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20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气压缩机,充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往复组件及外壳组件。压缩组件与往复组件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容置腔内,压缩组件的排出通道与外壳组件的外壁上充气口对接连通。当充气时,控制往复组件启动,驱动压缩组件的活塞在压缩腔内往复移动,以使气流由进入通道进入到压缩腔内并通过排出通道压出充气。由于压缩组件与往复组件在充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通过在容置腔与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对位的位置上开设有散热口,利用散热壳覆盖在散热口上,不仅能够将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封闭在容置腔内,还能够使得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与散热壳散发出去,提高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充气压缩机的充气效率。机的充气效率。机的充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压缩机


[0001]本申请涉及充气结构
,特别是涉及充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便携式的充气泵,能够用于实现对自行车、摩托车、普通汽车轮胎等家用车辆及家用场景充气。而在充气过程中,气体被压缩做功后会导致充气泵的热量高,导致充气泵不能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增加使用效率的充气压缩机。
[0004]一种充气压缩机,所述充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往复组件及外壳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压缩缸及活塞,所述压缩缸内形成有压缩腔,且所述压缩缸上形成有进入通道及排出通道,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排出通道均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压缩腔内往复移动,使介质由所述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压缩腔内并通过所述排出通道压出;所述往复组件连接于所述活塞上,所述往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往复移动;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散热壳及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往复组件与所述压缩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充气口对接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压缩组件及所述往复组件对位的位置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壳覆盖在所述散热口上。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及端盖,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设置于所述端盖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及所述端盖围成所述容置腔;
[0006]所述充气口开设于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上均开设有散热口,其中所述第一侧盖上的散热口为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侧盖上的散热口为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口相对设置,所述散热壳包覆在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的外侧,并同时覆盖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口。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内形成有散热腔,所述散热壳的一侧开口形成为安装口,所述第一侧盖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的部分与所述第二侧盖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口的部分均能够由所述安装口穿设于所述散热腔内。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包括导热金属板,所述导热金属板的相对两侧边相向弯折,以使所述导热金属板围成所述散热腔,且所述导热金属板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安装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盖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散热口间隔设置的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二侧盖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散热口间隔设置的第二提手部,所述第一提手部与所述第二提手部相对接形成所述充气压缩机的提手。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压缩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提手部与所述第二提手部之间,所述第一提手部与所述第二提手部形成的提手上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往复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按键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往复组件的运行。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压缩机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且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提手上,所述排出通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传输所述排出通道内的气压值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所述气压值。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压缩机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外壳本体上,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往复组件及所述控制器供电;和/或
[0013]所述充气压缩机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储物舱,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舱盖,所述舱盖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储物舱上;和/或
[0015]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震垫。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动力源、动力轴及往复件,所述动力轴上设置有往复导轨,所述往复导轨为环绕所述动力轴轴线的闭合曲线形导轨,所述往复件与所述往复导轨导向配合,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轴转动,以使所述往复件通过所述往复导轨沿所述动力轴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活塞与所述往复件相连接。
[0017]上述充气压缩机,将压缩组件与往复组件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容置腔内,以使压缩组件的排出通道与外壳组件的外壁上充气口对接连通。当需要进行充气时,控制往复组件启动,进而驱动压缩组件的活塞在压缩腔内往复移动,以使气流由进入通道进入到压缩腔内并通过排出通道压出,进而实现充气的目的。由于压缩组件进行气体压缩,而往复组件进行驱动运动,进而在充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通过在容置腔与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对位的位置上开设有散热口,利用散热壳覆盖在散热口上,不仅能够将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封闭在容置腔内,还能够使得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与散热壳散发出去,提高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充气压缩机的充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充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述的充气压缩机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图2所示的充气压缩机省略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的分解图。
[0021]图4为图2中的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的压缩组件及往复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压缩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7为图4中的往复组件的分解图。
[0025]10、充气压缩机;100、压缩组件;110、压缩缸;111、压缩腔;112、进入通道;113、排出通道;114、缸本体;115、第一构件;116、第二构件;117、安装腔;118、连通孔;120、活塞;121、活塞本体;122、活塞杆;130、压力传感器;140、排出件;141、流通腔;142、进气口;143、
出气口;150、导杆;
[0026]200、往复组件;210、动力源;220、动力轴;221、往复槽;230、往复件;231、移动体;232、往复体;233、配合套;234、滚珠;235、导套;
[0027]300、外壳组件;310、散热壳;311、散热腔;312、安装口;320、外壳本体;321、容置腔;322、充气口;323、第一侧盖;324、第二侧盖;325、端盖;326、第一散热口;327、第二散热口;328、第一提手部;329、第二提手部;330、提手;340、储物舱;342、舱盖;350、减震垫;400、控制器;410、按键;420、显示器;500、电池包;60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压缩缸及活塞,所述压缩缸内形成有压缩腔,且所述压缩缸上形成有进入通道及排出通道,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排出通道均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压缩腔内往复移动,使介质由所述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压缩腔内并通过所述排出通道压出;往复组件,所述往复组件连接于所述活塞上,所述往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往复移动;及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散热壳及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往复组件与所述压缩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充气口对接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压缩组件及所述往复组件对位的位置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壳覆盖在所述散热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及端盖,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设置于所述端盖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侧盖、所述第二侧盖及所述端盖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充气口开设于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上均开设有散热口,其中所述第一侧盖上的散热口为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侧盖上的散热口为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口相对设置,所述散热壳包覆在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的外侧,并同时覆盖所述第一散热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内形成有散热腔,所述散热壳的一侧开口形成为安装口,所述第一侧盖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的部分与所述第二侧盖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口的部分均能够由所述安装口穿设于所述散热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包括导热金属板,所述导热金属板的相对两侧边相向弯折,以使所述导热金属板围成所述散热腔,且所述导热金属板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安装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珂珂舒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千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