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1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炒茶筒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炒茶筒内的炒茶部,所述炒茶筒的两端部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出料口和吹风装置;所述出料口的底端与所述炒茶筒的内壁底端平齐;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朝向所述炒茶筒的内部下方;当炒茶结束后,先打开任意一个吹风装置,使其出风口倾斜吹向底部的茶叶,茶叶在吹风的作用下,吹向远离该吹风装置的出料口;其后打开另一个吹风装置,将剩下的茶叶吹向另一个出料口,进而实现将炒茶筒内的茶叶全部吹向出料口的目的;通过上述各装置的相互作用,能够使茶叶快速排出出料口,提高出料便捷性。捷性。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以及泛酸等成分。茶叶成型需要经过采摘、日光萎凋、炒青、干燥等过程,炒青是在茶叶的制茶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它是以高温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并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传统的茶叶炒青都是人工进行翻炒的,人工进行翻炒的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炒茶机逐渐代替了人工炒茶。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021985562.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底座、炒茶筒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套设在炒茶筒的外侧,固定筒内侧壁的两端与炒茶筒外侧面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固定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数个电加热管,炒茶筒的左端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炒茶筒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和炒茶板,炒茶板通过数根连接杆与固定轴连接,固定轴的右端贯穿炒茶筒的右端面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4]上述炒茶机能够很好的实现对茶叶的翻炒,然而,当炒茶结束后,需要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将茶叶推至出料口,或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将茶叶刨至出料口,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实际操作时,都将十分麻烦且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其采用吹风装置将茶叶吹至出料口,全程不需要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推料或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刨料,操作极为便捷。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包括炒茶筒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炒茶筒内的炒茶部,所述炒茶筒的两端部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出料口和吹风装置;所述出料口的底端与所述炒茶筒的内壁底端平齐;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朝向所述炒茶筒的内部下方。
[0008]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炒茶部,能够使炒茶筒内的茶叶进行转动,以使其充分接触炒茶筒的内壁,进而实现均匀炒茶的目的;在所述炒茶筒的两端部且在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吹风装置,以及使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朝向所述炒茶筒的内部下方;当炒茶结束后,先打开任意一个吹风装置,使其出风口倾斜吹向底部的茶叶,茶叶在吹风的作用下,吹向远离该吹风装置的出料口;其后打开另一个吹风装置,将剩下的茶叶吹向另一个出料口,进而实现将炒茶筒内的茶叶全部吹向出料口的目的;通过上述各装置的相互作用,能够使茶叶快速排出出料口,提高出料便捷性。
[0009]优选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与所述炒茶筒内部连通的风管以及与所述风管进风端连通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设置在所述炒茶筒外部。
[0010]上述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吹风装置的结构,其中,风管延伸至炒茶筒的内部;通
过设置吹风机,能够对炒茶筒内吹风,通过使风管延伸至炒茶筒的内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出风口与茶叶之间的距离,提高风力。
[0011]优选的,所述风管与所述炒茶筒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始终对准所述炒茶筒内部最低端的区域。
[0012]上述方案中,通过使风管与炒茶筒侧壁转动连接,能够调节风管的出风口与炒茶筒底壁之间的夹角,进而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实现对炒茶筒底部茶叶排出的目的。
[0013]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炒茶筒的侧壁穿设有供所述风管贯穿的通孔,所述风管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通孔内壁部,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底壁。
[0015]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铰链,能够使风管以铰链轴线为转轴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风管的外部套设有遮挡布,所述遮挡布远离所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7]上述方案中,因通孔较大,若不对其进行封堵,则会导致部分茶叶在炒制过程中漏出,通过设置遮挡布,能够克服该缺陷。
[0018]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出料端连接有底部开口的出料箱,所述出料箱内设置有过滤网。
[0019]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出料箱和过滤网,能够使排出的茶叶堆积在过滤网上进行收集,避免因吹风装置风力太大,导致部分茶叶四处飘散,减少回收率。
[0020]优选的,所述炒茶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炒茶筒内的中心轴、圆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表面的多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每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中心轴一端的炒茶板;每组所述连接杆内的多个连接杆与所述中心轴连接端的连线与所述中心轴轴线平行。
[0021]上述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炒茶部的结构,在炒茶过程中,与中心轴相连的电机驱动中心轴进行转动,进而使连接杆带动炒茶板进行转动,以使茶叶快速运动和翻动,实现炒茶目的。
[0022]优选的,每个所述炒茶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刷毛。
[0023]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刷毛,能够确保所有的茶叶均有效转动,进而提高炒制效率。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在所述炒茶筒的两端部且在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吹风装置,以及使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朝向所述炒茶筒的内部下方;当炒茶结束后,先打开任意一个吹风装置,使其出风口倾斜吹向底部的茶叶,茶叶在吹风的作用下,吹向远离该该吹风装置的出料口;其后打开另一个吹风装置,将剩下的茶叶吹向另一个出料口,进而实现将炒茶筒内的茶叶全部吹向出料口的目的;通过上述各装置的相互作用,能够使茶叶快速排出出料口,提高出料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0

炒茶筒、110

炒茶部、120

出料口、130

风管、140

吹风机、150

遮挡布、160

出料箱、170

过滤网、111

中心轴、112

连接杆、113

炒茶板、180

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炒茶筒100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炒茶筒100内的炒茶部110,所述炒茶筒100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固定装置图中未画出,任意可以固定炒茶筒100的装置即可,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所述炒茶筒100的侧壁设置有夹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包括炒茶筒(100)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炒茶筒(100)内的炒茶部(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00)的两端部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出料口(120)和吹风装置;所述出料口(120)的底端与所述炒茶筒(100)的内壁底端平齐;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朝向所述炒茶筒(100)的内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包括与所述炒茶筒(100)内部连通的风管(130)以及与所述风管(130)进风端连通的吹风机(140),所述吹风机(140)设置在所述炒茶筒(100)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30)与所述炒茶筒(10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风管(130)的出风口始终对准所述炒茶筒(100)内部最低端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筒(100)的侧壁穿设有供所述风管(130)贯穿的通孔,所述风管(130)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通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