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型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83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D型开口器,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开口器主体,所述开口器主体包括有工型主体结构和撑唇结构。本技术通过上颌垫与下颌垫分别对患者的上下颌进行支撑,上颌垫与下颌垫与水平成60°角以便牢固开口,符合人体工程学,最大限度提高开口器的舒适性,降低患者张口时间较长引起患者面部肌肉酸痛以及颞下颌关节区酸胀不适感,通过按压弹簧按钮使其与伸缩套管上的卡孔进行固定,使刻度管与伸缩套管固定组成一定高度的支撑杆,对上颌垫与下颌垫进行支撑,保持患者张口的高度一致,伸缩套管与刻度管组成内外双层伸缩杆与弹簧按钮配合使用,使牙弓高度可调节,以便适用于大多数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口腔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d型开口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医学技术迅速发展,舒适化治疗已成为重点关注话题,口腔临床治疗空间局限,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更延长了患者张口治疗的时间。复杂口腔治疗中,患者张口时间较长极易引起患者面部肌肉酸痛以及颞下颌关节区酸胀不适,也会加重牙科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治疗过程中多伴有各种气雾与液体存在,妨碍术区的视野清晰及准确性;对于某些需要保证相同开口角度的治疗,比如混合现实技术辅助的口腔手术,术前检查时需要患者开口位拍摄一张cbct片,在术中治疗时要求患者保持相同的开口度,这类特殊医疗要求的实现就需要借助一种可固定高度的开口器装置。因此,开口器是口腔科必备的关键医疗器械,对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时清除术区液体,对于提高口腔临床操作的效率、准确性、安全性尤为重要。良好的开口器不仅开口方便,而且固定牢固,显露充分,可辅助医师高效、快速地完成手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各类开口器各有特点,用途不一,但也都存在了一定的弊端,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没有办法同时开口开颌,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种d型开口器。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4623792a,公开日为2015年05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开口器,包括支撑座以及螺杆,在支撑座的两端铰接有l形支撑臂,在l形支撑臂的上套设有与之相互匹配的保护套,还包括与l形支撑臂的末端螺纹配合的螺母,在螺母上安装有托盘,当l形支撑臂放入患者口腔中时,两个托盘的位置被配置为,两个托盘分别与患者的上颚、下颚接触。

3、为了解决开口器不能快速使用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l形支撑臂深入患者口腔内部时,托盘直接与患者的上颚或是下颚直接接触,增大了l形支撑臂与患者上颚或是下颚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l形支撑臂作用到口腔中的应力分散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托盘与l支撑臂的体积较大,舒适度差,极易滑脱,不可安装吸唾管的情况,进而导致手术视野及治疗操作干扰大,必须有专人进行手持吸唾管进行及时排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d型开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d型开口器,包括开口器主体,所述开口器主体包括有工型主体结构和撑唇结构,所述工型主体结构包括有颌垫单元和支撑管单元,所述支撑管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中间,所述撑唇结构包括有撑唇环单元和固定支架单元,所述撑唇环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单元设置在撑唇环单元与颌垫单元之间。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颌垫单元包括有上颌垫,所述上颌垫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下颌垫。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颌垫与下颌垫与水平成60°角以便牢固开口,符合人体工程学。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颌垫与上颌垫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咬合垫,所述上颌垫与下颌垫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楔形开牙板。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颌垫与下颌垫内嵌的咬合垫采用软质硅胶材质,方便患者进行咬合保护患者的牙齿。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颌垫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吸唾管固定凹槽,所述吸唾管固定凹槽的内表面卡接安装有吸唾管。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唾管安装在吸唾管固定凹槽上,在治疗过程中自动排出唾液。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上颌垫与下颌垫之间的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上端与上颌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套管与刻度管组成内外双层伸缩杆。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刻度管,所述刻度管的下端与下颌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管侧表面设置有刻度便于后期记录高度。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刻度管的上端内壁活动安装有弹簧按钮,所述伸缩套管的侧壁设置有与弹簧按钮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刻度管的侧表面设置有刻度。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按钮与伸缩套管的卡孔卡合固定刻度管与伸缩套管的高度对上颌垫、下颌垫进行支撑。

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单元包括有唇环支架,所述唇环支架的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唇环支架的侧表面分别与上颌垫、下颌垫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唇环支架起到连接上颌垫、下颌垫与撑唇环的作用。

