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合麻醉药是指联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达到镇静、镇痛的麻醉状态,有利于手术的操作,还可以使每种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副作用,可以提高麻醉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多种药物的混合使用,进而达到完成手术中和术后镇痛以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各种全麻药,单独应用都不够理想,克服不足,所以就采取一些联合用药,或者是辅助其他药。
[0003]但是,在人工混合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投入劳动力,并在混合过程中,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发生额外的附带伤害,在使用机械装置混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劳动力的解放,但是由于机械自身的特性或药品的密度不同,可能发生混合药品的不均,影响混合药物的药性,减低药物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通过多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药液混合搅动装置(1)、药液均匀混合辅助装置(2)和连接结构构件(3),所述多种药液混合搅动装置(1)设于药液均匀混合辅助装置(2)的内部,所述连接结构构件(3)设于多种药液混合搅动装置(1)、药液均匀混合辅助装置(2)上,所述多种药液混合搅动装置(1)包括多扇叶驱动装置(4)、多扇叶旋转搅动装置(5)和搅动腔结构构件(6),所述多扇叶驱动装置(4)与多扇叶旋转搅动装置(5)相连接,所述多扇叶驱动装置(4)和多扇叶旋转搅动装置(5)设于搅动腔结构构件(6)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扇叶驱动装置(4)包括抽动杆(13)和杆件驱动构件(14),所述抽动杆(13)与杆件驱动构件(14)穿插布置,所述抽动杆(13)包括滑动杆件(23)、螺旋状凸起纹路(24)、端部电极(25)和复位弹簧(56),所述螺旋状凸起纹路(24)呈阵列状均匀分布在滑动杆件(23)的外壁,所述端部电极(25)设于滑动杆件(23)的下端端部,所述杆件驱动构件(14)包括驱动齿轮(26)、旋转操纵环(27)和螺旋状凹槽一(28),所述驱动齿轮(26)为位置固定构件,所述驱动齿轮(26)与旋转操纵环(27)相连接,所述螺旋状凹槽一(28)设于旋转操纵环(27)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杆件(23)穿插在旋转操纵环(27)内,所述螺旋状凸起纹路(24)与螺旋状凹槽一(28)卡合,所述复位弹簧(56)的下端端部与滑动杆件(23)的上端端部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扇叶旋转搅动装置(5)包括旋转环(15)、固接轴承(16)、固接扇叶(17)和旋转连接构件(18),所述旋转环(15)的下端端部与固接轴承(16)的外壁固接,所述固接扇叶(17)呈阵列转固接设于旋转环(15)的外壁上,所述旋转连接构件(18)设于旋转环(15)的内部,所述旋转连接构件(18)包括固接异形轮齿(29)和卡合块(30),所述卡合块(30)与固接异形轮齿(29)相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30)包括卡合环(31)、螺旋状凹槽二(32)、底部重力块(33)和异形卡合齿(34),所述螺旋状凹槽二(32)设于卡合环(31)的内壁上,所述底部重力块(33)固接设于卡合环(31)的底部,所述异形卡合齿(34)固接设于卡合环(31)的外壁上,所述卡合环(31)内的螺旋状凹槽二(32)与滑动杆件(23)的螺旋状凸起纹路(24)相卡合,所述异形卡合齿(34)呈弧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腔结构构件(6)包括搅动腔腔壁(19)、搅动腔底板(20)、搅动腔出液孔洞(21)和旋转支撑底座(22),所述搅动腔底板(20)设于搅动腔腔壁(19)的下端端部,所述搅动腔出液孔洞(21)设于搅动底板的中间位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