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72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控电路板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其中,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锐角拐角和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等触控设备的应用场景逐渐扩宽,人们对触控屏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网状金属制作的电容型触控传感器因其较低的通道阻抗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技术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电路板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000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一边缘线,第一边缘线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拐角,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拐角,第一钝角拐角和第二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同。利用两个钝角拐角,即第一钝角拐角和第二钝角拐角取代相关技术中的一个直角拐角,缓解了尖角放电现象,提高了触控电极的可靠性,进而提升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第二边缘线和第一边缘线平行设置。第一边缘线和第二边缘线之间的区域形成触控电极的一线条区段,该线条区段作为一个网格的部分边缘线,用于限定网格的部分边界。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第二边缘线与第一边缘线关于第一对称轴呈镜像对称,第三边缘线关于第二对称轴呈轴对称,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重合。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边缘线为直线。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边缘线包括第四子部、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第六子部的中心位于第一对称轴上;第四子部和第五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三钝角拐角,第五子部和第六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钝角拐角,第三钝角拐角和第四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反。这种情况下,触控电极上的拐角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触控电极更加曲折,进而降低触控电极在外光源照射下的可视风险。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子部和第一子部平行,第五子部和第二子部平行。也就是说,第三边缘线朝向第二边缘线内凹。由于第三边缘线的远离第二边缘线的一侧为网格,网格可能对应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通过设置第三边缘线朝向第二边缘线内凹,相比于第三边缘线向背离第二边缘线的方向外凸而言,可以避免对子像素发出
的光造成遮挡。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边缘线的延伸方向上,触控电极的宽度先增大再减小。这样可以防止交汇处电流过大造成电荷拥堵,从而进一步降低静电荷损坏触控电极的风险。
[00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触控电路板中的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001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与触控电路板叠置;显示面板包括子像素,子像素在触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为多边形,至少一个钝角拐角环绕于正投影的顶角和/或最长边。一方面,利用钝角拐角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缓解尖角放电现象,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另一方面,触控电极的对应子像素最长边的位置设置钝角拐角,相比于直线条触控电极而言,增加了触控电极的弯曲程度,从而降低外光源照射下的可视风险。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其中,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锐角拐角和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模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所示触控电极第一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图3所示触控电极第二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图3所示触控电极第三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相关技术中的网状金属触控电极易于损坏。专利技术人经过认真研究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至少包括:网状金属触控电极的网格多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使得金属线上出现尖角,尖角处容易产生尖角放电现象,因而造成损坏。
[002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模组。其中,触控电路板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钝角拐角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直角拐角而言,尖角放电现象出现的概率较低,从而降低了触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进而提升了触控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模组包括叠置的显示面板10和触控电路板20。
[0026]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电路板20包括叠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每个第一触控电极2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沿第二方向y顺次排布,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每个第二触控电极22沿第二方向延伸y,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沿第一方向x顺次排布。每个第一触控电极21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交叉,每个第二触控电极22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交叉。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各自在显示面板10上的投影交叉,以形成网状结构。
[0027]图3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模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的局部结构对应图2中的一个触控电极的局部区域。该一个触控电极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21,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钝角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一边缘线,所述第一边缘线包括第一子部、第二子部和第三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拐角,所述第二子部和所述第三子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钝角拐角;所述第一钝角拐角和所述第二钝角拐角的开口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所述第二边缘线和所述第一边缘线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第二边缘线和第三边缘线,所述第二边缘线与所述第一边缘线关于第一对称轴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三边缘线关于第二对称轴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缘线为直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路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