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52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应用旋流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及工艺。所述喷浆机的余料口通过密闭连接筒安装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顶端的溢流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所述喷浆机的主风入口管、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器,所述喷浆机进气口与出料缸筒之间安装孔板以减少内部涡流的产生。所述处理工艺包括:工作中产生的潮湿余料和余气的混合流从余料口排入旋流分离器内,在风压的作用下,在旋风分离器内部做外旋流和内旋流的运动,有效实现固气分离,余料由余料收集箱回收,余气从溢流出口进入文丘里喷射器的支管,经文丘里喷射器进入喷浆机进气口,完成余气回收,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使用过程中减尘率达79%。达79%。达7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应用旋流分离
,具体涉及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旋流分离器是封闭的旋涡设备,通常包括短的柱段(头部部分)和随后渐缩的锥段部分。旋流分离器可以根据形状、尺寸和比重来分离浆料的颗粒,可以形成内外两股旋流,其中较快较重沉降的颗粒朝向旋流分离器的外壁移动,较慢沉降的颗粒将朝向中心轴线移动并朝向头部部分行进,最终通过溢流管离开旋流分离器,实现分级分选。
[0003]推链式喷浆机作为一种风送型潮喷设备具有输送距离长,使用和维护简单等特点,工业性实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施工要求,但高密封下推链式喷浆机在潮喷过程中,会产生周期性潮湿的余料和运动产生的余气,现有的推链式喷浆机余料口裸露,未对余料和余气进行处理,直接喷出会使周围环境产生两方面粉尘问题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环境,一是由余料口排出的周期余气中携带的余料自身产尘,二是余气会将环境中已有的落尘扬起产尘。
[0004]现有的推链式喷浆机工作过程由于高速风流直接冲击推链,推链位于每个位置都会使出料缸筒内存在明显的涡流或风流紊乱。这使得部分潮料位于出料缸筒内的涡流场中会随涡流场在缸筒内部长时间运动,不能由出料口及时排出,最终在推链的作用下由余料口排出,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及工艺,应用旋流分离器,对推链式喷浆机余料口的余料和余气进行固气分离,并在旋流分离器与主风入口管、喷浆机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器,实现余气回收,余料通过底部出口回收。
[0006]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所述推链式喷浆机包括余料口、推链(推链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活塞)、料斗、密封缸筒、出料口、喷浆机进气口、主风入口管,所述喷浆机的余料口通过密闭连接筒安装旋流分离器;所述旋流分离器顶端的出口(即溢流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所述喷浆机的主风入口管、喷浆机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器;在所述喷浆机进气口内、出料缸筒的上部设置孔板。
[0007]优选的,所述旋流分离器包括入口管段、柱段、锥段、溢流管,锥段底部设置底流出口,底流出口安装余料收集箱;所述入口管段以圆切线的方式设置在柱段的上侧部,溢流管顶部设置溢流出口,溢流出口连接余气输送管;其中柱段直径与柱段高度相等,溢流管直径为柱段直径的一半,溢流管的底端位于柱段的中部,入口管段的高度为柱段高度的一半,锥
段高度为柱段高度的3倍。
[0008]优选的,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管段的端部与密闭连接筒相连接的部位适配并密封连接,溢流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文丘里喷射器的支管密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还包括主管、喉管,主管一侧设置入口,另一侧设置出口,其中入口一侧的主管与喉管之间设置收缩段,出口一侧的主管与喉管之间设置扩散段,收缩段与喉管的一侧设置支管,收缩段与喉管、支管连接处之间设置一段空腔;所述出口(即主管一侧设置的出口,亦文丘里喷射器出口)连接所述喷浆机进气口。
[0010]优选的,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喉管与主管的管径比为0.8;所述收缩段的端部与喉管之间的距离是喉管直径的1/2。
[0011]优选的,所述收缩段入口收缩角为25.0
°
,扩散段出口扩散角为10
°

[0012]优选的,喷浆机的出料缸筒上部与密封缸筒连接并相交重合,孔板安装于喷浆机进气口内的出料缸筒与密封缸筒重合处的顶端;所述孔板为曲面,且与密封缸筒的弯曲半径相同,水平安装于出料缸筒内侧与密封缸筒顶端连接处,且与推链上的活塞保持摩擦接触。设置孔板可以有效减少内部涡流,降低余料余气的产生。
[0013]优选的,所述孔板为长方形曲面,其上设置成排均匀分布的圆孔,其中,沿长边横向均匀排布5个,沿短边分布4个且中间两排的间距离大于两侧的两排之间间距。
[0014]优选的,沿长边横向,各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外侧圆孔距短边的距离相等;沿短边竖向,靠外侧两排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外侧圆孔距长边的距离相等。
