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6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把手、固定座和棘轮,棘轮转动安装在固定座内;棘轮具有第二操作通孔,固定座与第二操作通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一操作通孔;把手的内部设有导向孔,固定座内部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棘轮安装孔和导向孔;还包括顶掣杆,顶掣杆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部和棘爪;导向部滑动设置在导向孔内且不能相对导向孔旋转,导向部背离棘爪的一端与导向孔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棘爪滑动设置在连通孔内并与棘轮啮合;螺纹紧固件与棘轮卡合后,在弹性件和顶掣杆的共同作用下,棘轮只能与把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把手反向转动时,棘爪相对棘轮转动。扳手可以应用在小空间安装环境中,减少了劳动者的劳动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轮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扳手
,尤其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棘轮扳手,例如公开号为CN101085512、CN101288948B、CN1144656C等专利文件所公开的棘轮扳手,扳手头部结构复杂,故尺寸比较大,扳手头部外轮廓尺寸一般都大于15mm。对于螺钉离侧壁距离小于7.5mm的螺钉上卸过程,传统的棘轮扳手由于其头部尺寸限制无法使用,只能用常规的L型内六方扳手来操作。操作时,通过多次的拔插内六方扳手来进行上卸操作,多次对准六方口和多次拔插拉低了实际操作的效率,极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棘轮扳手,适于狭小空间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把手、固定座和棘轮,把手和固定座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座设有棘轮安装孔,棘轮转动安装在棘轮安装孔内;棘轮具有第二操作通孔,固定座与第二操作通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一操作通孔,以供螺纹紧固件伸入第二操作通孔内;所述把手的内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固定座内部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棘轮安装孔和导向孔;
[0005]还包括顶掣杆,所述顶掣杆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部和棘爪;所述导向部滑动设置在导向孔内且不能相对导向孔旋转,导向部背离棘爪的一端与导向孔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棘爪滑动设置在连通孔内并与棘轮啮合;
[0006]螺纹紧固件与棘轮卡合后,在弹性件和顶掣杆的共同作用下,棘轮只能与把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把手反向转动时,棘爪相对棘轮转动。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为圆柱状;把手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在组装把手和固定座时定位。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部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顶掣杆的轴向延伸;把手上设有限位螺钉,限位螺钉的内端伸入导向槽内,导向槽与限位螺钉间隙配合,允许导向部沿着导向槽滑动而不能转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孔的侧壁上加工有螺钉孔和丝堵孔,螺钉孔和丝堵孔同轴设置;限位螺钉与螺钉孔螺纹连接,丝堵孔内螺纹连接有丝堵。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内部还设有工艺孔和连接孔,工艺孔和连接孔分别在把手的两个端面上开口;工艺孔、导向孔和连接孔依次连通,连接孔用于实现固定座与把手的连接。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连接部、转接部和棘轮安装部;转接部位于固定连接部和棘轮安装部之间,衔接固定连接部和棘轮安装部;所述固定连接部为圆
柱形,外侧壁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孔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固定连接部与连接孔螺纹旋合。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棘轮安装孔位于棘轮安装部内,且在棘轮安装部的一个侧面上开口,该开口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三操作通孔;第三操作通孔与第一操作通孔同轴设置。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转接输出杆,所述转接输出杆与第二操作通孔配合,实现转接输出杆与棘轮同步旋转。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棘轮的外侧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6个轮齿。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外轮廓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9.5mm。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棘轮扳手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顶掣杆与棘轮配合,允许把手反向转动;顶掣杆和弹簧位于把手内部,减小了固定座的尺寸,即扳手头部尺寸可以做的很小,例如小于或等于9.5mm,使得扳手可以应用在小空间安装环境中,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劳动者的劳动量,节约了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把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固定座的第一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固定座的第二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顶掣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顶掣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顶掣杆与棘轮的啮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
把手;11

第一定位部;12

导向孔;13

连接孔;14

工艺孔;15

丝堵孔;16

螺钉孔;
[0032]2‑
弹性件;
[0033]3‑
顶掣杆;31

导向部;32

导向槽;33

棘爪;34

作用面;35

滑动面;
[0034]4‑
限位螺钉;
[0035]5‑
固定座;51

第二定位部;52

固定连接部;53

转接部;54

连通孔;55

棘轮安装孔;56

棘轮安装部;57

第一操作通孔;
[0036]6‑
棘轮;61

第二操作通孔;62

轮齿;63

受力面;64

滑动引导面;
[0037]7‑
盖板;71

第三操作通孔;
[0038]8‑
转接输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一种棘轮扳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把手1、固定座5、棘轮6和顶掣杆3,其中把手1和固定座5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棘轮6安装在固定座5内,顶掣杆3滑动设置在把手1和固定座5内,顶掣杆3一端设有弹性件2,在弹性件2和顶掣杆3的共同作用下,棘轮6只能与把手1、固定座5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反向则棘轮6不随把手1、固定座5旋转。
[0040]具体的,把手1外形可根据需要设计,以方便握持、操作为依据;如图2和图3所示,把手1优选圆柱状,外轮廓尺寸小,适应狭小空间作业,且方便握持。把手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1,第一定位部11可以是向把手1外部凸出的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把手(1)、固定座(5)和棘轮(6),把手(1)和固定座(5)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座(5)设有棘轮安装孔(55),棘轮(6)转动安装在棘轮安装孔(55)内;棘轮(6)具有第二操作通孔(61),固定座(5)与第二操作通孔(61)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一操作通孔(57),以供螺纹紧固件伸入第二操作通孔(6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内部设有导向孔(12),所述固定座(5)内部设有连通孔(54),所述连通孔(54)连通棘轮安装孔(55)和导向孔(12);还包括顶掣杆(3),所述顶掣杆(3)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部(31)和棘爪(33);所述导向部(31)滑动设置在导向孔(12)内且不能相对导向孔(12)旋转,导向部(31)背离棘爪(33)的一端与导向孔(12)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2);所述棘爪(33)滑动设置在连通孔(54)内并与棘轮(6)啮合;螺纹紧固件与棘轮(6)卡合后,在弹性件(2)和顶掣杆(3)的共同作用下,棘轮(6)只能与把手(1)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把手(1)反向转动时,棘爪(33)相对棘轮(6)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为圆柱状;把手(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1),固定座(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51),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51)配合,在组装把手(1)和固定座(5)时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1)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32),导向槽(32)沿顶掣杆(3)的轴向延伸;把手(1)上设有限位螺钉(4),限位螺钉(4)的内端伸入导向槽(32)内,导向槽(32)与限位螺钉(4)间隙配合,允许导向部(31)沿着导向槽(32)滑动而不能转动。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一李静薛亭亭张孝堂王秀娟王锐黄家举李德钦韩志强董俊新程汉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思达特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