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元件、成像元件、光传感器及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13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转换元件、成像元件、光传感器及化合物,该光电转换元件即使在实施了加热处理(退火)之后,可见光区域(特别是450~65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并且,该光电转换元件依次具有导电性膜、光电转换膜及透明导电性膜,其中,上述光电转换膜至少包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转换元件、成像元件、光传感器及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元件、成像元件、光传感器及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正在进行具有光电转换膜的元件(例如,成像元件)的开发。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应用于光电转换元件的材料。
[0004][化学式1][0005][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13246号
[0007]近年来,随着成像元件及光传感器等的性能提高的要求,还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它们中使用的光电转换元件所需的各种特性。
[0008]本专利技术人等使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化合物制作光电转换元件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实施了加热处理(退火)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可见光区域(特别是450~65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满足期望的要求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即,明确了即使在实施了加热处理(退火)之后,也有研究可见光区域(特别是450~65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电转换元件的余地。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实施了加热处理(退火)之后,可见光区域(特别是450~65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电转换效率也高的光电转换元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成像元件、光传感器及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将具有规定结构的化合物用于光电转换膜,就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1]〔1〕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其依次具有导电性膜、光电转换膜及透明导电性膜,其中,
[0012]上述光电转换膜至少包含由后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0013]〔2〕根据〔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
[0014]上述Y
11
和上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15]上述Y
21
和上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16]〔3〕根据〔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
[0017]上述Y
11
和上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C(CN)2,
[0018]上述Y
21
和上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C(CN)2。
[0019]〔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A1表示由后述式(1Aa

1)表示的基团。
[0020]〔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D1表示由后述式(1D)和后述式(2D)中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0021]〔6〕根据〔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D1表示由上述式(1D)表示的基团。
[0022]〔7〕根据〔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上述式(1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后述式(3D)表示的基团。
[0023]〔8〕根据〔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上述式(1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后述式(4D)表示的基团。
[0024]〔9〕根据〔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上述式(1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后述式(5D)表示的基团。
[0025]〔10〕根据〔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R
d11
和上述R
d12
是相互不同的结构。
[0026]〔11〕根据〔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R
d11
和上述R
d12
中的一者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另一者表示由后述式(X)表示的基团。
[0027]〔12〕根据〔1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上述式(X)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后述式(ZB)表示的基团。
[0028]〔13〕根据〔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D1表示由上述式(2D)表示的基团,
[0029]由上述式(2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后述式(6D)表示的基团。
[0030]〔14〕根据〔13〕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式(6D)满足以下至少1个以上的要件。
[0031]要件X1:上述R
d22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
[0032]要件X2:上述X
d21
表示

C(R
L24
)(R
L25
)

,并且R
L24
和R
L25
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0033]要件X3:上述R
d61
与上述R
d62
、上述R
d62
与上述R
d63
以及上述R
d63
与上述R
d64
中的任意一者以上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0034]〔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光电转换膜还含有n型半导体。
[0035]〔16〕根据〔1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n型半导体含有选自包括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组中的富勒烯类。
[0036]〔17〕根据〔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上述光电转换膜还含有p型半导体。
[0037]〔18〕根据〔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在上述导电性膜与上述透明导电性膜之间,除了上述光电转换膜以外还具有1种以上的中间层。
[0038]〔19〕一种成像元件,其具有〔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
[0039]〔20〕一种光传感器,其具有〔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
[0040]〔21〕一种化合物,其由后述式(1)表示。
[0041]〔22〕根据〔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0042]上述Y
11
和上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43]上述Y
21
和上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44]〔23〕根据〔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0045]上述Y
11
和上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C(CN)2,
[0046]上述Y
21
和上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C(CN)2。
[0047]〔24〕根据〔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A1表示由后述式(1Aa

1)表示的基团。
[0048]〔25〕根据〔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D1表示由后述式(1D)和后述式(2D)中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0049]〔26〕根据〔2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D1表示由上述式(1D)表示的基团。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其依次具有导电性膜、光电转换膜及透明导电性膜,其中,所述光电转换膜至少包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式(1)中,A1表示由式(1A)和式(2A)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基团,D1表示具有氮原子和芳香环的取代基,R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式(1A)中,Y
11
及Y
12
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C(CN)2、=C(COR
11
)2、=C(SO2R
11
)2、=C(SOR
11
)2、=C(CN)(COR
11
)、=C(CN)(SO2R
11
)、=C(CN)(SOR
11
)、=C(COR
11
)(SO2R
11
)、=C(COR
11
)(SOR
11
)或=C(SO2R
11
)(SOR
11
),R
11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烃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其中,Y
11
和Y
12
彼此不相同,X
11
和X
12
中的一者表示硫原子、氧原子、硒原子或NR
12
,另一者表示氮原子或

CR
x
=,X
13
表示

CR
x
=或氮原子,R
12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
x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当X
11
和X
13
表示

