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荣豪专利>正文

积极输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83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积极输纱器,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转轴及导纱杆、数个驱动皮带轮、输纱轮、导纱架、上段灯及断纱开关,数个驱动皮带轮设于固定座上部的转轴,输纱轮设于固定座下部的转轴,驱动皮带轮与输纱轮以共轴方式旋转,各驱动皮带轮间有离合器,输纱轮上开设有底槽直径不同的数个导纱槽,使等导纱槽的表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导纱杆设于固定座下方与转轴平行,且与输纱轮的前端距离一适当位置,其杆身套设一开设有数个凹槽且具平滑表面的套筒;借输纱轮与导纱杆的配合,将纱线由上而下依序分层环绕于输纱轮的导纱槽及导纱杆的凹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纱长一致、稳定、同步的将纱线输送至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动作,使编织后的布面图案平滑、清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纱器,尤其涉及一种积极输纱器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布料的要求相对提高,具间色或图案效果的针织布 料也相继推出,而业者研究发现,要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清晰、漂亮,必须使纱线的纱长一 致、稳定、同步的积极供纱,才能达到目的,而一般公知的传统输纱器,为了达到上述功效, 通常是利用一开关加一弹簧另配合一套上耐磨胶的输纱轮,以控制纱线的张力来做供纱编 织的动作,然因各弹簧的伸縮弹力无法统一或时间长久易产生弹性疲劳,及传统的耐磨胶 较易老化、磨损,导致容易造成纱长不稳定,形成布面不平易起横条,使产品的质量变差造 成经济损失,且一般的圆编机有顺、逆转的分别,因此输纱器必须改变零件设计的方向,才 能分别使用于顺、逆转的圆编机上,相对的使业者成本提高,其适用性也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积极输纱器,能使纱长一致、稳定、同步的将纱线输送至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动作,而 使编织后的布面图案平滑、清晰,不会因纱长不稳定使布面产生横条或布纹不清晰、布面不 平。 本技术积极输纱器,是于固定座下方转轴的输纱轮上,开设有底槽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并使该等导纱槽的表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可与一表面设有数个平滑凹槽,装设于固定座下方并与转轴平行且与输纱轮距离一适当位置的导纱杆配合,以将纱线由上而下依序分层环绕于导纱槽及导纱杆的凹槽上,并依不同的纱线性质来增、减环绕的层数,可使纱线于送纱或停止送纱时,均能保持同样的张力,能达到绝对稳定、同步的积极送纱动作,并能使纱长一致,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更加平滑、清晰。 前述的积极输纱器,是于前段的导纱架上装设有一上段灯,并于该上段灯上设有一纱结开关及一调整螺丝,可过滤纱线于通过该纱结开关如遇纱结状况时,该纱结开关即会受到阻力进而感应该上段灯亮灯,并同时控制机台停止运转,待检查无误或排除故障后,再启动机台运转进行编织动作,以避免因纱结而产生断纱,或因屯积纱毛使纱线的张力产生不稳定,无法达到积极送纱的效果,而造成布面起横的现象,且该上段灯上的调整螺丝,可视不同的纱线性质来调整该纱结开关的敏感度。 前述的积极输纱器,是于后段导纱架上的导纱眼,均设有适当位置的开口 ,可配合 该输纱轮的绕纱方式,而使输纱器整体的绕纱作业更为简易、快速。 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积极输纱器,其主要是于输纱器的输纱轮上开设有底 槽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且使该等导纱槽的表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并与一表 面设有数个平滑凹槽的导纱杆配合,可使纱线环绕后,于输纱轮送纱或停止送纱时,其纱线 均能保持同样的张力,而能达到绝对稳定、同步的积极送纱动作,并能使纱长一致,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更加平滑、清晰,且可在不改变任何零件下仅改变绕线方向,即可使用于任何 顺、逆转的圆编机上,特别使用于不规则的送纱圆编机上效果更加理想,不仅使输纱器的适 用性大为提高,更让使用者能用最低成本做最高档的针织布料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输纱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导纱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上段灯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后段导纱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进行输纱动作时纱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7A是本技术输纱轮与导纱杆使用于顺转圆编机的绕线动作示意图。 