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65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试验装置包括圆筒形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受测主装药、中心管和传爆药,以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若干破片;圆筒形壳体由圆筒形薄壁外壳以及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下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受测主装药为圆柱形药柱,其上端面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中心孔洞;所述中心管为下端带有底板的薄壁管体;所述传爆药为圆柱形药柱且装入所述中心管底部,当所述中心管插入到所述中心孔洞中时,所述传爆药与主装药的中心轴线共轴;所述破片设置在外壳的外壁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能够真实精确地评估非理想炸药破片加速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炸药选型评价。适合多种炸药选型评价。适合多种炸药选型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炸药爆轰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杀爆战斗部主要由壳体、装药、破片、引信和传爆序列等组成,主要利用破片动能贯穿目标,对目标实施毁伤,具有杀伤面积大等显著优点。
[0003]近年来,随着炸药技术不断发展,含铝类非理想炸药被广泛应用,破片驱动能力显著提升。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非理想炸药的能量释放规律差异较大,即便炸药密度和格尼系数相近,在作用于相同战斗部结构时,破片速度也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即非理想炸药对破片的加速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格尼系数,还与炸药的释能特性、战斗部壳体材料及结构等紧密相关。因此,现有通过标准圆筒试验测得格尼系数或最大格尼能来表征破片驱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已无法适应此类炸药的爆轰性能评价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以在精确评估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前提下,降低经济和安全成本。
[0005]本技术的第1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包括圆筒形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受测主装药、中心管和传爆药,以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若干破片;圆筒形壳体由圆筒形薄壁外壳以及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下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受测主装药为圆柱形药柱,其上端面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中心孔洞;所述中心管为下端带有底板的薄壁管体;所述传爆药为圆柱形药柱且装入所述中心管底部,当所述中心管插入到所述中心孔洞中时,所述传爆药与主装药的中心轴线共轴;所述破片设置在外壳的外壁面上。
[0006]在另外的示例中,单个破片为钨合金方形破片,采用单层排布的方式粘贴于外壳的外壁面上。
[0007]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中心通孔、所述中心孔洞以及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线共轴。
[0008]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0009]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中心管的长度为所述外壳高度的1/2。
[0010]本技术的第2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系统,包括根据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靶板及高速摄像机;其中,所述靶板包括以不同距离布置在试验装置外围的第一靶板和第二靶板,所述高速摄像机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靶板设置的第一高速摄像机和对应所述第二靶板设置的第二高速摄像机,所述第一高速摄像机用于获取破片撞击所述第一靶板的图像数据,所述第二高速摄像机用于获取破片撞击所述第二靶板的图像数据。
[0011]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靶板包括钢板以及粘贴在钢板上的多张断通测速靶,钢板
和测速靶面向爆心放置。
[0012]在另外的示例中,还包括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测速靶通过测试电缆连接,用于接收测速靶的破片到达信号,并发送给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触发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发装置产生的零时信号。
[0013]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触发装置为缠绕在试验装置外壳外表面的触发线,主装药爆轰驱动试验装置壳体开始膨胀运动时,向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及所述高速摄像机提供零时信号。
[0014]在另外的示例中,所述高速摄像机安放在钢掩体内,镜头通过防弹玻璃进行防护。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试验装置及试验系统能够真实精确地评估非理想炸药破片加速能力,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多种炸药选型评价。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试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上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下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中心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试验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试验装置包括圆筒形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受测主装药6、中心管2和传爆药4,以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若干破片5。
[0026]参照图1,并结合图2、图3、图4、图5所示,圆筒形壳体由圆筒形外壳3以及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壳3上下两端的上端盖1和下端盖7组成。例如,外壳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带有第一安装孔的凸缘结构,上下端盖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将上下端盖固定连接在外壳3两端。
[0027]外壳3为薄壁筒体,例如厚度约为2mm~3mm。外壳3的长度L为外壳直径的1.5至2倍。例如壳体直径150mm~200mm。
[0028]上端盖1和下端盖7均为圆盘结构,例如厚度均为10mm。
[0029]外壳、上下端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例如采用LY12铝合金制成。
[0030]上端盖设有中心通孔。在一些示例中,该中心通孔的内径与中心管2的外径大致相同,使得中心管2刚好能够自由地穿过该中心通孔。
[0031]受测主装药6为圆柱形药柱,其上端面与所述上端盖1的内表面接触,并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中心孔洞,例如圆柱形中心孔洞,用于容置所述中心管2和传爆药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中心孔洞的内径与中心管2的外径大致相同,使得中心管2刚好能够自由地插入该中心孔洞,且外表面与中心孔洞的内壁面贴合。
[0032]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调节所述中心孔洞的大小来控制主装药质量。
[0033]药柱下端面与所述下端盖7的内表面接触。
[0034]所述破片5设置在外壳3的外壁面上。例如,单个破片为5.6mm
×
5.6mm
×
5.6mm的钨合金方形破片,采用单层排布的方式粘贴于外壳3的外壁面上。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所述中心通孔、所述中心孔洞以及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线共轴。
[0036]所述中心管2为上端具有凸缘、下端带有底板的薄壁管体,长度约为外壳高度的1/2。所述传爆药4为圆柱形药柱且装入所述中心管的底部,当所述中心管2插入到所述中心孔洞中时,所述传爆药与主装药的中心轴线共轴。
[0037]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受测主装药、中心管和传爆药,以及设置在壳体外部的若干破片;圆筒形壳体由圆筒形薄壁外壳以及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下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受测主装药为圆柱形药柱,其上端面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中心孔洞;所述中心管为下端带有底板的薄壁管体;所述传爆药为圆柱形药柱且装入所述中心管底部,当所述中心管插入到所述中心孔洞中时,所述传爆药与主装药的中心轴线共轴;所述破片设置在外壳的外壁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破片为钨合金方形破片,采用单层排布的方式粘贴于外壳的外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所述中心孔洞以及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线共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长度为所述外壳高度的1/2。6.一种用于测试炸药破片驱动能力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武贺元吉陈华单伟徐明利江增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零一部队二四分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