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87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手柄、扳手头部和套筒,扳手头部设置有装配孔,套筒可周向转动地装配在装配孔内,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棘齿、底端内设置有内孔;扳手头部还设置有穿孔,扳手头部的两侧均具有侧孔,穿孔内转动装配有拨齿,拨齿的两侧均具有啮合端,拨齿在转动行程中具有任何一侧的啮合端棘齿啮合、另一侧的啮合端穿过侧孔的工作状态;手柄内还设置有弹性组件。将套筒直接转动装配在扳手头部的装配孔内,不需要另外装配套筒,避免套筒丢失;当需要改变套筒的转动方向时,操作人员可以推动啮合端使拨齿在穿孔内转动,避免另外设置拨片与拨齿连接,不会出现拨片损坏的问题,延长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棘轮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手动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0002]棘轮扳手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扳手,通过棘轮的设置,可以将旋合/开螺母时的360
°
旋转运动转换成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作业人员的手臂活动范围,也可以减少某些狭小活动空间的不停拆装的动作,以达到快速旋合/开的目的。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9462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万向棘轮扳手,在万向棘轮扳手的驱动头上可拆装套筒,通过转动拨片实现驱动头的方向改变,从而调节驱动头的转动方向。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4139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拨片与制动齿轮的转动轴之间螺纹装配,制动齿块与棘轮结合,拨片通过转动轴调节制动齿块转动,改变棘轮的啮合方向,从而调节扳手的转动方向。
[0004]但是上述的拨片与制动齿块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操作人员大力转动扳手或者操作人员大力推动拨片时,拨片受到的作用力超过承受极限后,拨片与制动齿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容易被破坏,导致扳手无法使用,影响扳手的使用寿命;另外驱动头上需要再连接套筒,而套筒体积小,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棘轮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拨片与制动齿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套筒容易丢失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手柄、扳手头部和套筒,所述扳手头部布置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扳手头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套筒可周向转动地装配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棘齿、底端内设置有用于套装螺钉的内孔;
[0007]所述扳手头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装配孔连通的穿孔,所述扳手头部在垂直于所述套筒的转动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侧孔,所述穿孔内转动装配有拨齿,所述拨齿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套筒的转动中心线,所述拨齿的两侧均具有啮合端,所述啮合端设置有与所述棘齿啮合的啮合齿,所述拨齿在转动行程中具有任何一侧的所述啮合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棘齿啮合、另一侧的所述啮合端穿过所述侧孔并暴露在所述扳手头部外侧的工作状态;
[0008]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向所述套筒的方向弹性顶压所述啮合端。
[0009]优选地,两组所述啮合端均成型有挡台,所述挡台位于所述拨齿的转动中心线的两侧,所述拨齿在两组所述挡台之间具有与所述弹性组件顶压贴合的外过渡面,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挡台弹性顶压。
[0010]优选地,所述啮合端的外侧成型有沿靠近所述啮合齿的方向尺寸增加的阶梯台,
所述阶梯台形成所述挡台,所述外过渡面为连接两组所述阶梯台的V形面。
[0011]优选地,所述扳手头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穿孔的铆钉,所述拨齿套装在所述铆钉的外侧,所述拨齿可绕所述铆钉的中心线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套筒于所述棘齿的底部设置有环形轴肩,所述环形轴肩与所述装配孔沿向顶部的方向挡止装配,所述套筒于所述棘齿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装配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装配孔沿向底部的方向挡止装配。
[0013]优选地,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定位珠,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底弹性顶压装配、另一端与所述定位珠弹性顶压装配,所述定位珠与所述啮合端弹性顶压装配。
[0014]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用于手持操作的操作段和与所述扳手头部装配的装配段,所述操作段与所述装配段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操作段与所述装配段之间倾斜连接有连接段。
