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5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钢筋混凝土内框技术领域,移动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挂钩B,挂钩B与牵引绳B相连接,解决了现有的一般为通过外部的吊车将整体钢筋笼进行吊装罩设或通过人工登高来进行手动捆扎的方式在砖混结构的外侧进行建造,但由于吊装以及捆扎的方式其需要依靠大型设备的支撑才能实现使用,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通过滚轮B对牵引绳B的收卷来实现将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快速的向着导轨的内侧进行拉扯,使得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可以快速的罩设到底座的外侧位置,该设计可以实现在不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的前提下快速的对批量的钢筋架进行快速的装配作业,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内框
,特别涉及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构造柱以及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砖混结构其由于抗震性以及牢固性较差,使得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需要在旧有的砖混结构外侧建立相应的内框进行支撑。
[0003]钢筋混凝土内框在使用时存在着:
[0004]1、钢筋混凝土内框在进行建设时,一般为通过外部的吊车将整体钢筋笼进行吊装罩设或通过人工登高来进行手动捆扎的方式在砖混结构的外侧进行建造,但由于吊装以及捆扎的方式其需要依靠大型设备的支撑才能实现使用,进而存在着局限性。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一般为通过外部的吊车将整体钢筋笼进行吊装罩设或通过人工登高来进行手动捆扎的方式在砖混结构的外侧进行建造,但由于吊装以及捆扎的方式其需要依靠大型设备的支撑才能实现使用,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底座和导轨,所述底座的主体为砖混墙,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架,导架共设有四处,其中每两处横向相邻的导架为一组,两组导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前后两侧面位置,所述导轨中所开设的横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移动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挂钩B,挂钩B与牵引绳B相连接,移动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支撑架的内部呈直线阵列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钢筋架,钢筋架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滚轮A,电机A与滚轮A共同组成了驱动结构,滚轮A的外侧缠绕有牵引绳A。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架的内部开设有纵向槽,该纵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A,挂钩A与牵引绳A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槽,且导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侧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有侧板B。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架的顶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顶端面上呈对向固定连接有两处侧板A,侧板A的外侧安装有电机A。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前端面上呈直线阵列开设有缺槽,该缺槽用于限位钢筋
架,且限位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内部拧接有限位栓,且限位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插接有锚杆,锚杆与底座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板B的外侧安装有电机B,电机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滚轮B,电机B与滚轮B共同组成了驱动结构,且滚轮B的外侧安装有牵引绳B,滚轮B与牵引绳B共同组成了收卷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首先,在当需要对底座进行加固作业时,可以通过将两组导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前后两侧面上进行装配,并同步的将底板利用固定栓安装到导架之上进行限位装配即可;
[0016]2)、然后,在当底板安装到导架之上时,可以通过将安装在滚轮A外侧的牵引绳A与滑动连接在导架中的移动座相连接,然后再通过根据当前所需安装高度的不同,启动安装在侧板A外侧的电机A对滚轮A进行转动驱动,并通过滚轮A对牵引绳A的收卷或放松来调节移动座在导架中的高度,且在当进行安装完成后,则可以通过将底板从导架之上进行拆卸,使得电机A以及滚轮A等部件进行后续使用时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0017]4)、然后,在当需要对钢筋架进行装配时,可以通过将批量的钢筋架依次插入到限位座中所开设的缺槽内部位置,并同步的将限位栓拧接到安装在限位座前端面上的挡板之中来对钢筋架进行快速的限位作业,并同步的将限位完成后的钢筋架装配到固定连接在移动架顶端的支撑架中,并同步的将牵引绳B与固定连接在移动架左侧的挂钩B进行连接,并同步的启动安装在侧板B外侧的电机B对滚轮B进行转动驱动;
[0018]4)、然后,通过滚轮B对牵引绳B的收卷来实现将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快速的向着导轨的内侧进行拉扯,使得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可以快速的罩设到底座的外侧位置,该设计可以实现在不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的前提下快速的对批量的钢筋架进行快速的装配作业;
