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果树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90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LS21及其在防治果树病害方面的应用;所述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CGMCC No.24447;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苹果和梨树病原真菌有较好的室内拮抗活性,由菌株发酵液制备的生防菌剂在田间能够防治苹果炭疽病、梨炭疽病、梨黑斑病等真菌病害;本菌株及其产品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能够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生态环境安全和果品安全,是一种优良的生防资源。优良的生防资源。优良的生防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果树病害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水果产业第一大国,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1,加之人口基数大,有数千亿的水果零售市场,所以我国还是水果第1消费大国。柑橘、苹果和梨是我国种植规模排名前三的水果种类,其中苹果的面积和产量占世界一半左右,梨的面积和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以上,因此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和世界果树产业有重要意义。各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果树产业的发展和果品质量的提高,是生产上一直关注的问题。我国病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发展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绿色防控技术。
[0003]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拮抗作用来防治病害,是绿色防控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利用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目前登记的生物农药菌株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等为主。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同物异名菌,在农业生产上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表现较为广谱的抗菌活性,是开发生物农药潜力巨大的一类微生物。目前公开的专利或文章中使用贝莱斯芽孢杆菌防治果树病害已有报道,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霉心病、苹果白绢病、苹果腐烂病、梨轮纹病、梨锈病、梨腐烂病、杧果炭疽病、草莓根腐病、香蕉枯萎病等病害(CN 111100820 B、CN 112553129 B、CN 112980721 B、CN 109880764 B、CN 112493253 B、CN 108330089 B、CN 112322560 B、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6(2)220

230、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7(1)172

177、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7(1)165

171)。
[0004]由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引起的苹果炭疽病和梨炭疽病是这两大果树的重要病害,引起炭疽叶枯病和早期落叶现象。自2008年以来,炭疽病几乎遍布我国黄河故道苹果和梨产区,并向山东和南部产区扩展蔓延,以江苏丰县、安徽砀山等地发病最重,一些果园发病率几乎达100%。梨黑斑病是梨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危害严重。目前使用贝莱斯芽孢杆菌防治苹果和梨炭疽病等病害还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果树病害防治中的绿色防控产品缺乏的问题,提供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该菌株及其发酵产品对苹果、梨树上的多种病原菌表现较好的拮抗效果,可弥补目前公开的专利中对于病害防治的不足,在生物农药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稀释涂板法从果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生防菌株LS21,该菌株在
固体平板上对苹果炭疽病菌、梨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等病原真菌均表现较强的拮抗效果。根据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16S和gyrA基因序列测定等结果,鉴定LS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于2022年2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4447。
[0007]所述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不透明状,有褶皱。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杆状,可产芽孢。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取固体培养基上活化好的LS21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在28℃、180 rpm转速下培养24 h,调节OD
600
=1.0,以体积比1%的比例接入豆粕培养基发酵培养,发酵48~72 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中芽孢(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S21)产量在5
×
108cfu/mL以上。
[0009]为使菌体在菌剂中存活时间延长,并且使剂型更加稳定,产品储存时间更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制备的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上述获得的发酵液调节pH值为3.5~4,加入防腐剂山梨酸钾、增稠剂黄原胶、润湿剂甘油、助剂醇醚糖苷AEG050,优化的含量分别为0.05%、0.1%、10%、10%,制备为悬浮剂产品,即生防菌剂。该菌剂产品在室温下稳定,无明显沉降分层现象。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制备的生防菌剂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以该菌株为基本材料制备成发酵液以及生防菌剂,用于但不仅限于防治苹果炭疽病、梨炭疽病、梨黑斑病等真菌病害。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在果树落花后7~10天,将发酵液加水稀释50倍后进行喷施,根据天气和生长期15~20天一次,下雨后及时补喷,直到套袋前结束。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在果树落花后7~10天,将生防菌剂加水稀释50倍后进行喷施,根据天气和生长期15~20天一次,下雨后及时补喷,直到套袋前结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LS21是一种具有广谱拮抗活性的生防微生物资源,对果树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的使用可以抑制果园炭疽病、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改善果园微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LS21单胞在LB平板上生长产生的菌落形态图;图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LS21在PDA平板上拮抗果树病原真菌的效果图:其中图A为接种示意图,在直径9 cm的PDA平板培养皿中央接入直径5 mm的病原真菌菌块,在皿的上、下、左侧接2
ꢀµ
L LS21发酵液,右侧不接菌液,留作CK空白对照;图B、C、D分别为接种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并培养5天后的拮抗效果图;图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LS21发酵液在室内对苹果炭疽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其
中图A为无发酵液的CK对照,图B、C、D分别为100倍、50倍、10倍发酵液稀释平板上的菌丝生长图;图4为贝莱斯芽孢杆菌LS21菌剂产品在室内对梨炭疽病病斑的抑制效果;其中CK为不喷施菌剂的病斑处理,在接种病菌前、后喷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LS2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4447,保藏日期为2022年2月25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不透明状,有褶皱,菌体呈杆状,可产芽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挑取固体培养基上活化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LS21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在28℃、180 rpm转速下培养24 h,调节OD
600
=1.0,以体积比1%的比例接入豆粕培养基发酵培养,发酵48~72 h获得发酵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粕培养基成分包括豆粕16 g/L、玉米淀粉6 g/L、氯化钠1.5 g/L、硫酸镁0.75 g/L、磷酸二氢钾0.75 g/L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为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按相同浓度组成的混合溶液,总浓度为5 mg/L。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波刘凤权赵延存李朝辉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