CR
x
=时,R
x
彼此可以相互连接而形成环,并且,当X
12
和X
13
表示

CR
x
=时,R
x
彼此可以相互连接而形成环,式(1A)中明示的虚线表示以式(1A)中的X
11
~X
13
以及与X
11
及X
13
相邻的各碳原子作为成环原子的环结构形成共振结构,*表示键合位置,式(2A)中,Y
21
及Y
22
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C(CN)2、=C(COR
21
)2、=C(SO2R
21
)2、=C(SOR
21
)2、=C(CN)(COR
21
)、=C(CN)(SO2R
21
)、=C(CN)(SOR
21
)、=C(COR
21
)(SO2R
21
)、=C(COR
21
)(SOR
21
)或=C(SO2R
21
)(SOR
21
),R
21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烃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其中,Y
21
和Y
22
彼此不相同,B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5元或6元单环芳香环,X
21
和X
22
中的一者表示硫原子、氧原子、硒原子或NR
22
,另一者表示氮原子或

CR
y
=,X
23
表示

CR
y
=或氮原子,R
22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
y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当X
21
和X
23
表示

CR
y
=时,R
y
彼此可以相互连接而形成环,并且,当X
22
和X
23
表示

CR
y
=时,R
y
彼此可以相互连接而形成环,式(2A)中明示的虚线表示以式(2A)中的X
21
~X
23
以及与X
21
及X
23
相邻的各碳原子作为成环原子的环结构形成共振结构,
*表示键合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Y
11
和所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所述Y
21
和所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Y
11
和所述Y
12
中的一者表示=C(CN)2,所述Y
21
和所述Y
22
中的一者表示=C(CN)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A1表示由式(1Aa

1)表示的基团,[化学式2]式(1Aa

1)中,R
x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D1表示由式(1D)和式(2D)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基团,[化学式3]式(1D)中,*表示键合位置,Ar
d11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含有2个以上碳原子的芳香环,R
d11
及R
d12
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11
)(R
L12
)(R
L13
),R
L11
~R
L1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11
~R
L1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13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式(2D)中,*表示键合位置,Ar
d21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含有2个以上碳原子的芳香环,
R
d22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21
)(R
L22
)(R
L23
),R
L21
~R
L2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21
~R
L2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X
d21
表示硫原子、氧原子或

C(R
L24
)(R
L25
)

,R
L24
~R
L25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24
和R
L25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23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D1表示由所述式(1D)表示的基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所述式(1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式(3D)表示的基团,[化学式4]式(3D)中,*表示键合位置,R
d11
及R
d12
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11
)(R
L12
)(R
L13
),R
L11
~R
L1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11
~R
L1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13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E
d31
~E
d34
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

CR
E31
=,R
E31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当存在多个R
E31
时,R
E31
彼此也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所述式(1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式(4D)表示的基团,[化学式5]式(4D)中,*表示键合位置,
R
d11
及R
d12
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11
)(R
L12
)(R
L13
),R
L11
~R
L1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11
~R
L1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13
、R
d44
及R
d45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R
d44
和R
d45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所述式(1D)表示的基团为由式(5D)表示的基团,[化学式6]式(5D)中,*表示键合位置,R
d11
及R
d12
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11
)(R
L12
)(R
L13
),R
L11
~R
L1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11
~R
L1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13
、R
d54
及R
d55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R
d54
和R
d55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E
d51
及E
d52
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

CR
E51
=,R
E51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R
d11
与所述R
d12
是相互不同的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R
d11
和所述R
d12
中的一者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另一者表示由式(X)表示的基团,[化学式7]式(X)中,*表示键合位置,C1表示除R
d1
以外还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的单环芳香环,R
d1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甲硅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硫基、氰基、卤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烯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炔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由所述式(X)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式(ZB)表示的基团,[化学式8]式(ZB)中,T1~T3分别独立地表示

CR
e12
=或氮原子,R
e12
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
f3
及R
f4
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表示键合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D1表示由所述式(2D)表示的基团,由所述式(2D)表示的基团表示由式(6D)表示的基团,[化学式9]式(6D)中,*表示键合位置,R
d22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或

C(R
L21
)(R
L22
)(R
L23
),R
L21
~R
L23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21
~R
L23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X
d21
表示硫原子、氧原子或

C(R
L24
)(R
L25
)

,R
L24
~R
L25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另外,R
L24
和R
L25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R
d23
及R
d61
~R
d64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另外,R
d61
~R
d64
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式(6D)满足以下至少1个以上的要件:要件X1:所述R
d22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基;要件X2:所述X
d21
表示

C(R
L24
)(R
L25
)

,并且R
L24
和R
L25
相互键合而形成环;要件X3:所述R
d61
与所述R
d62
、所述R
d62
与所述R
d63
以及所述R
d63
与所述R
d64
中的任意一者
以上相互键合而形成环。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光电转换膜还含有n型半导体。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中,所述n型半导体含有选自包括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组中的富勒烯类。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和平杉浦宽记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