图7B是本技术输纱轮与导纱杆使用于逆转圆编机的绕线动作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固定座11-断纱开关12-断纱开32-转轴3-驱动皮带轮31-尚合器4-输纱轮41-导纱槽411-磨砂面5-导纱杆51-套筒511-凹槽6_导纱架61-导纱眼62-导纱眼7-压纱器8_上段灯81-纱结开关82-调整螺丝83-导纱眼9_导纱架91-导纱眼911-开口92-V形承托片93-导纱眼931--开口10-纱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积极输纱器包括一固定座1、一设于固定座1上的 转轴2及一导纱杆5、数个驱动皮带轮3、一输纱轮4、导纱架6、9、一上段灯8以及断纱开关 11、 12,其中该数个驱动皮带轮3是设于该固定座1上部的转轴2,而该输纱轮4则设于该固 定座1下部的转轴2,并使该驱动皮带轮3与该输纱轮4以共轴方式旋转,且于各驱动皮带 轮3间设有离合器31 ; 该输纱轮4上开设有底槽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41,并使该等导纱槽41的表 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411 ; 该导纱杆5设于固定座1下方并与转轴2平行,且与该输纱轮4的前端距离一适 当位置,其杆身则套设一开设有数个凹槽511且具平滑表面的套筒51 ; 该上段灯8是装设于该固定座1前段的导纱架6上,其上设有一纱结开关81与一 调整螺丝82,底部则设有一导纱眼83 ; 该固定座1后段的导纱架9上设有数个导纱眼91、93及一 V形承托片92,且于该 等导纱眼91、93上均开设有适当位置的开口 911、931 ; 该断纱开关11、12是由该固定座1上延伸,分别装设于该输纱轮4与导纱杆5的 前端以及后段的导纱架9内; 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请参考图6,该纱线10的行径路线是经由纱架压纱器引导 至本技术积极输纱器上,先经固定座1前段导纱架6上端的导纱眼61及压纱器7,再 经上段灯8的纱结开关81及导纱眼83后,转经前段的断纱开关11经由前段导纱架6底端 的导纱眼62送出,再将纱线10绕经输纱轮4上层的导纱槽41后,绕回于输纱轮4前端导 纱杆5的上层凹槽511上,再根据纱线10所需的牵引力由上向下将导纱槽41连同导纱杆 5的凹槽511依序环绕数层后,经由适当位层的导纱槽41送出,再经固定座1后段导纱架9 的导纱眼91及一 V形承托片92、并经后段的断纱开关12后,经由后段导纱架9的另一导纱 眼93输出,再引导至换色器上送到织针来进行编织。 当本技术积极输纱器于进行供纱编织动作时,由于该输纱轮4上所设的导纱 槽41配合该导纱杆5上凹槽511的绕线设计,可使纱线IO于送纱时得到适度的牵引力,而 能达到绝对稳定、同步的积极送纱动作,且于送纱或停止送纱时,均能保持同样的张力,而 能使纱长一致,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更加平滑、清晰,且其于后段导纱架上的导纱眼91、93, 均设有适当位置的开口 911、931,能配合该输纱轮4的绕纱方式,可使输纱器整体的绕纱作 业更为简易、快速,而该上段灯8上所设的纱结开关81可过滤纱线10于通过该纱结开关81 如遇纱结状况时,该纱结开关81即会受到阻力进而感应该上段灯8亮灯,并同时控制机台 停止运转,待检查无误或排除故障后,再启动机台运转进行编织动作,以避免因纱结而产生 断纱,或因屯积纱毛使纱线的张力产生不稳定,无法达到积极送纱的效果,且该上段灯8上 的调整螺丝82,可视不同的纱线10性质来调整该纱结开关81的敏感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技术的结构设计,请参阅图7A、图7B,可在不改变任何 零件下仅改变绕纱方向,即可使用于任何顺、逆转的圆编机上,特别使用于不规则的送纱圆 编机上效果更加理想,不仅使输纱器的适用性大为提高,更让使用者能用最低成本做最高 档的针织布料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极输纱器,包括一固定座、一设于固定座上的转轴及一导纱杆、数个驱动皮带轮、一输纱轮、导纱架、一上段灯以及断纱开关,其中该数个驱动皮带轮是设于该固定座上部的转轴,而该输纱轮则设于该固定座下部的转轴,并使该驱动皮带轮与该输纱轮以共轴方式旋转,且于各驱动皮带轮间设有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输纱轮上开设有底槽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并使该等导纱槽的表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该导纱杆设于固定座下方并与转轴平行,且与该输纱轮的前端距离一适当位置,其杆身则套设一开设有数个凹槽且具平滑表面的套筒;借由该输纱轮与该导纱杆的配合,将纱线由上而下依序分层环绕于该输纱轮的导纱槽及导纱杆的凹槽上,并依不同的纱线性质来增、减环绕的层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积极输纱器,包括一固定座、一设于固定座上的转轴及一导纱杆、数个驱动皮带轮、一输纱轮、导纱架、一上段灯以及断纱开关,其中该数个驱动皮带轮是设于该固定座上部的转轴,而该输纱轮则设于该固定座下部的转轴,并使该驱动皮带轮与该输纱轮以共轴方式旋转,且于各驱动皮带轮间设有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输纱轮上开设有底槽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并使该等导纱槽的表面设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该导纱杆设于固定座下方并与转轴平行,且与该输纱轮的前端距离一适当位置,其杆身则套设一开设有数个凹槽且具平滑表面的套筒;借由该输纱轮与该导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豪
申请(专利权)人:洪荣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