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41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包括储存柜体,储存柜体的一侧设置可开闭的外门,储存柜体内部设置缓冲区域和储存区域,缓冲区域和储存区域之间通过可开闭的内门进行连通或分隔,缓冲区域的外侧对应外门设置;缓冲区域中设置用于提篮放置的缓存座,缓存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提篮放置的条形座,条形座的外侧设置侧壁,两侧条形座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冲区域处设置的缓存座,便于提篮进行稳定的放置,并且便于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托举取放,降低机械手的操作难度和设计复杂度,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

技术介绍

[0002]线边库又叫做暂存库,是生产企业的物流仓库,其包含了常规仓库和生产线边上的暂存库,线边仓通常为方便产线生产的通用性物料存放点。在新能源汽车上会应用较多的芯片进行电气控制,随着芯片生产线的加工效率越来越高,对芯片原料的需求就越来越大,而为了保证芯片原料的生产前被有效保护,避免长期储存在不合适的仓储环境中被氧化,就需要使用到线边库,对芯片原料进行有效的储存保护,在生产时便于工作人员的快速拿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其通过缓冲区域中缓存座的设置,在稳定放置提篮的同时,便于机械手进行对提篮的取放。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包括储存柜体,储存柜体的一侧设置可开闭的外门,储存柜体内部设置缓冲区域和储存区域,缓冲区域和储存区域之间通过可开闭的内门进行连通或分隔,缓冲区域的外侧对应外门设置;缓冲区域中设置用于提篮放置的缓存座,缓存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提篮放置的条形座,条形座的外侧设置侧壁,两侧条形座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
[0005]作为一种改进,条形座在远离储存区域的一端设置用于检测提篮放置的第一传感器。
[0006]作为一种改进,第一传感器设置于一侧条形座端部,另一侧条形座的端部设置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限位块。
[0007]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副座,副座设置于缓存座的内侧且在高度上低于缓存座;副座包括副条形座,副条形座的外侧设置副侧壁,两侧副条形座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
[0008]作为一种改进,副条形座在远离储存区域的一端设置用于检测提篮放置的第二传感器。
[0009]作为一种改进,第二传感器设置于一侧副条形座端部,另一侧副条形座的端部设置与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副限位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缓冲区域处设置的缓存座,便于提篮进行稳定的放置,并且便于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托举取放,降低机械手的操作难度和设计复杂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线边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缓存座放置大提篮时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副座放置小提篮时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6]如图1、2、3、4所示,为本技术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储存柜体1,储存柜体1的一侧设置可开闭的外门11,储存柜体1内部设置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之间通过可开闭的内门12进行连通或分隔,缓冲区域2的外侧对应外门11设置;缓冲区域2中设置用于提篮放置的缓存座21,缓存座2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提篮放置的条形座211,条形座211的外侧设置侧壁212,两侧条形座211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本身线边库的储存柜体1分隔为用于储存物料的储存区域3、用于缓存物料的缓冲区域2、以及用于设备部件设置的与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隔绝的区域。在储存状态时,储存区域3内的原先空气由气体控制机构抽走,并充入惰性气体,来为芯片原料(以下统称为物料)的储存提供良好的封闭环境,能够有效避免物料被污染或氧化。提篮为放置物料的矩形框体,矩形框体内沿着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供物料两侧插入限位,从而进行若干物料的储存。当工作人员需要存入带有物料的提篮时,先开启外门11,将提篮放置于缓冲区域2的缓存座21上;然后关闭外门11,此时缓冲区域2为封闭空间,气体控制机构启动将缓冲区域2内的空气抽掉;然后开启内门12,机械手00来缓存座21处取走提篮并放置于储存区域3内的放置位处;然后内门12重新关闭,保持储存区域3的封闭状态。气体控制机构具体包括抽充气泵,抽充气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进行抽充气,且抽充气泵进一步连接外部气源,来供应惰性气体;作为优选可以进一步设置检测储存区域3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储存区域3内惰性气体过高或过低时进行抽充惰性气体保持预定的储存环境状态。当工作人员需要取出提篮时,首先抽走缓冲区域2的空气,那么在内门12开启时不会存在缓冲区域2内外界空气混入储存区域3的可能,在机械手00将提篮放置到缓存座21上后,机械手00复位且内门12关闭,之后可以开启外门11进行取料。其中外门11和内门12均可采用气缸等动力源进行自动控制开启,通过整机设置控制模块,依照所需顺序进行自动化的设备启闭,工作人员仅需要发出运行指令,整体可自动化机械化的完成,工作人员在开始和最后进行物料的取和放即可。
[001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缓存座21的结构参考图2、3,大提篮01放置于缓存座21上,大提篮01底部置于两侧的条形座211上,两侧由侧壁212限位,条形座211,机械手00能够把该大提篮01放置到储存区域3内的放置位处;两侧条形座211的中部中空,一方面更加的节省空间和控制材料成本,一方面便于机械手00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这样的结构设计令机械手00无需配置复杂的夹爪结构,仅需设置与大提篮01底部适配的板状结构进行托举即可进行移动和取放,有效的控制成本。
[0019]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条形座211在远离储存区域3的一端设置用于检测
提篮放置的第一传感器22。
[0020]如图1、2、3、4所示,进一步设置的第一传感器22可用于检测大提篮01是否已经放置,从而可以反馈信号给机械手00,待内门12开启后可进行大提篮01的转运;令自动化输送更加高效有序。
[0021]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传感器22设置于一侧条形座211端部,另一侧条形座211的端部设置与第一传感器22对应的限位块213。
[0022]如图1、2、3、4所示,用于检测的第一传感器22在一侧设置即可,配合另一侧的限位块213,可以在远离储存区域3的一端对大提篮01形成限位,令大提篮01的取放位置更准确;条形座211靠近储存区域3的一端开放也使机械手00在取放提篮时更加的方便无阻挡,降低转运难度。
[0023]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有副座4,副座4设置于缓存座21的内侧且在高度上低于缓存座21;副座4包括副条形座41,副条形座41的外侧设置副侧壁42,两侧副条形座41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
[0024]如图1、2、3、4所述,在实际加工时,可能需要对多种物料进行存放,因物料体积大小的不同,就需要在存放时进行区分,以及需要对应大小的提篮进行存放;进一步设置的副座4配合缓存座21,依靠互不干涉的两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包括储存柜体(1),所述储存柜体(1)的一侧设置可开闭的外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柜体(1)内部设置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所述缓冲区域(2)和储存区域(3)之间通过可开闭的内门(12)进行连通或分隔,所述缓冲区域(2)的外侧对应外门(11)设置;所述缓冲区域(2)中设置用于提篮放置的缓存座(21),所述缓存座(2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提篮放置的条形座(211),所述条形座(211)的外侧设置侧壁(212),两侧条形座(211)之间中空设置供机械手从下部伸入进行提篮的取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座(211)在远离储存区域(3)的一端设置用于检测提篮放置的第一传感器(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缓冲区域的线边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2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鑫城程旗凯王志明盛晓祥方泽鑫叶信飘王志胡志通徐应涛李立真俞兴洪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