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15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包括一个中空的针筒,针筒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针头连接管,针筒的内腔通过针头连接管与外部连通,针筒内设置有第一芯塞和第二芯塞,第一芯塞设置在第二芯塞的下方,第二芯塞的上侧设置有一个芯杆,第一芯塞和第二芯塞分别和针筒的内壁构成沿其轴向的滑动副,针筒的侧壁上沿针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辅助体,辅助体向外凸起,辅助体的内腔与针筒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次性完成药剂的混合和注射,减少了穿刺的次数,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药物的混合过程在针筒内进行,减少了药物被外界污染的可能。的可能。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前需要装配好。其中:
[0003]如果是能够直接注射的药剂,则需要将一次性注射器插入药剂瓶吸入药剂后使用;
[0004]如果是需要注射前混合的药剂:如果两者均为液体,则通常先插入试剂瓶抽取一定量稀释剂(例如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水)之后再插入药剂瓶将药剂抽入,在注射器中震荡摇匀后使用;如果药剂为固体,则通常先插入试剂瓶抽取一定量稀释剂后插入固体药剂药瓶并将稀释剂注入其中,震荡摇匀溶解后再抽入注射器后使用。
[0005]上述方案中均不可避免地需要将注射器从药剂瓶或试剂瓶等容器中反复插拔,容易造成污染。且整个配液过程繁琐,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被刺伤的风险,而且重复的穿刺操作过程增加了药液被污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所述的这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药剂进行注射有较高的刺伤风险和药物污染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包括一个中空的针筒,所述的针筒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针头连接管,所述的针筒的内腔通过所述的针头连接管与外部连通,所述的针筒内设置有第一芯塞和第二芯塞,所述的第一芯塞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芯塞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芯塞的上侧设置有一个芯杆,所述的第一芯塞和所述的第二芯塞分别和所述的针筒的内壁构成沿其轴向的滑动副,所述的针筒的侧壁上沿所述的针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辅助体,所述的辅助体向外凸起,所述的辅助体的内腔与所述的针筒的内腔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针筒的顶部沿径向向外延伸,构成两个支撑翼,两个所述的支撑翼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体和所述的针筒之间设置有隔断体,所述的隔断体使所述的辅助体的内腔形成一个旁路通道,所述的旁路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的针筒的内腔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针筒的底部设置有一组所述的下螺旋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芯塞的下侧设置有另一组所述的上螺旋叶。
[0012]工作原理:通过在针筒内增加一个芯塞,将针筒内的空间分割成两个腔室,再在两个腔室内放入对应的药剂,等到需要时,推动芯杆,室处于上层腔室的药剂借由辅助体进入下层腔室,实现混合,混合完即可进行注射,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一次性完成药剂的混合和注射,减少了穿刺的次数,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药物的混合过程在针筒内进行,减少了药物被外界污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的AA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前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中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后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个螺旋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螺旋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个螺旋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包括一个中空的针筒1,针筒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针头连接管2,针筒1的内腔通过针头连接管2与外部连通,针筒1内设置有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第一芯塞3设置在第二芯塞4的下方,第二芯塞4的上侧设置有一个芯杆5,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分别和针筒1的内壁构成沿其轴向的滑动副,针筒1的侧壁上沿针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辅助体6,辅助体6向外凸起,辅助体6的内腔与针筒1的内腔连通。
[0023]进一步的,针筒1的顶部沿径向向外延伸,构成两个支撑翼7,两个支撑翼7对称设置。
[0024]进一步的,辅助体6和针筒1之间设置有隔断体,隔断体使辅助体6的内腔形成一个旁路通道,旁路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针筒1的内腔连通。
[0025]进一步的,针筒1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下螺旋叶81。
[0026]进一步的,第一芯塞3的下侧设置有另一组上螺旋叶82。
[0027]具体的,螺旋叶81、82用于辅助搅动药剂,促进固体药剂和液体药剂的混合。
[0028]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0029]在本产品内预置相应的药品和注射液,并消毒密封保存,需要时拆封后即可使用,以甲强龙预置注射器为例,
[0030]如图3所示,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将针筒1的内腔分割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之间为第一空腔,第一芯塞3和针筒1底部之间为第二空腔,将第一液体试剂100(稀释液即苯甲醇9mg及注射用水)预先置于第一空腔中。第二芯塞4预设于在辅助体6的上端的上侧,在第二空腔内放入固体药剂200(40mg甲强龙亦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辅料)。
[0031]推动芯杆5使第二芯塞4向下移动,此时由于液压及空气压力使第一芯塞3同步向下移动,直到第一芯塞3整体通过辅助体6的上端时,第一空腔内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辅助体6的内腔从第一空腔流入到第二空腔中,液体100与固体200混合形成溶液300(参
见图4)。第二芯塞4继续向下移动但第一芯塞3基本上保持不动,第一空腔持续减小,直到无法减小即第二芯塞4触碰到第一芯塞3后,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继续同时向下移动并推动混合后的溶液300从针头连接管2流出(参见图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药剂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空的针筒(1),所述的针筒(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针头连接管(2),所述的针筒(1)的内腔通过所述的针头连接管(2)与外部连通,所述的针筒(1)内设置有第一芯塞(3)和第二芯塞(4),所述的第一芯塞(3)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芯塞(4)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芯塞(4)的上侧设置有一个芯杆(5),所述的第一芯塞(3)和所述的第二芯塞(4)分别和所述的针筒(1)的内壁构成沿其轴向的滑动副,所述的针筒(1)的侧壁上沿所述的针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辅助体(6),所述的辅助体(6)向外凸起,所述的辅助体(6)的内腔与所述的针筒(1)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