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所述唇环支架的中部内壁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丝起到固定撑唇环与唇环支架的作用。

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唇环单元包括有撑唇环,所述撑唇环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丝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丝的两端通过固定螺丝分别与上颌垫、下颌垫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唇环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可以撑开并固定牙弓高度的同时可以拨开患侧唇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充分暴露术区。

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3、1、本技术提供一种d型开口器,上颌垫与下颌垫分别对患者的上下颌进行支撑,上颌垫与下颌垫与水平成60°角以便牢固开口,符合人体工程学,最大限度提高开口器的舒适性,降低患者张口时间较长引起患者面部肌肉酸痛以及颞下颌关节区酸胀不适感。

24、2、本技术提供一种d型开口器,上颌垫与下颌垫内嵌的咬合垫采用软质硅胶材质,方便患者进行咬合,保护患者的牙齿,楔形开牙板便于辅助张口受限患者或不配合治疗的儿童开口,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安装操作,吸唾管安装在吸唾管固定凹槽上,改变传统开口器需要单独安装吸唾管进行排液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适用于不具备“四手操作”条件的治疗。

25、3、本技术提供一种d型开口器,通过按压弹簧按钮使其与伸缩套管上的卡孔进行固定,使刻度管与伸缩套管固定组成一定高度的支撑杆,对上颌垫与下颌垫进行支撑,保持患者张口的高度一致,伸缩套管与刻度管组成内外双层伸缩杆与弹簧按钮配合使用,使牙弓高度可调节,以便适用于大多数人;刻度管外侧杆标有刻度可记忆高度以便后续治疗所需,提升开口器实用性。

26、4、本技术提供一种d型开口器,撑唇环通过唇环支架与固定螺丝固定在上颌垫、下颌垫的一侧,在上颌垫与下颌垫安装在患者的上下颌处后转动撑唇环,可以撑开并固定牙弓高度的同时可以拨开患侧唇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充分暴露术区,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型开口器,包括开口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器主体(1)包括有工型主体结构(2)和撑唇结构(3),所述工型主体结构(2)包括有颌垫单元和支撑管单元,所述支撑管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中间,所述撑唇结构(3)包括有撑唇环单元和固定支架单元,所述撑唇环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单元设置在撑唇环单元与颌垫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颌垫单元包括有上颌垫(21),所述上颌垫(21)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下颌垫(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垫(22)与上颌垫(21)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咬合垫(23),所述上颌垫(21)与下颌垫(22)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楔形开牙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垫(22)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吸唾管固定凹槽(251),所述吸唾管固定凹槽(251)的内表面卡接安装有吸唾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上颌垫(21)与下颌垫(22)之间的伸缩套管(26),所述伸缩套管(26)的上端与上颌垫(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管(2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刻度管(261),所述刻度管(261)的下端与下颌垫(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管(261)的上端内壁活动安装有弹簧按钮(262),所述伸缩套管(26)的侧壁设置有与弹簧按钮(262)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刻度管(261)的侧表面设置有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单元包括有唇环支架(32),所述唇环支架(32)的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唇环支架(32)的侧表面分别与上颌垫(21)、下颌垫(2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唇环支架(32)的中部内壁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唇环单元包括有撑唇环(31),所述撑唇环(31)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丝(33)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丝(33)的两端通过固定螺丝(33)分别与上颌垫(21)、下颌垫(2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型开口器,包括开口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器主体(1)包括有工型主体结构(2)和撑唇结构(3),所述工型主体结构(2)包括有颌垫单元和支撑管单元,所述支撑管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中间,所述撑唇结构(3)包括有撑唇环单元和固定支架单元,所述撑唇环单元设置在颌垫单元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单元设置在撑唇环单元与颌垫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颌垫单元包括有上颌垫(21),所述上颌垫(21)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下颌垫(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垫(22)与上颌垫(21)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咬合垫(23),所述上颌垫(21)与下颌垫(22)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楔形开牙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垫(22)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吸唾管固定凹槽(251),所述吸唾管固定凹槽(251)的内表面卡接安装有吸唾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上颌垫(21)与下颌垫(22)之间的伸缩套管(26),所述伸缩套管(26)的上端与上颌垫(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杰林雨佳权雨杰刘杰坤邵志铮黄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