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42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注塑加工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和第二模,第一模上开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模与第二模之间限定形成多个型腔和多个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均连通,型腔与第二流道一一对应连通,且第二流道靠近第一流道的一侧朝向背离第一流道的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模上的第一流道用于将熔融塑料引导入第二流道,熔融塑料通过第二流道流入型腔中,从而形成阻燃样条,第二流道的形状采用中间厚两侧薄的不等厚设计,这样使得型腔中部熔体能够尽可能地与两端的熔体流动平衡,避免样条中部出现迟滞现象导致困气严重,提高了阻燃样条的成品率。提高了阻燃样条的成品率。提高了阻燃样条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聚合物注塑加工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阻燃性是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的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具有良好阻燃性的材料能够阻止火灾的扩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为了测试材料的阻燃性,就需要制造阻燃样条。现有0.4mm薄壁阻燃样条方案是从侧面进胶,普通的排气设计,但型腔内充填不平衡,样条中部出现迟滞现象导致困气严重,且原方案无充分考虑充填顺畅问题,实际注塑成型压力过大,难以充填满,只能采用高速高压的方式注塑,导致壁厚有可能超差,飞边也较为明显。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该模具注塑效果好,阻燃样条成品率高。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包括:
[0006]第一模,所述第一模上开设有第一流道;
[0007]第二模,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之间限定形成多个型腔和多个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均连通,所述型腔与所述第二流道一一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呈扇形或三角形布置,且所述第二流道的顶角位置与所述第一流道连接。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开设有排气通路,所述排气通路与所述型腔连通,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路包括:
[0011]多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间隔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外侧;
[0012]排气沟,所述型腔与所述排气沟通过所述排气槽连通;
[0013]排气道,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排气沟连通,且所述排气道用于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腔上设有纳米陶瓷涂层。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包括:
[0016]模本体,所述模本体开设有安装孔;
[0017]顶杆,所述顶杆设于所述安装孔中,用于将所述型腔中的阻燃样条顶出所述模本体。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杆包括:
[0019]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交汇处;
[0020]多个第二杆,多个所述第二杆围绕所述第一杆的四周设置。
[00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下方。
[00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腔的高度为0.3mm~0.4mm。
[002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呈圆台状设置。
[0024]本申请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第一模上的第一流道用于将熔融塑料引导入第二流道,熔融塑料通过第二流道流入型腔中,从而形成阻燃样条,第二流道的形状采用中间厚两侧薄的不等厚设计,这样使得型腔中部熔体能够尽可能地与两端的熔体流动平衡,避免样条中部出现迟滞现象导致困气严重,提高了阻燃样条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的模具的立体图;
[0026]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模的立体图;
[0027]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8]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0029]图5是本申请的流道和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申请的流道和型腔的主视图。
[0031]图中,1、第一模;2、第一流道;3、第二模;31、模本体;32、安装孔;33、顶杆;331、第一杆;332、第二杆;4、型腔;5、第二流道;6、排气通路;61、排气槽;62、排气沟;63、排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如图1

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包括:
[0036]第一模1,所述第一模1上开设有第一流道2;
[0037]第二模3,所述第一模1与所述第二模3之间限定形成多个型腔4和多个第二流道5,所述第一流道2和多个所述第二流道5均连通,所述型腔4与所述第二流道5一一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5靠近所述第一流道2的一侧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流道2的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
[003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第一模1上的第一流道2用于将熔融塑料引导入第二流道5,熔融塑料通过第二流道5流入型腔4中,从而形成阻燃样条,第二流道5的形状采用中间厚两侧薄的不等厚设计,这样使得型腔4中部熔体能够尽可能地与两端的熔体流动平衡,避免样条中部出现迟滞现象导致困气严重,提高了阻燃样条的成品率。
[003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所述第二流道5呈扇形或三角形布置,且所述第二流道5的顶角位置与所述第一流道2连接。扇形或三角形的结构能够保证型腔4中部熔体能够尽可能与型腔4两端熔体流动平衡,使得阻燃样条成型效果更好。
[004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

4所示,所述第二模3开设有排气通路6,所述排气通路6与所述型腔4连通,用于将所述型腔4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排气通路6可以连接外部的抽真空设备,实现抽真空排气,有效降低充填阻力,同时改善困气烧焦等外观缺陷。
[0041]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排气通路6包括:多个排气槽61、排气沟62和排气道63,所述排气槽61间隔设置于所述型腔4的外侧,所述型腔4与所述排气沟62通过所述排气槽61连通,所述排气道63与所述排气沟62连通,且所述排气道63用于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采用间隔设置的排气槽61可以提升排气效率,且能够保证型腔4中的气体全部排出,不会残留气体,外圈的排气沟62和排气道63与排气槽61连通,从而将气体导出到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1),所述第一模(1)上开设有第一流道(2);第二模(3),所述第一模(1)与所述第二模(3)之间限定形成多个型腔(4)和多个第二流道(5),所述第一流道(2)和多个所述第二流道(5)均连通,所述型腔(4)与所述第二流道(5)一一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二流道(5)靠近所述第一流道(2)的一侧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流道(2)的一侧的厚度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5)呈扇形或三角形布置,且所述第二流道(5)的顶角位置与所述第一流道(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3)开设有排气通路(6),所述排气通路(6)与所述型腔(4)连通,用于将所述型腔(4)与外部抽气装置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阻燃样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路(6)包括:多个排气槽(61),所述排气槽(61)间隔设置于所述型腔(4)的外侧;排气沟(62),所述型腔(4)与所述排气沟(62)通过所述排气槽(61)连通;排气道(63),所述排气道(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鹿陈平绪叶南飚周起雄佟伟莫凡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