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20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包括胎冠;胎侧,胎侧包括胎侧橡胶层、胎侧填充层和增强体;胎圈,胎圈包括胎圈钢丝和胎圈填充体;胎体,胎体包括胎体橡胶层和胎体填充层;增强体嵌设于胎侧填充层内并与胎圈填充体相对设置。本申请在一方面,通过设置胎体橡胶层和胎体填充层,能够将胎圈包覆于胎体中,从而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胎侧橡胶层和胎侧填充层,能够从轮胎外侧对胎圈钢丝和胎圈填充体进行保护,进一步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最后,增强体与胎圈填充体相对设置,能够更进一步地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


[0001]本申请涉及轮胎的
,具体为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

技术介绍

[0002]半钢子午胎是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有帘线周向排列或接近周向排列的缓冲层紧紧箍在胎体上的一种新型轮胎。
[0003]通常的轮胎胎圈外缘部位一般包括:胎侧,所述胎侧从胎圈径向向外延伸至胎冠,用于承载与轮辋结合产生的冲击力;胎圈,旨在与安装轮辋相接触,用于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一种胎圈填充料,置于每个胎圈钢丝的外侧并且在胎体增加件卷曲空间内。
[0004]车辆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为确保轮胎胎圈部位的耐久性能,通常采用双复合胶料,增强轮胎对泥、石的耐扎。长期高载重行驶状态下的轮胎,容易发生胎圈分离、爆裂故障。此外,在非铺装路况行驶时,人们会选择通过采用降低轮胎气压的方法,提升轮胎抓着力,导致更容易发生胎圈分离的现象,降低整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
[0006]该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包括:
[0007]胎冠;
[0008]胎侧,设置于所述胎冠的两侧并与所述胎冠连接,所述胎侧包括胎侧橡胶层、胎侧填充层和增强体,所述胎侧橡胶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侧填充层的外侧;
[0009]胎圈,设置于所述胎侧上,所述胎圈包括胎圈钢丝和胎圈填充体,所述胎圈填充体包覆设置于所述胎圈钢丝的外部;
[0010]胎体,设置于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的内侧,所述胎体包括胎体橡胶层和胎体填充层,所述胎体填充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圈填充体的外部,所述胎体橡胶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体填充层的内侧,所述胎侧橡胶层和所述胎侧填充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体填充层的外侧;
[0011]所述增强体嵌设于所述胎侧填充层内并与所述胎圈填充体相对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胎侧橡胶层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1,所述胎圈填充体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2,所述增强体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3,其满足:
[0013]1/3H1≤H2≥1/2H1,1/4H1≤H3≥1/3H1。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体的厚度沿轮胎径向方向从中部至两侧逐渐减小。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体的外侧设置有凸出体,所述凸出体与所述增强体一体连接并嵌设于所述胎侧填充层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体包括:
[0017]上倾凸出体,设置于所述增强体背离所述胎侧橡胶层的一侧,其末端朝向远离所述胎圈钢丝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8]下倾凸出体,设置于所述增强体背离所述胎圈填充体的一侧,其末端朝向远离所述胎冠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倾凸出体和所述下倾凸出体均设置有多个。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胎圈填充体包括:
[0021]胎圈三角胶,包覆设置于所述胎圈钢丝的外部;
[0022]胎圈延长胶,沿轮胎径向方向与所述胎圈三角胶连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还包括:
[0024]轮辋保护条,设置于所述胎侧的外侧。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辋保护条与所述增强体的中部相对设置。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辋保护条包括:
[0027]粘接层,与所述胎侧橡胶层连接;
[0028]弹性层,包覆设置于所述粘接层的外侧;
[0029]耐磨层,包覆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外侧。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31]在一方面,通过设置胎体橡胶层和胎体填充层,能够将胎圈包覆于胎体中,从而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胎侧橡胶层和胎侧填充层,能够从轮胎外侧对胎圈钢丝和胎圈填充体进行保护,进一步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最后,通过设置增强体,增强体与胎圈填充体相对设置,能够更进一步地改善胎圈受力时易变形或与胎体和胎侧分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示范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示范实施例中为显示胎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34]图3为本申请示范实施例中为显示增强体的剖视示意图;
[0035]图4为本申请示范实施例中为显示轮辋保护条的剖视示意图。
[0036]图中:1、胎冠;21、胎圈钢丝;22、胎圈填充体;221、胎圈三角胶;222、胎圈延长胶;31、胎体橡胶层;32、胎体填充层;41、胎侧橡胶层;42、胎侧填充层;43、增强体;4311、上倾凸出体;4312、下倾凸出体;5、轮辋保护条;51、粘接层;52、弹性层;53、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0]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半钢子午胎是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有帘线周向排列或接近周向排列的缓冲层紧紧箍在胎体上的一种新型轮胎。通常的轮胎胎圈外缘部位一般包括:胎侧,所述胎侧从胎圈径向向外延伸至胎冠,用于承载与轮辋结合产生的冲击力;胎圈,旨在与安装轮辋相接触,用于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一种胎圈填充料,置于每个胎圈钢丝的外侧并且在胎体增加件卷曲空间内。车辆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为确保轮胎胎圈部位的耐久性能,通常采用双复合胶料,增强轮胎对泥、石的耐扎。长期高载重行驶状态下的轮胎,容易发生胎圈分离、爆裂故障。此外,在非铺装路况行驶时,人们会选择通过采用降低轮胎气压的方法,提升轮胎抓着力,导致更容易发生胎圈分离的现象,降低整车安全性能。
[0041]为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参照图1,其主要包括胎冠1、胎侧、胎圈、胎体和轮辋保护条5,其中,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冠;胎侧,设置于所述胎冠的两侧并与所述胎冠连接,所述胎侧包括胎侧橡胶层、胎侧填充层和增强体,所述胎侧橡胶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侧填充层的外侧;胎圈,设置于所述胎侧上,所述胎圈包括胎圈钢丝和胎圈填充体,所述胎圈填充体包覆设置于所述胎圈钢丝的外部;胎体,设置于所述胎冠和所述胎侧的内侧,所述胎体包括胎体橡胶层和胎体填充层,所述胎体填充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圈填充体的外部,所述胎体橡胶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体填充层的内侧,所述胎侧橡胶层和所述胎侧填充层包覆设置于所述胎体填充层的外侧;所述增强体嵌设于所述胎侧填充层内并与所述胎圈填充体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橡胶层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1,所述胎圈填充体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2,所述增强体的径向高度设置为H3,其满足:1/3H1≤H2≥1/2H1,1/4H1≤H3≥1/3H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体的厚度沿轮胎径向方向从中部至两侧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善胎圈分离的半钢子午胎,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李永香毛道钰孙艳慧孙建超杨宝忠朱丽艳滕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