[0015]优选地,所述操作段还转动装配有摇杆,所述摇杆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套筒的转动中心线。
[001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向棘轮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套筒的顶端直接设置棘齿,套筒和棘齿为一体式结构,将套筒直接转动装配在扳手头部的装配孔内,不需要另外装配套筒,避免套筒丢失;拨齿转动装配在穿孔内,当拨齿转动到工作状态时,拨齿一侧的啮合端会穿过侧孔并暴露在扳手头部的外侧,当需要改变套筒的转动方向时,操作人员可以推动啮合端使拨齿在穿孔内转动,使另一个啮合端与棘齿啮合,拨齿为一体化结构,避免另外设置拨片与拨齿连接,不会出现拨片损坏的问题,延长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双向棘轮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双向棘轮扳手的主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双向棘轮扳手的剖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双向棘轮扳手的套筒与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的双向棘轮扳手的拨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的双向棘轮扳手的扳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手柄,11、安装孔,12、操作段,13、装配段,14、连接段,2、扳手头部,21、装配孔,22、穿孔,23、侧孔,3、套筒,31、棘齿,32、内孔,33、环形轴肩,34、环形槽,4、拨齿,41、啮合端,42、啮合齿,43、挡台,44、外过渡面,5、弹簧,6、定位珠,7、铆钉,8、卡簧,9、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棘轮扳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该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手柄1、扳手头部2、套筒3、拨齿4和弹簧5组件,手柄1与扳手头部2为一体式结构,扳手头部2布置在手柄1的一端,套筒3和拨齿4和均装配在扳手头部2,弹性组件装配在手柄1
内。
[0026]扳手头部2设置有装配孔21,装配孔21的轴向垂直于手柄1的长度方向,套筒3可周向转动地装配在装配孔21内,套筒3的转动中心线线即为装配孔21的中轴线。套筒3为空心结构,定义套筒3的顶端为与装配孔21装配的一端、底端为远离装配孔21的一端,套筒3的顶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棘齿31、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内孔32。
[0027]套筒3的外侧设置棘齿31后,棘齿31与套筒3为一体式设计,套筒3直接装配在扳手头部2而无需通过结构件另外装配,在收纳存放时套筒3与扳手头部2无需拆卸存放,不存在套筒3丢失的可能。内孔32用于套装螺钉,在本实施例中,内孔32为六角孔,以拆装螺钉。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拆卸结构件的需要,内孔32也可以为梅花孔、三棱孔或者方形孔。
[0028]扳手头部2还设置有穿孔22,穿孔22与装配孔21连通,穿孔22的位置与套筒3的棘齿31的位置平齐,以使穿孔22内的拨齿4与装配孔21内的棘齿31啮合。扳手头部2还开设有与穿孔22连通的侧孔23,侧孔23共有两个且设置在垂直于套筒3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的两侧,侧孔23用于装配拨齿4,同时也可以使拨齿4穿过暴露在扳手头部2外侧,供操作人员推动拨齿4转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扳手头部和套筒,所述扳手头部布置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扳手头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套筒可周向转动地装配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棘齿、底端内设置有用于套装螺钉的内孔;所述扳手头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装配孔连通的穿孔,所述扳手头部在垂直于所述套筒的转动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侧孔,所述穿孔内转动装配有拨齿,所述拨齿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套筒的转动中心线,所述拨齿的两侧均具有啮合端,所述啮合端设置有与所述棘齿啮合的啮合齿,所述拨齿在转动行程中具有任何一侧的所述啮合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棘齿啮合、另一侧的所述啮合端穿过所述侧孔并暴露在所述扳手头部外侧的工作状态;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向所述套筒的方向弹性顶压所述啮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啮合端均成型有挡台,所述挡台位于所述拨齿的转动中心线的两侧,所述拨齿在两组所述挡台之间具有与所述弹性组件顶压贴合的外过渡面,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挡台弹性顶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端的外侧成型有沿靠近所述啮合齿的方向尺寸增加的阶梯台,所述阶梯台形成所述挡台,所述外过渡面为连接两组所述阶梯台的V形面。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安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