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电池组连接结构及电池组串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01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组连接结构及电池组串接。电池组连接结构用于轻型电动载具,包含结构上相互匹配的二机电连接结构。于一例中,其中一个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或滑块及接地接点,另一个包含二导柱或滑块导槽及接地接点。于机电连接结构相互连接时,导柱或滑块对应地滑动设置于导柱或滑块导槽中,接地接点先于其他电性接点而相互接触。于另一例中,机电连接结构分别设置于电池组的两端,使得两个电池组可经由对应的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衔接而串接。于另一例中,机电连接结构分别设置于电池组及电池组固定座,电池组可经由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连接至电池组固定座。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连接至电池组固定座。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连接至电池组固定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电池组连接结构及电池组串接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池组,尤指一种电池组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轻型电动载具通常使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为使电力补充方便,电池组以可卸式的方式安装至载具上,电池组与载具间以电连接器连接。一般而言,电池组的电连接器通常仅设置于一端,并经由此电连接器插入载具上的插座以完成电连接。载具上通常也仅设置单一插座,若欲扩充电池容量,原则上则需透过替换电池组而实现。此外,仅具单一连接器的电池组原则上无法简单实现结构上的串接。因此,仅具单一连接器的电池组可应用的情境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组连接结构及电池组串接,电池组前后两端部设置有结构上匹配的机电连接结构,可增加电池组的应用情境。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组用于轻型电动载具,该电池组包含装置壳体、电池、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及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该装置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及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电池容置于该装置壳体中。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端部,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部,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在结构上匹配。
[0005]较佳的,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导柱具有导引部及连接至该导引部一端的头部,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
[0006]较佳的,该第一接地接点位于该二导柱的连线的中点,导柱导槽沿圆弧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位于该圆弧的圆心。
[0007]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入口部及封闭端。
[0008]较佳的,该入口部的宽度大于该导柱的头部的外径。
[0009]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凸部,位于该封闭端,该导柱导槽于该凸部处的宽度小于该导柱的导引部的外径。
[0010]较佳的,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连接结构,其对接的机电连接结构于连接的过程中,机电连接结构上的接地接点会先于其他电性接点而相互接触。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连接结构用于轻型电动载具,该电池组连接结构包含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及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第一结构框架及设置于该第一结构框架上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第二结构框架及设置于该第二结构框架上的第二机械连接结构、第二接地接点及
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滑动连接,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接触且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接触,以使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衔接。又,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的衔接过程中,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的接触先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的接触。
[0013]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导槽,该第一接地接点位于该二导柱的连线的中点,导柱导槽沿圆弧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位于该圆弧的圆心,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藉由该二导柱对应地可滑动设置于该二导柱导槽中而滑动连接。
[0014]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入口部及封闭端,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的衔接过程中,导柱自该入口部进入该导柱导槽并停止于该封闭端。
[0015]较佳的,该入口部的宽度大于该导柱的头部的外径。
[0016]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凸部,该凸部位于该封闭端,该导柱导槽于该凸部处的宽度小于该导柱的导引部的外径,该凸部结构拘束该导柱于该封闭端。
[0017]较佳的,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该第一接地接点及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位于该二滑块之间,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导槽,该二滑块导槽平行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及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位于该二滑块导槽之间,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藉由该二滑块对应地可滑动设置于该二滑块导槽中而滑动连接。
[0018]较佳的,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电池组及电池组固定座其中之一,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电池组及该电池组固定座其中之另一,该电池组固定座固定于该轻型电动载具上。
[0019]较佳的,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及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对应设置于二电池组。
[0020]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串接,其利用结构上相匹配的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连接两个电池组,以实现电池组的串接。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串接用于轻型电动载具,该电池组串接包含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该第一电池组具有第一端部、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设置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及设置于该第二端部的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该第二电池组具有第三端部、相对于该第三端部的第四端部、设置于该第三端部的第三机电连接结构及设置于该第四端部的第四机电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三机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同,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四机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同,该第一电池组及该第二电池组透过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三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衔接而串接。藉此,第一、第三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第四机电连接结构于结构上相匹配,具有相同机电连接结构配置的多个电池组能轻松地经由衔接结构上相匹配的机电连接结构而串接。
[0022]该第三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导柱具有导引部及连接至该导引部一端的头部,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其中该二导柱对应地可滑动设置于该二导柱导槽中,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接触,且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接触,以使该第三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衔接。
[0023]较佳的,该第一接地接点位于该二导柱的连线的中点,导柱导槽沿圆弧延伸,该第
二接地接点位于该圆弧的圆心。
[0024]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入口部及封闭端,导柱自该入口部进入该导柱导槽并停止于该封闭端。
[0025]较佳的,该入口部的宽度大于该导柱的头部的外径。
[0026]较佳的,该导柱导槽具有凸部,位于该封闭端,该导柱导槽于该凸部处的宽度小于该导柱的导引部外径,该凸部结构拘束该导柱于该封闭端。
[0027]较佳的,该第三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第一电性接点,该第一接地接点及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位于该二滑块之间,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该二滑块导槽平行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及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位于该二滑块导槽之间,其中该二滑块对应地可滑动设置于该二滑块导槽中,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接触,且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用于轻型电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包含:装置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及相对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电池,容置于该装置壳体中;第一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以及第二机电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于结构上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导柱具有导引部及连接至该导引部一端的头部,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接点位于该二导柱的连线的中点,导柱导槽沿圆弧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位于该圆弧的圆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导柱导槽具有入口部及封闭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部的宽度大于该导柱的头部的外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导柱导槽具有凸部,位于该封闭端,该导柱导槽于该凸部处的宽度小于该导柱的导引部的外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导槽、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8.一种电池组连接结构,用于轻型电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连接结构包含:第一机电连接结构,包含第一结构框架及设置于该第一结构框架上的第一机械连接结构、第一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以及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包含第二结构框架及设置于该第二结构框架上的第二机械连接结构、第二接地接点及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其中,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滑动连接,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接触且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接触,以使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可卸离地衔接;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的衔接过程中,该第一接地接点与该第二接地接点的接触先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性接点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性接点的接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导柱导槽,该第一接地接点位于该二导柱的连线的中点,导柱导槽沿圆弧延伸,该第二接地接点位于该圆弧的圆心,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械连接结构藉由该二导柱对应地可滑动设置于该二导柱导槽中而滑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柱导槽具有入口部及封闭端,于该第一机电连接结构与该第二机电连接结构的衔接过程中,导柱自该入口部进入该导柱导槽并停止于该封闭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入口部的宽度大于该导柱的头部的外径。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柱导槽具有凸部,该凸部
位于该封闭端,该导柱导槽于该凸部处的宽度小于该导柱的导引部的外径,该凸部结构拘束该导柱于该封闭端。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械连接结构包含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