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55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围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包括围堰本体,围堰本体为中空结构;筒型基础,设有至少两个,筒型基础包含筒体和位于筒体顶端的筒盖,筒型基础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与筒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抽水管适于与排注水系统连接,抽水管设置有开关阀;各个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筒型基础吸附于海床,为围堰本体提供抗拔力和抗倾覆力矩,围堰本体插入后不易晃动,密封效果出色,一体式的围堰可整体下沉,不同筒型基础通过排水量调整,还能避免围堰本体倾斜,提高了围堰本体内部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安装围堰施工耗时短,步骤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


[0001]本技术涉及围堰
,具体涉及一种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

技术介绍

[0002]围堰是用在指在桥梁工程、水利工程及近海工程中施工过程中,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钢板桩围堰是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钢板桩是带有锁口的一种型钢,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
[0003]钢板桩围堰由若干钢板桩组拼围成,组拼时需要在锁口内涂抹防水混合物,保证相邻钢板桩密封连接,施工时,在垂直导向设备导向下,一般先将全部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插打至稳定深度,然后依次将钢板桩打入至设计深度,以形成稳定的密闭空间,在插打过程中,还需随时检查其平面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发现倾斜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插,施工步骤繁琐,耗时长,完工后,围堰依赖大型起重设备将钢板桩拔出,难以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围堰安装步骤繁琐、耗时长且调平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的一种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
[0005]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包括:
[0006]围堰本体,所述围堰本体为中空结构;
[0007]筒型基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筒型基础包含筒体和位于所述筒体顶端的筒盖,所述筒型基础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所述筒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抽水管适于与排注水系统连接,所述抽水管设置有开关阀;r/>[0008]各个所述筒型基础与所述围堰本体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围堰本体为圆筒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筒型基础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筒型基础绕所述围堰本体的外周均匀排布。
[0011]可选的,所述筒型基础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筒型基础绕所述围堰本体的外周均匀排布。
[0012]可选的,所述围堰本体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筒型基础的底部高度。
[0013]可选的,所述筒盖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围堰本体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筒型基础和/或所述筒型基础与所述围堰本体的支架。
[0015]可选的,所述围堰本体的周侧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所述围堰本体的外周。
[0016]可选的,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围堰本体与所述筒型基础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
加强筋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筒型基础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围堰本体上的设置高度不同,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筒型基础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筒型基础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围堰本体为中空结构,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连接,筒型基础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顶端的筒盖,筒型基础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与筒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安装时,在目标地点下放围堰本体,并使筒型基础的底端与海床面接触,排注水系统经由抽水管将筒型基础内部的积水抽出,使筒型基础在内外压差作用下下沉,并带动围堰本体插入海床,围堰本体就位后关闭排水管阀门,使筒型基础吸附于海床,为围堰本体提供抗拔力和抗倾覆力矩,筒型基础配合围堰本体安装,保证了围堰本体插入深度,围堰本体插入后不易晃动,密封效果出色,一体式的围堰可整体下沉,不同筒型基础通过排水量调整,还能避免围堰本体倾斜,提高了围堰本体内部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安装围堰施工耗时短,步骤简单。
[0020]2.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围堰本体为圆筒结构,利于筒型基础围绕其周侧布置,使不同数量的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连接时均能均匀排布。
[0021]3.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围堰本体的底部高度高于筒型基础的底部高度,保证围堰本体下放时筒型基础先与海床底部接触,并通过排水为围堰本体提供下沉动力,围堰本体下沉深度相较筒型基础浅,利于后期筒型基础注水顶升后回收围堰本体。
[0022]4.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支架能够使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保持一定间距,以使筒型基础为围堰本体提供更大的抗倾覆力矩,围堰本体就位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0023]5.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筒盖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与围堰本体连接,当安装部与围堰本体间设置有中间连接件时,能够避免在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下沉过程中,中间连接件妨碍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下沉,对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的安装产生干扰。
[0024]6.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加强筋能够加强围堰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围堰本体就位后不易在海水压力作用下变形。
[0025]7.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支架连接围堰本体时与加强筋连接,连接可靠且能够减少对围堰本体表面的损伤。
[0026]8.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在围堰本体上设置高度不同的两个加强筋,筒型基础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与不同的加强筋连接,使筒型基础与围堰本体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0027]9.本技术提供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可向筒型基础的内部打气,将筒型基础内的部分水体排出,以实现围堰的自浮,围堰整体能够拖航移动,简化了运输流程、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3为图1的正视图;
[0032]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5]图7为图5的正视图;
[0036]图8为图5的俯视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0、围堰本体;11、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20、筒型基础;21、筒体;22、筒盖;221、竖杆;23、抽水管;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第三支架;40、海床面;51、施工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本体(10),所述围堰本体(10)为中空结构;筒型基础(20),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筒型基础(20)包含筒体(21)和位于所述筒体(21)顶端的筒盖(22),所述筒型基础(20)设置有抽水管(23),所述抽水管(23)与所述筒体(21)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抽水管(23)适于与排注水系统连接,所述抽水管(23)设置有开关阀;各个所述筒型基础(20)与所述围堰本体(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本体(10)为圆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20)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筒型基础(20)绕所述围堰本体(10)的外周均匀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基础(2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筒型基础(20)绕所述围堰本体(10)的外周均匀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本体(10)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筒型基础(20)的底部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筒基础一体化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22)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围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汉波张炜代加林李洲罗仑博张泽超于光明王卫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