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交互的数控刀具智能选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5692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数控刀具智能选配方法,适用于先进制造工艺智能化决策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刀具选配,同时通过刀具筛选、自动组装长度计算、刀具家族树展示、选刀进度提示等方法为刀具选配流程提供智能辅助,提高选刀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机械制造企业数控刀具选配组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刀具的辅助选择和组装软件环境,为工艺和生产环节的相关人员提供全面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先进制造工艺智能化决策领域。
技术介绍
数控刀具作为制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零件几何特征、尺寸公差、表面精度及加工成本等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数控刀具信息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周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加工制造需求日趋复杂,数控刀具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长,这无疑给机械加工人员合理选择刀具带来了困难,种类及数量繁多的数控刀具管理也成为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据统计,由于刀具的缺乏或不合适,16%的生产调度无法进行,30% -60%的刀具散落在生产现场,金工车间每年刀夹具、耗材和备件的预算高出主要设备的7-12倍。刀具的选择、配置及有效的管理已成为企业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研究和开发能够快速选择数控刀具、对组合刀具进行拼装规划的系统,以提高数控刀具准备速度并对数控刀具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艺人员和生产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加工对象、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方式,如何能高效地确定加工刀具,是件十分困难和繁重的工作,是企业中严重制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任务中,工艺人员必须迅速完成刀具准备工作。但是传统的手工选配刀具有着明显的不足。首先是效率低,其次手工选配刀具时主要是依据工艺人员的生产经验,随着工艺人员经验的不同,配出的刀具在可用性和成本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当熟练的工艺人员离去后,其宝贵的经验也随着被带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 用户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要求,从系统提示的铣、镗、钻、车四种基本类型中选择一种。根据选择的不同,系统将出现以下四种不同的工序类型选项 l.如果选择"铣",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平面铣削、方肩削、仿行铣削、型腔铣削、槽铣削、车铣削、螺纹铣削、切断铣削、高进给铣、插铣削、螺纹曲线铣、圆弧插补铣、破走铣削、余摆铣削; 2.如果选择"镗",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粗镗、内精镗、外精镗、大孔精镗、大孔粗镗、小孔精镗、背精镗、倒角镗、倒角环镗; 3.如果选择"钻",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钻削; 4.如果选择"车",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圆车、内螺纹、外圆车、外螺纹、断面。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 在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择一种工序类型,系统将提示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 第三步、选择刀头类型 在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选择刀头类型; 如果第一步中选择的是"镗",系统将提示可选刀夹类型;然后转到第四步; 如果第一步中选择的不是"镗",系统将提示可选刀片类型,直接转到第五止少; 第四步、选择刀夹类型 在第三步选择刀头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刀夹的材料、尺寸等参数选择刀夹类型,系统将提示相应的可选刀片类型; 第五步、选择刀片 在第三步或者第四步的基础上,针对选择的刀头类型,根据刀片的材料、槽型等相应参数选择刀片类型; 第六步、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五步选择刀片的基础上,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如果需要,转到第七步;否则,转到第八步; 第七步、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六步的基础上,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具体步骤如下 7.1根据加工需要,用户录入选择参数,包括加工长度、直径最大值、直径最小值; 7.2系统滤除不符合要求的类型,列出参数范围内的备选接长杆和变径杆目录; 7.3用户选择相应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类型和数量,形成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 7.4由系统判断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是否可行。如果系统判断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不可行,则回到7.3;如果可行,转到第八步; 第八步、选择刀柄 在第六步或第七步的基础上,如果没有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根据选择的刀头类型,系统直接显示对应的刀柄;如果选择了接长杆和变径杆,则用户根据机床接口、变径杆接口、接长杆接口选择刀柄。 第九步选择其他配件 在第八步的基础上,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选择刀具所需的其他特殊零件选择其他特殊零件。 第十步显示选配方案 在第九步的基础上,系统显示最终的选配方案及其库存信息。