[0015]一种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工艺,采用上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余料口通过密闭连接筒连接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顶端的溢流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主风入口管、喷浆机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器,并安装好孔板;(2)所述喷浆机工作中周期性产生的潮湿余料和余气混合流从余料口排出后,从入口管段以切线方向快速进入旋流分离器内部,在风压的作用下,沿着旋流分离器的内壁做外旋流运动,在进入锥段时,外旋流的半径逐渐缩小,在风压和旋流的作用下,余气脱离外旋流向着旋流分离器的中心轴做内旋流运动,最终从溢流出口排出,潮湿的余料继续沿着内壁旋流到达底流出口,进入余料收集箱,实现固气分离;余气后进入余气回收阶段,即进入文丘里喷射器的支管;(3)余气从文丘里喷射器的支管进入后,压缩风机输出的高压风从文丘里喷射器入口依次经过主管、收缩段后与从支管进入的余气在喉管混合,通过扩散段从文丘里喷射器出口排出,进入所述喷浆机进气口,完成余气回收。
[001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喷浆机的进气口与出料缸筒、旋流分离器顶端的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主风入口管、喷浆机进气口之间、旋流分离器与余料口之间的连接均是密封的,连接部位是相适配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在余料口安装旋流分离器实现余气与余料的固气分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旋流分离器,根据气流速度合理确立尺寸,尽管基本结构简单,但固体颗粒在分离器内受到的离心力可轻易达到重力的300~2000倍,分离效率高并可以实现最佳分离效率;本专利技术在旋流分离器顶端的溢流出口、主风入口管与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
器,并合理确立尺寸与比例,文丘里喷射器的喉管能够产生更大的局部负压,射流效果更明显,可以吸收从支管进入的余气,降低余气排出将环境中已有的落尘再次扬起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在进气口与密封缸筒连接处设置孔板,孔板上设置相应排布的圆孔,具有节流作用,能使风流场方向产生变化并显著提高流场内风流速度,有效消除内部涡流,降低余料和余气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和工艺,有效实现余料和余气的分离回收,同时减少喷浆机内涡流,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尘率达79%,减尘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推链式喷浆机余料余气分离回收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旋流分离器及余料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出料缸筒与喷浆机进气口安装结构图。
[0021]图4是孔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文丘里喷射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余料口,2

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包括推链式喷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机的余料口通过密闭连接筒安装旋流分离器;所述旋流分离器顶端的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所述喷浆机的主风入口管、喷浆机进气口之间安装文丘里喷射器;在所述喷浆机进气口内、出料缸筒的上部设置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包括入口管段、柱段、锥段、溢流管,锥段底部设置底流出口,底流出口安装余料收集箱;所述入口管段以圆切线的方式设置在柱段的上侧部,溢流管顶部设置溢流出口,溢流出口连接余气输送管;其中柱段直径与柱段高度相等,溢流管直径为柱段直径的一半,溢流管的底端位于柱段的中部,入口管段的高度为柱段高度的一半,锥段高度为柱段高度的3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管段的端部与密闭连接筒相连接的部位适配并密封连接,溢流出口通过余气输送管与文丘里喷射器的支管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喷射器还包括主管、喉管,主管一侧设置入口,另一侧设置出口,其中入口一侧的主管与喉管之间设置收缩段,出口一侧的主管与喉管之间设置扩散段,收缩段与喉管的一侧设置支管,收缩段与喉管、支管连接处之间设置一段空腔;所述出口连接所述喷浆机进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喉管与主管的管径比为0.8;所述收缩段的端部与喉管之间的距离是喉管直径的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旋流分离回收的喷浆机余料余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入口收缩角为25.0
°
,扩散段出口扩散角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官国陈连军马辉高亢孙振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