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03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编码器、双轴倾角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装置还包括液压油温度自调整单元,液压油温度自调整单元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液压油温度自调整单元包括设置于液压油箱本体上的对液压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子单元以及对液压油进行降温的冷却子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液压油温度、钻头转速、钻杆倾角、钻杆钻入深度等方面工况参数,相较于现有技术对钻杆工作深度单方面监测,监测更全面,保障钻机运作安全性,提高可靠性。提高可靠性。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钻机
,涉及钻机工况监控及油温调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挖钻机作为目前常见工程机械设备,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当旋挖钻机工作时,需要液压油处于一定合适温度,当液压油温度过高(>80℃)时,液压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导致泄漏、光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设备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当液压油温度过低(<30℃)时,还容易导致油的粘度大、流动性较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等。
[0003]同时,旋挖钻机钻孔受地质、地形、环境条件等影响,可能使得所成孔与竖直方向产生角度偏差,由于成孔深度可达数十米,角度微小偏差可能会很大程度影响成孔质量,而仅凭技术人员直接观测经验来调整钻杆位置,不准确性高且效率低下。而且,不同项目对成孔深度要求不一,需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深度调整,但实际工作中,钻机地下实际钻孔深度难以直接获得。
[0004]此外,钻头在地下工作时,技术人员难以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编码器、双轴倾角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编码器安装于主卷扬上,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桅杆上,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于动力头支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液压油箱内壁;所述装置还包括液压油温度自调整单元,液压油温度自调整单元与PLC 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油温度自调增单元包括设置于液压油箱本体上的对液压油进行加热的加热子单元以及对液压油进行降温的冷却子单元,所述加热子单元和冷却子单元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置于编码器支座内,与主卷扬卷筒轴通过联轴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桅杆侧面且两轴方向与钻杆长度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与转速传感器对应位置设置有感应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LC的钻机工况监测与油温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子单元为电阻式加热棒,电阻式加热棒固定于液压油箱本体侧面,且加热端伸入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崇瀚杨明悦郭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