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91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涉及铰孔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包括丝杠、第一旋转组件、固定座组件、加固组件、第二旋转组件、滴液组件和铰刀组件。将加固组件连接在固定座组件上,并将固定座组件固定在电机壳端面上。顺时针方向拨动第一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带动丝杠旋转,从而带动铰刀组件旋转并向下移动,并对目标大孔进行精修。在精修完毕后,逆时针方向拨动第二旋转组件,带动丝杠旋转,从而带动铰刀组件旋转并向上移动,完成退刀。也就是说,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方便对打孔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大直径孔进行手动精校,保证了大直径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避免二次机加工。次机加工。次机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铰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铰孔工艺在工业领域具有前瞻性,孔钻削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仍有相关性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打孔装置,无法对打孔位置进行方便的调节,导致无法对大直径孔进行手动精校,从而无法保证大直径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增加了二次机加工的可能性。其中,大直径是指超过230mm,高精度是指加工精度0.005mm。
[0003]为此,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方便对打孔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大直径孔进行手动精校,保证了大直径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避免二次机加工。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包括:
[0007]丝杠;
[0008]第一旋转组件,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第一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顶部并且与所述丝杠相连接;固定座组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周;加固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侧的所述固定座组件的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周;第二旋转组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侧的所述加固组件的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周;滴液组件,位于所述固定座组件的下部,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周;铰刀组件,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侧的所述丝杠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包括:丝杆;凹陷部,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处的所述丝杠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一插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盘上,并且所述第一插口套接在所述凹陷部上,使所述第一旋转盘与所述丝杆相插接;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旋转盘相连接;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一旋转盘相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对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高精度孔的手动精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盘,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外周;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并且供所述丝杆穿过;第一通口,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镂空部,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侧壁上;第一螺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口之间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其中,每个所述镂空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外表面齐平,每个所述镂空部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克阳刘红扬董书宁武敬翔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