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机械制造企业数控刀具选配组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刀具的辅助选择和组装软件环境,为工艺和生产环节的相关人员提供全面支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论述。 现需要加工一个工件,该工件有一个内粗镗孔的加工工序,直径范围50-65mm,有效孔长25mm。 根据加工需求,经过下面一系列选刀步骤,选出满足加工任务的刀具。 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 用户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要求,选择基本加工类型为镗。系统提示的可以选择的工序类型包括内粗镗、内精镗、外精镗、大孔精镗、大孔粗镗、小孔精镗、背精镗、倒角镗、倒角环镗; 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 在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择内粗镗,系统提示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 第三步、选择刀头类型 在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从山高刀具家族树中选择粗镗刀头,A750型-粗镗头;系统提示相应的可选刀夹类型;然后转到第四步; 第四步、选择刀夹类型 由上一步选定的刀头筛选出适合该刀头的刀夹,选定刀夹型号为A75020CC0690 ; 第五步、选择刀片 在第四步的基础上,针对确认的刀头类型,选定刀片为,粗镗刀片CCMT060204-FlTp3000 ; 第六步、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五步选择刀片的基础上,判断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转到第七步; 第七步、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六步的基础上,,选定同径变径杆,型号M402220 ; 第八步、选择刀柄 在第七步的基础上,选定刀柄型号为EM34694011435 ; 第九步选择其他配件 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选择其它配件。第十步显示选配方案 在第九步的基础上,系统显示最终的选配方案及其库存信息。<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用户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要求,从系统提示的铣、镗、钻、车四种基本类型中选择一种;根据选择的不同,系统将出现以下四种不同的工序类型选项①如果选择“铣”,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平面铣削、方肩削、仿行铣削、型腔铣削、槽铣削、车铣削、螺纹铣削、切断铣削、高进给铣、插铣削、螺纹曲线铣、圆弧插补铣、破走铣削、余摆铣削;②如果选择“镗”,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粗镗、内精镗、外精镗、大孔精镗、大孔粗镗、小孔精镗、背精镗、倒角镗、倒角环镗;③如果选择“钻”,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钻削;④如果选择“车”,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圆车、内螺纹、外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人机交互的数控刀具智能选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    用户根据所要加工零件的要求,从系统提示的铣、镗、钻、车四种基本类型中选择一种;根据选择的不同,系统将出现以下四种不同的工序类型选项:①如果选择“铣”,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平面铣削、方肩削、仿行铣削、型腔铣削、槽铣削、车铣削、螺纹铣削、切断铣削、高进给铣、插铣削、螺纹曲线铣、圆弧插补铣、破走铣削、余摆铣削;    ②如果选择“镗”,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方案及其库存信息。粗镗、内精镗、外精镗、大孔精镗、大孔粗镗、小孔精镗、背精镗、倒角镗、倒角环镗;    ③如果选择“钻”,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钻削;    ④如果选择“车”,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项包括:内圆车、内螺纹、外圆车、外螺纹、断面;    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    在第一步选择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工序类型,选择一种工序类型,系统将提示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    第三步、选择刀头类型    在第二步选择工序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提示的相应的可选刀头类型,选择刀头类型;如果第一步中选择的是“镗”,系统将提示可选刀夹类型;然后转到第四步;如果第一步中选择的不是“镗”,系统将提示可选刀片类型,直接转到第五步;    第四步、选择刀夹类型    在第三步选择刀头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刀夹的材料、尺寸等参数选择刀夹类型,系统将提示相应的可选刀片类型;    第五步、选择刀片    在第三步或者第四步的基础上,针对选择的刀头类型,根据刀片的材料、槽型等相应参数选择刀片类型;    第六步、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五步选择刀片的基础上,判断是否需要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如果需要,转到第七步;否则,转到第八步;    第七步、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    在第六步的基础上,选择接长杆和变径杆;具体步骤如下:    7.1根据加工需要,用户录入选择参数,包括加工长度、直径最大值、直径最小值;    7.2系统滤除不符合要求的类型,列出参数范围内的备选接长杆和变径杆目录;    7.3用户选择相应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类型和数量,形成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    7.4由系统判断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是否可行;如果系统判断接长杆和变径杆的组合连接方案不可行,则回到7.3;如果可行,转到第八步;    第八步、选择刀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妮缪文民王铁生王彤郑伟王小海居玉辉贾进李仲君李弘杨忠林吴志强王强鲁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