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65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LED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和稳压供电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LED灯;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抗干扰单元和降压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所述降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LED驱动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的控制电路,包括抗干扰单元和降压单元,可提高控制电路的感应稳定性和电路的转换效率,避免LED灯出现闪灯问题。避免LED灯出现闪灯问题。避免LED灯出现闪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微波雷达感应灯是一种通过雷达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点亮的一种新型智能照明产品,当人进入微波雷达感应灯的探测范围时,微波探测器工作点亮LED灯;与红外感应灯相比,微波雷达感应灯的感应距离更远,检测范围更广,可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且根据功率不同,可穿透不同厚度的墙壁,受环境影响小;因此,微波感应雷达灯在目前的市场中具有较为良好的运用前景。
[0003]现有的LED灯的控制电路,直接把微波模块与线性恒流驱动芯片的引脚连接,由于接线太长和外部干扰等原因,线性恒流驱动芯片的与微波模块连接的引脚容易出现误动作,引起闪灯。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抗干扰单元,提高了感应稳定性,降低了引脚CTRL出现误动作的概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LED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和稳压供电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LED灯;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抗干扰单元和降压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LED灯,降压单元的另一端与LED驱动电路连接。
[0008]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0009]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1和引脚D2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LED灯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LED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LED的阴极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10]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S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ROVP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HV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
[0011]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保险管F1、励磁线圈LF1、整流器BD1、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保险管F1的一端与火线连接,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励磁线圈LF1的输入端连接,励磁线圈LF1的输出端分别与整流器BD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整流器BD1的引脚3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整流器BD1的引脚4、第一电感L1的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容L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一端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0012]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稳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三电感L3、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D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FB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微波感应电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VCC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GND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0013]所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中,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P1,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VCC与稳压供电电路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OUT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微波雷达感应器P1的引脚GND接地。
[0014]本技术还相应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印刷有上述的LED灯的控制电路。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1)LED驱动电路包括抗干扰单元,可吸收由于接线过长所引起的电路干扰,避免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出现误动作,提高感应的稳定性;
[0018](2)LED驱动电路包括降压单元,当电网电压很高时,降压单元可减轻第一控制芯片U1的功率负担,提高第一控制芯片U1的转换效率,降低其发热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LED灯的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LED灯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降压单元、2

抗干扰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LED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和稳压供电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L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LED驱动电路、微波感应电路和稳压供电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电压,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LED灯;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抗干扰单元和降压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一端以及微波感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抗干扰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LED灯,降压单元的另一端与LED驱动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D1和引脚D2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LED灯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LED灯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LED的阴极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S连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ROVP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HV与整流电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CTRL与微波感应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美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杰之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