[0019]5)、然后,在当钢筋架装配到底座的外侧位置时,可以通过再根据当前所需装配位置的不同,使得固定连接在限位座外侧的支撑板与底座的外侧进行靠近贴合,然后再通过将锚杆穿过支撑板中所开设的通孔与底座的本体进行连接,该设计通过锚杆与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对钢筋架进行定位装配作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在当底板安装到导架之上时,可以通过将安装在滚轮A外侧的牵引绳A与滑动连接在导架中的移动座相连接,然后再通过根据当前所需安装高度的不同,启动安装在侧板A外侧的电机A对滚轮A进行转动驱动,并通过滚轮A对牵引绳A的收卷或放松来调节移动座在导架中的高度,且在当进行安装完成后,则可以通过将底板从导架之上进行拆卸,使得电机A以及滚轮A等部件进行后续使用时可以进行循环利用,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0022]2、在当需要对钢筋架进行装配时,可以通过将批量的钢筋架依次插入到限位座中所开设的缺槽内部位置,并同步的将限位栓拧接到安装在限位座前端面上的挡板之中来对钢筋架进行快速的限位作业,并同步的将限位完成后的钢筋架装配到固定连接在移动架顶端的支撑架中,并同步的将牵引绳B与固定连接在移动架左侧的挂钩B进行连接,并同步的启动安装在侧板B12外侧的电机B对滚轮B进行转动驱动,并通过滚轮B对牵引绳B的收卷来
实现将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快速的向着导轨的内侧进行拉扯,使得位于支撑架之上的钢筋架可以快速的罩设到底座的外侧位置,该设计可以实现在不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的前提下快速的对批量的钢筋架进行快速的装配作业,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0023]3、在当钢筋架装配到底座的外侧位置时,可以通过再根据当前所需装配位置的不同,使得固定连接在限位座外侧的支撑板与底座的外侧进行靠近贴合,然后再通过将锚杆穿过支撑板中所开设的通孔与底座的本体进行连接,该设计通过锚杆与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对钢筋架进行定位装配作业,进而达到提高装配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框装置的部分结构剖切状态下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导轨(10),所述底座(1)的主体为砖混墙,底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架(2),导架(2)共设有四处,其中每两处横向相邻的导架(2)为一组,两组导架(2)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面位置,所述导轨(10)中所开设的横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6),移动架(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挂钩B(17),挂钩B(17)与牵引绳B(15)相连接,移动架(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支撑架(18)的内部呈直线阵列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钢筋架(19),钢筋架(19)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座(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2)的顶端安装有底板(3),底板(3)的顶端面上呈对向固定连接有两处侧板A(4),侧板A(4)的外侧安装有电机A(5)。3.如权利要求2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A(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滚轮A(6),电机A(5)与滚轮A(6)共同组成了驱动结构,滚轮A(6)的外侧缠绕有牵引绳A(7)。4.如权利要求1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架(2)的内部开设有纵向槽,该纵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座(8),移动座(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A(9),挂钩A(9)与牵引绳A(7)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轨(10),导轨(10)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槽,且导轨(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左侧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有侧板B(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B(12)的外侧安装有电机B(13),电机B(1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滚轮B(14),电机B(13)与滚轮B(14)共同组成了驱动结构,且滚轮B(14)的外侧安装有牵引绳B(15),滚轮B(14)与牵引绳B(15)共同组成了收卷结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旧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内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0)的前端面上呈直线阵列开设有缺槽,该缺槽用于限位钢筋架(19),且限位座(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1),挡板(21)的内部拧接有限位栓(22),且限位座(20)的上下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再伦杨正茂杨磊韦建吴远进贾建祥姚志刚王伟张玉蓉徐国杰范双彭诗苡陆灿舒宁杨铠铨吕明杨凡胡鸿雁李峰孙仁龙徐光明熊波陈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