外支架朝向所述内支架的一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内支架对应设置卡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通孔并卡接于所述卡孔内。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定型片,所述定型片贯穿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让位孔。

1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按摩设备,所述按摩设备包括按摩组件以及所述的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布套;其中,

14、所述内支架装配于所述布套内,所述外支架设于所述布套外,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内支架固定连接并夹设所述布套;

15、所述布套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位于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内支架夹设位置的外侧,所述安装开口处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用于打开或者封闭所述安装开口;

16、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动力机构以及按摩头,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内支架并由所述布套包裹,所述按摩头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活动。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均弯曲设置并共同围成用于容纳人体部位的佩戴空间,所述布套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连接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佩戴空间相背设置,所述两连接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两连接侧中的其中一所述连接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开口;

18、所述布套的第一侧设置有让位开口,所述让位开口供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穿过并显露,或者所述布套的第一侧形成有装配套,所述装配套用于套设在按摩组件的按摩头的外侧。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设备还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布套内,所述控制主板朝向所述外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电连接接口;

20、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供所述电连接接口显露,所述外支架贯穿设置避让开口,所述避让开口供所述电连接接口显露。

21、本技术中,佩戴组件通过内支架和外支架将布套夹设,使得布套不会相对内支架和外支架错位;并且,将安装开口设置于外支架与内支架夹设位置的外侧,这样在拆装布套时可以避免外支架遮挡安装开口,拆装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佩戴组件,应用于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布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均弯曲设置并共同围成用于容纳人体部位的佩戴空间,所述布套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连接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佩戴空间相背设置,所述两连接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两连接侧中的其中一所述连接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开口沿所述内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的第一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布套的第二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两连接侧中至少其中一所述连接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件为拉链、魔术贴、按扣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外支架朝向所述内支架的一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内支架对应设置卡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通孔并卡接于所述卡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定型片,所述定型片贯穿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让位孔。

8.一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设备包括按摩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佩戴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动力机构以及按摩头,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内支架并由所述布套包裹,所述按摩头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带动下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均弯曲设置并共同围成用于容纳人体部位的佩戴空间,所述布套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连接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佩戴空间相背设置,所述两连接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两连接侧中的其中一所述连接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开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设备还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设于所述布套内,所述控制主板朝向所述外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电连接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组件,应用于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布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均弯曲设置并共同围成用于容纳人体部位的佩戴空间,所述布套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连接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佩戴空间相背设置,所述两连接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两连接侧中的其中一所述连接侧设置有所述安装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开口沿所述内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的第一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布套的第二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两连接侧中至少其中一所述连接侧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件为拉链、魔术贴、按扣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与所述外支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外支架朝向所述内支架的一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兴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