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16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浮悬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包括驱动门柱,所述驱动门柱的中部活动卡接有门体,所述门体远离驱动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门头柱,所述门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凹轮,所述凹轮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滑轨,所述凹轮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凸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凹轮、凸轮、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一伞齿轮和清洁刷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门体能够带动凹轮沿着滑轨进行移动,凹轮能够带动凸轮进行旋转滚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传动轮,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伞齿轮旋转,转杆带动清洁刷旋转,通过凹轮、凸轮、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一伞齿轮和清洁刷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浮悬门
,具体是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

技术介绍

[0002]浮悬门是一种用于挡车设备,主要用于铁路道口、工业园、工厂、住宅区。
[0003]现有技术中的浮悬门多采用电机带动门体,使得门体下方的滚轮个沿着滑轨进行移动,由于滑轨是安装在地面上,当车辆进出或受到风力等因素影响,往往会携带砂土掉落在滑轨处,使得滚轮与滑轨上的砂石接触后,容易产生较多的磨损,若砂石颗粒较大,还容易导致脱轨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现提出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当门体进行移动关闭时,门体能够带动凹轮沿着滑轨进行移动,凹轮能够带动凸轮进行旋转滚动,凸轮带动第一连接杆旋转,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带动传动带,传动带带动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伞齿轮旋转,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带动转杆,转杆带动清洁刷旋转,清洁刷旋转能够将滑轨顶部的砂石扫除,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包括驱动门柱,所述驱动门柱的中部活动卡接有门体,所述门体远离驱动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门头柱,所述门头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门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凹轮,所述凹轮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滑轨,所述凹轮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中部活动卡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活动卡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门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板,所述限位槽板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板,所述限位槽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门体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与门体轴承连接,所述滑轨位于驱动门柱中部的底部。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与门头柱轴承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位于第二传动轮的外端。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伞齿轮外侧的中部与门头柱轴承连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部与滑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由耐磨毛刷支撑。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轮与凸轮均由耐磨材料制成。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凹轮、凸轮、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一伞齿轮和清洁刷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当门体进行移动关闭时,门体能够带动凹轮沿着滑轨进行移动,凹轮能够带动凸轮进行旋转滚动,凸轮带动第一连接杆旋转,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带动传动带,传动带带动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伞齿轮旋转,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带动转杆,转杆带动清洁刷旋转,清洁刷旋转能够将滑轨顶部的砂石扫除,减少了凹轮与砂石的接触,通过凹轮、凸轮、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一伞齿轮和清洁刷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杆处的侧剖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二传动轮、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正剖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横梁处的侧剖示意图。
[0022]图中:1、驱动门柱;2、门体;3、门头柱;4、滑轨;5、凹轮;6、凸轮;7、第一连接杆;8、第一传动轮;9、传动带;10、第二传动轮;11、第二连接杆;12、第一伞齿轮;13、第二伞齿轮;14、转杆;15、清洁刷;16、活动板;17、横梁;18、限位槽板;19、固定槽;20、格栅板;21、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包括驱动门柱1,驱动门柱1的中部活动卡接有门体2,门体2远离驱动门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门头柱3,门头柱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1,门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凹轮5,凹轮5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滑轨4,凹轮5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凸轮6,凸轮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第一传动轮8的中部活动卡接有传动带9,传动带9的另一侧活动卡接有第二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2,第一伞齿轮12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3,第二伞齿轮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14,转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5,
门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板18,限位槽板18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板16,限位槽板18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梁17,门体2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0,格栅板20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9;当门体2进行移动关闭时,门体2能够带动凹轮5沿着滑轨4进行移动,凹轮5能够带动凸轮6进行旋转滚动,凸轮6带动第一连接杆7旋转,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传动轮8,第一传动轮8带动传动带9,传动带9带动第二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0带动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带动第一伞齿轮12旋转,第一伞齿轮12带动第二伞齿轮13,第二伞齿轮13带动转杆14,转杆14带动清洁刷15旋转,清洁刷15旋转能够将滑轨4顶部的砂石扫除,减少了凹轮5与砂石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凹轮5的使用寿命,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值得说明的是,门体2能够通过驱动门柱1进行移动,此为现有技术,不多赘述,悬浮门横梁2内根据门体长度可定制螺杆从门左右两端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用螺丝可调节松紧度,根据不同要求紧固件可调相应松紧度从而使门的上下横梁形成一面整体,不易下垂。
[0025]如图3、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7的左右两侧均与门体2轴承连接,滑轨4位于驱动门柱1中部的底部,第二连接杆11的左右两侧均与门头柱3轴承连接,第一伞齿轮12位于第二传动轮10的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可替换的多功能浮悬门,包括驱动门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门柱(1)的中部活动卡接有门体(2),所述门体(2)远离驱动门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门头柱(3),所述门头柱(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1),所述门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凹轮(5),所述凹轮(5)的底部活动卡接有滑轨(4),所述凹轮(5)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凸轮(6),所述凸轮(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所述第一传动轮(8)的中部活动卡接有传动带(9),所述传动带(9)的另一侧活动卡接有第二传动轮(10),所述第二传动轮(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2),所述第一伞齿轮(12)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3),所述第二伞齿轮(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5),所述门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板(18),所述限位槽板(18)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龙鼎门业科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