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07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该结构包括包括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保温层、ECC纤维混凝土顶层和FRP格栅。该防水组合结构的在实现耐久性好,易施工,维修方便,成本低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拉应变和温度场下变形能力,使用FRP格栅还能进一步提高表面耐冲击和抵抗应力的能力,以免混凝土因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和结构变形的影响造成的裂缝;双层的ECC纤维混凝土层使组合结构防水有了二道防线,极大提高防水的可靠度,适合在建筑屋面的防水技术中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屋面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面防水工程关系到人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建筑物的主要功能之一,对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的寿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0003]目前常见的建筑屋面防水工程主要有三种:刚性防水,涂料防水和防水卷材防水。
[0004]公开号为CN10292401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延性纤维混凝土短柱,该高延性纤维混凝土短柱的浇注材料为高延性纤维混凝土,该高延性纤维混凝土的组分为水泥、粉煤灰、硅灰、砂、PVA纤维和水,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水泥:粉煤灰:硅灰:砂:水=1:0.9:0.1:0.76:0.58;以水泥、粉煤灰、硅灰、砂和水混合均匀后的总体积为基数,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5%;所述水泥为P.O.52.5R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硅灰的烧失量小于6%、二氧化硅含量大于85%、比表面积大于15000m2/kg;所述砂的最大粒径为1.26mm;所述PVA纤维的长度为6~12mm、直径为26μm以上、抗拉强度为1200MPa以上、弹性模量为30GPa以上;所述高延性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水泥、硅灰、粉煤灰和砂干拌均匀后加入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均匀;之后再加入PVA纤维搅拌均匀后加入剩余20%的水搅拌均匀即得高延性纤维混凝土。
[0005]公开号为CN212743094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防腐抗渗保温屋面,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底层(1)、防渗水层(2)、保温层(3)、找平层(4)、防水层(5)、应变层(6)及混凝土面层(7),所述混凝土面层(7)顶面喷涂有防腐涂料。
[0006]涂料防水和防水卷材防水的材料使用寿命有限,使用周期一般为5~10年,就需要进行涂料或者防水卷材的更换,更换的过程中,需要清理残余粘结材料,势必会对防水的主体基层造成损伤。而刚性防水,采用细致密实的混凝土浇捣而形成的屋面防水层,耐久性较好,维修方便,但抗拉强度低,拉应变较小,变形能力不足,尤其是屋顶需经受风吹、雨淋、日晒的复杂环境侵蚀,还会因为温度差而造成温度应力场,产生结构层产生内部应力,造成混凝土的拉裂,使防水作用失效。
[0007]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了途径。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和一种适当的结构组合形式,满足屋面防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在实现耐久性好,易施工,维修方便,成本低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拉应变和温度场下变形能力。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包括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保温层、ECC纤维混凝土顶层和FRP格栅;在工厂预制并编织好所述FRP格栅,在结构楼板上部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形成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并养护28天;在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上部铺设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上方架构所述FRP格栅,并在格栅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ECC纤维混凝土,形成所述ECC纤维混凝土顶层,养护28天。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和ECC纤维混凝土顶层的基体为ECC高延性水泥基混凝土,采用水泥、粉煤灰、石英砂、矿粉、水、PVA、水玻璃及外加剂拌合而成,所述的水泥、粉煤灰、石英砂、矿粉、水、PVA、水玻璃及外加剂拌合的质量比为300~550:400~1000:200~600:50~300:150~500:10~40:50~300:10~30。
[0011]所述的FRP格栅为标准化设计并在工厂一次性编制完成,格栅间距不得大于150mm,施工前涂抹环氧树脂胶。
[0012]所述的保温层厚度D不得小于30mm。
[0013]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的厚度d1≥30mm,ECC纤维混凝土顶层的厚度d2≥40mm。
[0014]所述的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和ECC纤维混凝土顶层中掺入的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纤维总体积掺量为0.6%~1.8%。
[0015]所述FRP格栅使用的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
[0016]积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在实现耐久性好,易施工,维修方便,成本低的同时,首先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拉应变和温度场下变形能力,FRP格栅还可进一步提高表面耐冲击和抵抗应力的能力,这些可减少混凝土因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和结构变形的影响造成的裂缝,以防水的渗透;双层的ECC纤维混凝土层使组合结构防水有了二道防线,是结构的防水可靠度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FRP格栅平面示意图图中为: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保温层2、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和FRP格栅4。
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包括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保温层2、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和FRP格栅4,其制作过程如下:a 在工厂预制并编织好FRP格栅4,并在施工前在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b 在结构楼板上部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ECC纤维混凝土,形成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并养护28天;
c 在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上部铺设保温层2;d 在保温层上方架构FRP格栅4,并在格栅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ECC纤维混凝土,形成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养护28天;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和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采用水泥、粉煤灰、石英砂、矿粉、水、PVA、水玻璃及外加剂拌合而成,质量比为 430:845:395:210:335:20.5:78:15。采用聚丙烯纤维和聚乙烯纤维混杂掺入,体积率分别为0.5%和0.7%。极限拉伸达到1.6%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1.8Mpa,极限裂缝宽度不大于80μm。
实施例
[0020]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包括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保温层、ECC纤维混凝土顶层和FRP格栅;在工厂预制并编织好所述FRP格栅,在结构楼板上部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形成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并养护28天;在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上部铺设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上方架构所述FRP格栅,并在格栅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胶,搭建模板,灌注入搅拌好的ECC纤维混凝土,形成所述ECC纤维混凝土顶层,养护28天。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ECC纤维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保温层(2)、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和FRP格栅(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CC纤维混凝土基底层(1)和ECC纤维混凝土顶层(3)的基体为ECC高延性水泥基混凝土,采用水泥、粉煤灰、石英砂、矿粉、水、PVA、水玻璃及外加剂拌合而成,所述的水泥、粉煤灰、石英砂、矿粉、水、PVA、水玻璃及外加剂拌合的质量比为300~550:400~1000:200~600:50~300:150~500:10~40:50~300: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格栅组合ECC纤维混凝土屋面防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RP格栅(4)为标准化设计并在工厂一次性编制完成,格栅间距不得大于150mm,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林赵鹏抟秦海江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