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粽子蒸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30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粽子蒸煮锅,其避免了食用者去热水中捞取粽子,避免烫伤皮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包括蒸煮锅主体、两组第一把手、锅盖和第二把手,蒸煮锅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两组第一把手分别对称固定在蒸煮锅主体左右两端的上部,锅盖扣盖在蒸煮锅主体的顶端,锅盖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并且第二把手固定在锅盖的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和内锅,连接杆固定在锅盖的底端中部,内锅固定在连接杆的底端,并且内锅的底端以及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粽子蒸煮锅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粽子蒸煮锅。

技术介绍

[0002]粽子蒸煮锅是用于蒸煮粽子的辅助装置,其在厨具的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粽子蒸煮锅包括蒸煮锅主体、两组第一把手、锅盖和第二把手,蒸煮锅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两组第一把手分别对称固定在蒸煮锅主体左右两端的上部,锅盖扣盖在蒸煮锅主体的顶端,锅盖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并且第二把手固定在锅盖的顶端,使用时预先向蒸煮锅主体内倒入适量的水,并将包好的粽子放入蒸煮锅主体内,使得水浸没过粽子,并通过第二把手将锅盖扣在蒸煮锅主体上,同时将蒸煮锅主体放在外部的燃气灶上进行加热即可,从而使得蒸煮锅主体内的粽子进行蒸煮,煮熟后将粽子从蒸煮锅主体内捞出即可,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食用者需要去热水中捞取粽子,容易烫伤皮肤,导致装置的安全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了食用者去热水中捞取粽子,避免烫伤皮肤,提高其安全使用性的粽子蒸煮锅。
[0004]本技术的一种粽子蒸煮锅,包括蒸煮锅主体、两组第一把手、锅盖和第二把手,蒸煮锅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两组第一把手分别对称固定在蒸煮锅主体左右两端的上部,锅盖扣盖在蒸煮锅主体的顶端,锅盖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并且第二把手固定在锅盖的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和内锅,连接杆固定在锅盖的底端中部,内锅固定在连接杆的底端,并且内锅的底端以及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预先向蒸煮锅主体内倒入适量的水,并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内锅内,此时将内锅放入蒸煮锅主体内,并使得水通过内锅的通孔流入到内锅内,并使得水浸没过粽子,此时锅盖恰好扣在蒸煮锅主体的顶端,同时将蒸煮锅主体放在外部的燃气灶上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锅内的粽子进行蒸煮,煮熟后通过向上提拉第二把手,使得锅盖带动连接杆和内锅向上移动,内锅内的水通过通口流出,粽子留在内锅内,实现了水与粽子的分离,避免了食用者去热水中捞取粽子,避免烫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
[0005]优选的,还包括蒸盘,蒸盘固定在连接杆上,蒸盘位于内锅的上方,并且蒸盘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气孔;通过设置蒸盘,便于将需要蒸食的食品放入到蒸盘内进行同时加工,提高装置的多功能使用性。
[0006]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加强杆,多组加强杆以两组为单位分别对称固定在连接杆底部和上部的左右两端,并且多组加强杆分别与内锅以及蒸盘的底端内侧壁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杆,加强连接杆与内锅以及连接杆与蒸盘连接的强度,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07]优选的,还包括绝热防滑套,绝热防滑套固定套装在第二把手上;通过设置绝热防滑套,避免食用者提拉第二把手时出现打滑现象,避免出现磕碰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
性。
[0008]优选的,蒸煮锅主体的材质为硬铝;通过采用硬铝材质,便于快速的进行热量传导,使得蒸煮锅主体内的粽子能够快速的进行蒸煮,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0009]优选的,连接杆与锅盖的连接处进行满焊;通过对锅盖和连接杆的连接处进行满焊,提高锅盖与连接杆连接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预先向蒸煮锅主体内倒入适量的水,并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内锅内,此时将内锅放入蒸煮锅主体内,并使得水通过内锅的通孔流入到内锅内,并使得水浸没过粽子,此时锅盖恰好扣在蒸煮锅主体的顶端,同时将蒸煮锅主体放在外部的燃气灶上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锅内的粽子进行蒸煮,煮熟后通过向上提拉第二把手,使得锅盖带动连接杆和内锅向上移动,内锅内的水通过通口流出,粽子留在内锅内,实现了水与粽子的分离,避免了食用者去热水中捞取粽子,避免烫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标记:1、蒸煮锅主体;2、第一把手;3、锅盖;4、第二把手;5、连接杆;6、内锅;7、蒸盘;8、加强杆;9、绝热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蒸煮锅主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两组第一把手2分别对称固定在蒸煮锅主体1左右两端的上部,锅盖3扣盖在蒸煮锅主体1的顶端,锅盖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并且第二把手4固定在锅盖3的顶端,绝热防滑套9固定套装在第二把手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5和内锅6,连接杆5固定在锅盖3的底端中部,内锅6固定在连接杆5的底端,并且内锅6的底端以及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蒸盘7固定在连接杆5上,蒸盘7位于内锅6的上方,并且蒸盘7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气孔,多组加强杆8以两组为单位分别对称固定在连接杆5底部和上部的左右两端,并且多组加强杆8分别与内锅6以及蒸盘7的底端内侧壁连接;预先向蒸煮锅主体1内倒入适量的水,并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内锅6内,此时将内锅6放入蒸煮锅主体1内,并使得水通过内锅6的通孔流入到内锅6内,并使得水浸没过粽子,此时锅盖3恰好扣在蒸煮锅主体1的顶端,同时将蒸煮锅主体1放在外部的燃气灶上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锅6内的粽子进行蒸煮,煮熟后通过向上提拉第二把手4,使得锅盖3带动连接杆5和内锅6向上移动,内锅6内的水通过通口流出,粽子留在内锅6内,实现了水与粽子的分离,避免了食用者去热水中捞取粽子,避免烫伤皮肤,提高了装置的安
全使用性,之后通过设置蒸盘7,便于将需要蒸食的食品放入到蒸盘7内进行同时加工,提高装置的多功能使用性,然后通过设置加强杆8,加强连接杆5与内锅6以及连接杆5与蒸盘7连接的强度,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并且通过设置绝热防滑套9,避免食用者提拉第二把手4时出现打滑现象,避免出现磕碰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0019]本技术的一种粽子蒸煮锅,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技术的一种粽子蒸煮锅的绝热防滑套9为市面上采购,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0020]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粽子蒸煮锅,包括蒸煮锅主体(1)、两组第一把手(2)、锅盖(3)和第二把手(4),蒸煮锅主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两组第一把手(2)分别对称固定在蒸煮锅主体(1)左右两端的上部,锅盖(3)扣盖在蒸煮锅主体(1)的顶端,锅盖(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气孔,并且第二把手(4)固定在锅盖(3)的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5)和内锅(6),连接杆(5)固定在锅盖(3)的底端中部,内锅(6)固定在连接杆(5)的底端,并且内锅(6)的底端以及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粽子蒸煮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盘(7),蒸盘(7)固定在连接杆(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万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