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00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12),其能引导使用者对把持部把持,以使在使用者拿起电池时电池的姿态成为规定的姿态。电池的外形呈大致长方体,且电池具有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各第1表面(S1)和第2表面(S2)大致正交的第3表面(S3)、第4表面(S4)、第5表面(S5)和第6表面(S6),把手(13)具有在靠近第3表面侧从第5表面侧到第6表面侧延伸设置的第1部分(13a)和从第3表面侧向第4表面侧延伸设置的第2部分(13b)。第4表面侧延伸设置的第2部分(13b)。第4表面侧延伸设置的第2部分(1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由使用者(user)把持的把持部的电池(battery)。

技术介绍

[0002]在国际公开第2018/235204号中公开了一种电池组(battery unit)。该电池组的外形形成为大致长方体。该电池组在上表面具有把持部。该电池组被收容于电动车辆的收容槽。该电池组被用于电动车辆的动力源。另外,该电池组被收容于充电站的收容槽。该电池组通过充电站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国际公开第2018/235204号中所公开的电池组在主体部的底面设置有连接端子。在电池组被收容于收容槽的状态下,连接端子与收容槽上所设置的端子连接。电池组的连接端子被设置于从底面的中央偏移的位置。因此,需要电池组以规定的姿态收容于收容槽。但是,国际公开第2018/235204号所公开的电池组存在以与规定的姿态不同的姿态收容于收容槽这一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是一种外形呈大致长方体的电池,其具有第1表面、第2表面、第3表面、第4表面、第5表面、第6表面和把持部,其中,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是指电池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各侧面;所述第3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所述第4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3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5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所述第2表面、所述第3表面及所述第4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所述第6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5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把持部被设置于所述第1表面,所述把持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其中,所述第1部分位于所述第3表面与所述第4表面之间且在比所述第4表面靠近所述第3表面的位置沿从所述第5表面到所述第6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部分在从所述第5表面到所述第6表面的方向上的中间部沿从所述第3表面到所述第4表面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1部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1部分的中间部与所述第1表面分离,并且所述第1部分的两端部与所述第1表面连接,所述第2部分具有所述第2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即第1端部及第2端部、和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部分即中间部,所述第2部分的第1端部与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中间部连接并且与所述第1表面分离,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1表面分离,所述第2部分的第2端部与所述第1表面直接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电池组以规定的姿态收容于收容槽。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电池交换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电池交换机的剖视图。
图3是槽(slot)的立体图。图4是槽的立体图。图5是槽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移动电池(mobile battery)被收容于槽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移动电池被收容于槽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移动电池被收容于槽的状态的图。图9是移动电池的立体图。图10是移动电池的立体图。图11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移动电池的图。图12是移动电池的透视图。图13是槽的剖视图。图14是锁定状态下的托盘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图15是锁定状态下的托盘锁定机构的剖面立体图。图16是解锁状态下的托盘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图17是解锁状态下的托盘锁定机构的剖面立体图。图18A和图18B是表示从Z轴方向正侧观察插入口、电池保持件、电池托盘和移动电池的形状的示意图。图19是托盘保持机构的立体图。图20是闸板的连结部附近的放大图。图21是槽的剖视图。图22是槽的主视图。图23是槽的主视图。图24是槽的剖视图。图25是电池锁定机构的放大立体图。图26是电池锁定机构的放大立体图。图27是槽的剖面主视图。图28是槽的主视图。图29是凸轮的主视图。图30是凸轮的立体图。图31是锁定件(latch)的主视图。图32是锁定件的立体图。图33是槽的止挡件锁定部及其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34是槽的止挡件锁定部的放大立体图。图35是表示凸轮与锁定件在转动方向上的动作、凸轮与锁定件在轴向上的动作以及电池锁定机构的动作的表。图36是表示凸轮与锁定件在转动方向上的动作、凸轮与锁定件在轴向上的动作以及电池锁定机构的动作的表。图37是表示凸轮与锁定件在转动方向上的动作以及凸轮与锁定件在轴向上的动作的表。
图38是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图39是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图40是连接器保持件(connector holder)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连接器单元的连接器与移动电池的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42是槽的剖视图。图43是电池储能器(battery energy storage)的外观示意图。图44是电池储能器的剖视图。图45是表示收容有移动电池的状态下的槽的立体图。图46是收容有移动电池的状态下的槽的剖视图。图47是槽的Y轴方向正侧的侧面的局部立体图。图48是电池锁定机构的放大立体图。图49是槽的剖面主视图。图50是槽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第1实施方式〕图1是电池交换机10外观示意图。电池交换机10在其内部收容移动电池12。电池交换机10进行移动电池12的充电。使用者将残余容量(SOC)减少了的移动电池12存放于电池交换机10。使用者从电池交换机10接收充电完成的另一移动电池12。电池交换机10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外部设备。移动电池12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池。
[0009]电池交换机10具有8个槽14。电池交换机10具有1个操作面板16。移动电池12被收容于槽14。当使用者将移动电池12收容于槽14并关闭门18时,电池交换机10开始移动电池12的充电。在槽14的上部设置有指示器(indicator)20。指示器20通过亮灯的颜色、闪烁等来显示被收容于槽14的移动电池12的充电状态。操作面板16是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装置。使用者通过对操作面板16进行操作,例如进行费用的支付等。
[0010]槽14在电池交换机10的前表面10a开口。电池交换机10的前表面10a相对于垂直方向(重力方向)倾斜。在使用者面向前表面10a站立的状态下,前表面10a的上部比下部相对于使用者位于更靠里侧。据此,当使用者将移动电池12插入于槽14时,使用者能采取前倾姿态。因此,易于将移动电池12插入于槽14。
[0011]图2是电池交换机10的剖视图。电池交换机10在槽14的上方具有控制装置22。控制装置22进行移动电池12的充电控制等。电池交换机10在槽14的下方具有实用空间(utility space)24。可以在实用空间24设置冷却装置等。冷却装置对电池交换机10的内部进行冷却。
[0012]图3和图4是槽14的立体图。图5是槽14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如下那样定义的X轴、Y轴和Z轴来进行说明。将移动电池12被插入于槽14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且将槽14在电池交换机10的前表面10a开口的一侧设为正。将与电池交换机1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且从在电池交换机10的前表面10a开口的一侧观察槽14时,将右侧设为正。将与Z轴及X轴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并将上侧设为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12),其外形呈大致长方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表面(S1)、第2表面(S2)、第3表面(S3)、第4表面(S4)、第5表面(S5)、第6表面(S6)和把持部(13),其中,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是指所述电池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各侧面;所述第3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所述第4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3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5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所述第2表面、所述第3表面和所述第4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所述第6表面是指与所述第1表面及所述第2表面大致正交的侧面,其位于与所述第5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把持部被设置于所述第1表面,所述把持部具有第1部分(13a)和第2部分(13b),其中,所述第1部分位于所述第3表面与所述第4表面之间且在比所述第4表面靠近所述第3表面的位置沿从所述第5表面到所述第6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部分在从所述第5表面到所述第6表面的方向上的中间部沿从所述第3表面到所述第4表面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1部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1部分的中间部与所述第1表面分离,并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沢大二郎伊藤庆一重水信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