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49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在赋予导电性方面优异的碳纳米角聚集体,以及提供在赋予导电性和分散性两方面都优异的碳纳米角聚集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包含多个单壁碳纳米角。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在赋予导电性方面优异,并且可以通过与球状碳纳米角聚集体的制备相同的方法制备,并且混合的纤维状和球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可以同时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分散性。可以同时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分散性。可以同时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分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3月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56790、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201680015525.X且专利技术名称为《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以及用于制备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碳材料常规上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分离剂、墨、调色剂等;近年来,随着纳米尺寸的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碳纳米角的出现,作为其结构主体的特征已经引起注意,并且如在以下各项中描述的,已经积极地研究了它们的应用:专利文献1(碳纳米角),专利文献2(DDS),专利文献3(固体润滑剂),专利文献4(甲烷气体的吸留),专利文献5(吸附剂),专利文献6(甲烷

裂化催化剂),专利文献7(催化剂载体)和专利文献8(导电材料)。
[0004]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以及性能提高,已经广泛使用具有轻重量和大充电容量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在其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在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中多个单壁碳纳米角以纤维状态聚集,其中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具有1μm以上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所述纤维状态碳纳米角聚集体具有多个从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集合体的表面突出的突起,所述突起由单壁碳纳米角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所述纤维状态碳纳米角聚集体的长度与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集合体的直径的比为5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所述纤维状态碳纳米角聚集体具有30nm至200nm的直径和1μm至100μm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每一个所述单壁碳纳米角都具有1nm至5nm的直径和30nm至100nm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其中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包含选自种形、大丽花形、花蕾形、大丽花花瓣形和花瓣形碳纳米角聚集体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碳纳米角聚集体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和球状碳纳米角聚集体。8.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纳米角聚集体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球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包括选自种形、花蕾形、大丽花形、大丽花花瓣形和花瓣形球状碳纳米角聚集体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所述纤维状碳纳米角聚集体包含结合在所述碳纳米角聚集体的内部中的催化剂金属。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含用于在电极材料中使用的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弓削亮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