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3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智能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包括支撑板和直板,所述直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四角分别固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壁连接有动力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分别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连接有清理结构,使第一螺杆底部的夹板将工件抵紧在直板的顶部,消除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使用局限性,配合方板使连接板向右侧移动,保证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输送中的稳定性,推板将底板顶部废屑向右侧推动集中,便于清理,降低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清理难度,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圆板带动直杆向内侧移动,使直杆内侧与挡板外侧上方圆口插接,挡板可以遮挡废屑,消除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危险性。线的危险性。线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智能生产线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智能生产线是指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0003]现有的模块化智能生产线使用中对工件的固定调整只是依靠螺杆本身的长度进行调整,这样调整工件固定的规格较小,无法满足多种规格工件固定,导致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存在使用局限性,并且固定工件采用电动滚轮形式进行输送,在滚轮移动中容易在支撑板的顶部发生晃动,降低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输送中的稳定性,而且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工作中钻孔和打磨产生的废屑落入下方,废屑较为分散,需要使用中在支撑板的下方进行聚集,不便于操作,增加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清理难度,同时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在钻孔和打磨时容易崩出废屑,加上模块化智能生产线没有遮挡,容易对周围的工人造成伤害,导致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存在会用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导致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存在使用局限性、降低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输送中的稳定性、增加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清理难度和导致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存在会用危险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包括支撑板和直板,所述直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四角分别固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壁连接有动力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分别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连接有清理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遮挡结构,所述直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直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加工有开口。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套板、竖板、顶板、第一螺杆、握把和螺栓;所述套板的底部与直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套板的内壁与竖板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竖板的内侧顶部与顶板的外侧相固接,所述顶板的内壁与第一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与握把的底部相固接,所述套板的外侧上方螺纹连接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内侧与竖板的外侧圆口相插接。
[0007]优选的,所述弯板的内壁顶部左侧固接有钻孔机。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第二螺杆、电机、支架、槽轮、皮带和方板;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与立板的内壁转动相连,位于前方所述第二螺杆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电机的外壁底部与支架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与槽轮的左侧相固接,所述槽轮的外壁与皮带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与方板的内壁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方板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外侧相固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右侧与前方左侧的支腿的左侧相固接。
[0011]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底板、滑槽、曲杆和推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分别与支腿的底部相固接,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加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曲杆的内侧下方滑动卡接,所述曲杆的内侧上方与推板的外侧相固接,所述推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弯板的内壁顶部右侧固接有打磨机。
[0013]优选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方架、挡板、直杆、圆板、弹簧和拉杆;两个所述方架的内侧分别与弯板的前后两侧相固接,所述方架的内壁与挡板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方架的外侧与直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的外侧与圆板的内侧相固接,所述直杆的外壁与弹簧的内别相套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架的外侧和圆板的内侧相固接,所述圆板的外侧与拉杆的内侧相固接。
[0014]优选的,所述直杆的外壁内侧与挡板的外壁圆口相插接。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结构中螺栓向外侧转动,使螺栓脱离竖板的外侧圆口,然后竖板向上拉动,使螺栓的内侧与竖板外侧下方圆口相插接,完成竖板位置固定,然后将工件放在直板的顶部,接着配合握把带动第一螺杆向下转动,从而使第一螺杆底部的夹板将工件抵紧在直板的顶部,消除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使用局限性;通过动力结构中电机工作带动前方第二螺杆转动,转动的第二螺杆使右侧槽轮转动,转动带动槽轮配合皮带带动后方槽轮转动,实现两个第二螺杆同时转动,进而配合方板使连接板向右侧移动,保证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输送中的稳定性;通过清理结构中曲杆在滑槽的内壁向右侧移动,进而使推板向右侧移动,推板将底板顶部废屑向右侧推动集中,便于清理,降低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清理难度;通过遮挡结构中拉杆向外侧移动,配合圆板带动直杆向前移动,使直杆脱离挡板外壁下方的圆口,同时圆板对弹簧施加弹力,接着挡板在方架内壁向下移动,随后松开拉杆,弹簧提供回弹力使圆板带动直杆向内侧移动,使直杆内侧与挡板外侧上方圆口插接,挡板可以遮挡废屑,消除了模块化智能生产线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竖板、顶板和第一螺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底板、滑槽和曲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撑板,2、固定结构,201、套板,202、竖板,203、顶板,204、第一螺杆,205、握把,206、螺栓,3、动力结构,301、第二螺杆,302、电机,303、支架,304、槽轮,305、皮带,306、方板,4、清理结构,401、底板,402、滑槽,403、曲杆,404、推板,5、遮挡结构,501、方架,502、挡板,503、直杆,504、圆板,505、弹簧,506、拉杆,6、直板,7、连接板,8、立板,9、支腿,
10、弯板,11、钻孔机,12、打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

6:本实施例中,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包括支撑板1和直板6,直板6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2,支撑板1的外壁四角分别固接有立板8,立板8的内壁连接有动力结构3,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接有支腿9,支腿9对支撑板1起到支撑作用,支腿9的底部连接有清理结构4,支撑板1的顶部右侧固接有弯板10,弯板10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遮挡结构5,直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连接板7,支撑板1的顶部与直板6的底部相贴合,支撑板1的顶部加工有开口。
[0019]固定结构2包括套板201、竖板202、顶板203、第一螺杆204、握把205和螺栓206,套板201的底部与直板6的顶部相固接,套板201的内壁与竖板202的外壁滑动卡接,竖板202受力通过套板201内壁上下滑动,竖板202的内侧顶部与顶板203的外侧相固接,顶板203的内壁与第一螺杆204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一螺杆204的顶部与握把205的底部相固接,握把205便于带动第一螺杆204通过顶板203上下转动,套板201的外侧上方螺纹连接螺栓206,螺栓206的外壁内侧与竖板202的外侧圆口相插接,弯板10的内壁顶部左侧固接有钻孔机11,钻孔机11如何操作使用已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包括支撑板(1)和直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6)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2),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四角分别固接有立板(8),所述立板(8)的内壁连接有动力结构(3),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接有支腿(9),所述支腿(9)的底部连接有清理结构(4),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右侧固接有弯板(10),所述弯板(10)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遮挡结构(5),所述直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连接板(7),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与直板(6)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加工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套板(201)、竖板(202)、顶板(203)、第一螺杆(204)、握把(205)和螺栓(206);所述套板(201)的底部与直板(6)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套板(201)的内壁与竖板(202)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竖板(202)的内侧顶部与顶板(203)的外侧相固接,所述顶板(203)的内壁与第一螺杆(204)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04)的顶部与握把(205)的底部相固接,所述套板(201)的外侧上方螺纹连接螺栓(206),所述螺栓(206)的外壁内侧与竖板(202)的外侧圆口相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10)的内壁顶部左侧固接有钻孔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3)包括第二螺杆(301)、电机(302)、支架(303)、槽轮(304)、皮带(305)和方板(306);所述第二螺杆(30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与立板(8)的内壁转动相连,位于前方所述第二螺杆(301)的左端与电机(302)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电机(302)的外壁底部与支架(303)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二螺杆(301)的右端与槽轮(304)的左侧相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丽朱伟吴军辉颜建国许方富赵瑜武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