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方法和金藻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611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藻培养领域,公开了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方法和金藻的应用,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方法和金藻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方法和所述方法生产得到的金藻藻液或浓缩藻液、浓缩藻膏或金藻藻粉在贝类或虾类育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金藻是贝类和南美白对虾等苗期的重要饵料,现在大规模培养金藻主要是三角瓶、矿泉水桶、大白桶和水泥池逐级培养的方式来进行大规模培养供给贝和蛏等育苗场使用。
[0003]但目前的方案存在几个主要缺陷,夏季高温季节培藻成功率低,极易“倒藻”,因为培藻用的桶和水泥池等没有控温设施,南方夏季高温期藻液温度高达30

40℃,经常导致金藻生长变慢甚至死亡,出现“倒藻”现象,培藻成功率低于50%。培藻用的桶和水泥池等属于完全开放系统,细菌、浮游动物、苍蝇、蚊子等空气中的污染物极容易进入,培养获得的藻液污染物多,质量差。目前的方案还存在密度低和单位体积产量低的缺陷,比如三角瓶中一级藻种细胞平均密度为600万个/mL,矿泉水桶二级藻种细胞平均密度为400万个/mL,大白桶二级藻种细胞平均密度为100万个/mL,水泥池育藻池细胞的平均密度为50万个/mL。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培养金藻时存在的倒藻、藻液品质差和产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倒藻问题,获得品质高、浓度高的金藻藻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方法和所述方法生产得到的金藻藻液或浓缩藻液、浓缩藻膏或金藻藻粉在贝类或虾类育苗中的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1

20mmol/L的氮源,0.01

0.06g/L NaH2PO4,0.1

6mg/L EDTA二钠,0.1

4mg/L FeCl3,0.01

0.5mg/L MnCl2,0.025

0.65mg/L ZnSO4,0.001

0.02mg/L CuSO4,0.001

0.02mg/L CoCl2,0.001

0.02mg/L Na2MoO4,0.1

10μg/L生物素,0.1

20μg/L维生素B
12
,0.1

20μg/L维生素B1,溶剂为海水。
[0006]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5

15mmol/L的氮源,0.04

0.06g/L NaH2PO4,2

4mg/L EDTA二钠,1

4mg/L FeCl3,0.05

0.5mg/L MnCl2,0.05

0.3mg/L ZnSO4,0.005

0.01mg/L CuSO4,0.005

0.01mg/L CoCl2,0.005

0.01mg/L Na2MoO4,1

10μg/L生物素,1

10μg/L维生素B
12
,1

10μg/L维生素B1,溶剂为海水。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温度为30℃以下的条件下,使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依次对金藻藻种进行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得到金藻藻液。
[0008]优选地,所述一级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平均细胞密度为100万

1000万个/mL,培
养pH为6.5

8,藻液温度保持在20

30℃,光强强度为40

500μmol
·
m
‑2·
s
‑1,培养时间3

6天。
[0009]优选地,所述二级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平均细胞密度为100万

1000万个/mL,培养pH为6.5

8,藻液温度保持在30℃以下,光强强度为500μmol
·
m
‑2·
s
‑1以下,培养时间4

6天。
[0010]优选地,所述三级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平均细胞密度为100万

1000万个/mL,培养pH为6.5

8,藻液温度保持在30℃以下,光强强度为500μmol
·
m
‑2·
s
‑1以下,培养时间4

6天。
[0011]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对如上所述方法生产得到的金藻藻液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藻液或浓缩藻膏,对所述浓缩藻液或浓缩藻膏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金藻藻粉。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方法生产得到的金藻藻液或如上所述的浓缩藻液、浓缩藻膏或金藻藻粉在贝类或虾类育苗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提高培养基中硫酸锌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金藻的生物量,而且,在室内培养时pH低于室外培养时的pH更有利于金藻的规模化培养,获得更高的金藻生物量。
[0014]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结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能够解决夏季高温季节培藻成功率低的问题,培藻的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
[0015]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案生产得到的金藻藻液具有密度高和单位体积产量高的优点,其中,一级培养得到的藻种细胞平均密度为5000万个/mL,膜袋式反应器二级藻种细胞平均密度为2500万个/mL,管道反应器细胞平均密度为3000万个/mL。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1

20mmol/L的氮源,0.01

0.06g/L NaH2PO4,0.1

6mg/L EDTA二钠,0.1

4mg/L FeCl3,0.01

0.5mg/L MnCl2,0.025

0.65mg/L ZnSO4,0.001

0.02mg/L CuSO4,0.001

0.02mg/L CoCl2,0.001

0.02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1

20mmol/L的氮源,0.01

0.06g/L NaH2PO4,0.1

6mg/L EDTA二钠,0.1

4mg/L FeCl3,0.01

0.5mg/L MnCl2,0.025

0.65mg/L ZnSO4,0.001

0.02mg/L CuSO4,0.001

0.02mg/L CoCl2,0.001

0.02mg/L Na2MoO4,0.1

10μg/L 生物素,0.1

20μg/L维生素B
12
,0.1

20μg/L维生素B1,溶剂为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以氮元素计5

15mmol/L的氮源,0.04

0.06g/L NaH2PO4,2

4mg/L EDTA二钠,1

4mg/L FeCl3,0.05

0.5mg/L MnCl2,0.05

0.3mg/L ZnSO4,0.005

0.01mg/L CuSO4,0.005

0.01mg/L CoCl2,0.005

0.01mg/L Na2MoO4,1

10μg/L生物素,1

10μg/L维生素B
12
,1

10μg/L维生素B1,溶剂为海水;优选地,所述氮源选自尿素、NaNO3和KNO3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海水为消毒后的海水,优选为次氯酸钠消毒后的海水;优选地,所述消毒的方式包括:对海水进行除杂处理,得到除杂处理后的海水;向除杂处理后的海水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6h以上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直至余氯被完全还原,得到消毒后的海水;优选地,所述除杂处理的方式包括对海水依次进行砂滤、碳滤和超滤,得到除杂处理后的海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次氯酸钠的加入量使得海水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5

20mg/L;所述硫代硫酸钠以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形式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硫代硫酸钠的含量为100

300g/L。5.一种规模化培养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温度为30℃以下的条件下,使用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基依次对金藻藻种进行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得到金藻藻液;优选地,一级培养在柱式PBR或平板式PBR中进行,二级培养在膜袋式PBR或管道式PBR中进行,三级培养在管道式PBR中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级培养在室内进行;优选地,所述一级培养的条件包括:起始平均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晶周广航王谝汪丰海潘彦斐付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