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R开关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89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BR开关模组,包括:一主体支架,设有活动空间、及与活动空间连通的容纳槽,并在活动空间内设有按钮和复位弹簧;一防水微动开关,安装在容纳槽内,且防水微动开关的按挚与按钮的侧面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SBR开关模组,在主体支架设置活动空间和容纳槽,将防水微动开关安装在容纳槽内,同时在活动空间内设置按钮和复位弹簧,并使按钮与防水微动开关配合,通过对按钮进行按压,使按钮的侧面作用于防水微动开关的按挚,实现对防水微动开关信号的转换,以此使SBR开关模组做出提醒功能,且采用按钮及复位弹簧按压的方式驱使防水微动开关进行信号转换,可使开关模组的触发稳定性更好,从而有效避免SBR开关模组提醒功能失效的问题。醒功能失效的问题。醒功能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BR开关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SBR开关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座椅安全带提醒佩戴开关(SBR)为辅助安全提醒装置,其目的是帮助乘员在汽车行驶的时候正确地使用座椅安全带,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提醒乘员在非主观故意的情况下使用座椅安全带。
[0003]现有安全带提醒佩戴开关一般由弹片、开关及底壳组成,通过弹片变形触发开关以产生信号,从而代替传统通过两个碳膜电阻接通以产生信号的方式;但现有的安全带提醒佩戴开关,一般是将开关设置在底壳的其中一端,再通过对弹片挤压变形,使弹片的一端对开关进行触发,以实现信号转换,如中国专利:202010573203.5,而长时间对弹片进行挤压变形,则会导致弹片的变形效果差,从而影响弹片对开关的触发,造成安全带提醒佩戴开关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触发稳定性好,有效避免提醒功能失效的SBR开关模组。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SBR开关模组,包括:
[0007]一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设有活动空间、及与活动空间连通的容纳槽,并在活动空间内设有按钮和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空间的底部和按钮抵接;
[0008]一防水微动开关,所述防水微动开关安装在容纳槽内,且防水微动开关的按挚与按钮的侧面相互配合。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设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活动空间的两侧,在两组容纳槽内均安装有防水微动开关,且两组防水微动开关相对设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与防水微动开关按挚相互配合的侧面为斜推面,按钮的其它侧面则设置有倒扣,用于对按钮进行限位固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侧部设有卡扣,当防水微动开关安装至容纳槽后,卡扣对防水微动开关的边缘进行扣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空间的顶部边缘设有避位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BR开关模组还包括电子线,所述电子线通过PCBA与防水微动开关电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与防水微动开关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且密封胶对PCBA进行包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螺丝孔。
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SBR开关模组,在主体支架设置活动空间和容纳槽,将防水微动开关安装在容纳槽内,同时在活动空间内设置按钮和复位弹簧,并使按钮与防水微动开关配合,通过对按钮进行按压,使按钮的侧面作用于防水微动开关的按挚,实现对防水微动开关信号的转换,以此使SBR开关模组做出提醒功能,且采用按钮及复位弹簧按压的方式驱使防水微动开关进行信号转换,可使开关模组的触发稳定性更好,从而有效的避免SBR开关模组提醒功能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主体支架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6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主体支架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7为本技术SBR开关模组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0024]如附图所示:
[0025]100、主体支架;110、活动空间;111、避位槽;120、容纳槽;121、卡扣;130、螺丝孔;
[0026]200、按钮;210、斜推面;220、倒扣;
[0027]300、复位弹簧;
[0028]400、防水微动开关;
[0029]500、电子线;
[0030]60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SBR开关模组,包括:
[0035]一主体支架100,所述主体支架100设有活动空间110、及与活动空间110连通的容纳槽120,并在活动空间110内设有按钮200和复位弹簧300,且复位弹簧300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空间110的底部和按钮200抵接;
[0036]一防水微动开关400,所述防水微动开关400安装在容纳槽120内,且防水微动开关400的按挚与按钮200的侧面相互配合。
[003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主体支架100设置活动空间110和容纳槽120,并将防水微动开关400安装在容纳槽120内,同时在活动空间110内设置按钮200和复位弹簧300,并使按钮200与防水微动开关400相互配合,通过对按钮200进行按压,从而使按钮200的侧面作用于防水微动开关400的按挚,以此实现对防水微动开关400信号的转换,使SBR开关模组做出提醒功能,当松开按钮200后,按钮200在复位弹簧300的作用下进行复位,以此进行循环操作,最终,采用按钮200及复位弹簧300的按压方式,来驱使防水微动开关400进行信号的转换,可使SBR开关模组的触发稳定性更好,从而有效的避免SBR开关模组功能失效的问题。
[0038]当然,为了实现对防水微动开关400的安装固定,在容纳槽120的侧部还设有卡扣121,在对防水微动开关400进行安装时,直接将防水微动开关400卡入至容纳槽120,再通过卡扣121对防水微动开关400的边缘进行扣合,从而完成对防水微动开关400的安装及固定。
[0039]而防水微动开关400在安装好后,还需要通过线材与外部的座椅控制器进行连,因此,本实施例中的SBR开关模组还包括电子线500,并采用PCBA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R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设有活动空间、及与活动空间连通的容纳槽,并在活动空间内设有按钮和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空间的底部和按钮抵接;一防水微动开关,所述防水微动开关安装在容纳槽内,且防水微动开关的按挚与按钮的侧面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BR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活动空间的两侧,在两组容纳槽内均安装有防水微动开关,且两组防水微动开关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BR开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与防水微动开关按挚相互配合的侧面为斜推面,按钮的其它侧面则设置有倒扣,用于对按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华刘二军鲁代均马家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