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48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背训练设备,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和胸部支撑组件,机架上设置有座垫;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胸部支撑组件用以对坐于座垫上的使用者的胸部提供扶持,胸部支撑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相对座垫能够转动;驱动电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以第一功率工作以向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阻力;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以第二功率工作以向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腹背训练设备使得使用者既能进行主动训练,也能进行被动训练,应用范围广;而且,腹背训练设备结构简单,大大缩小了其所需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特定的场所布置更多数量的腹背训练设备。所布置更多数量的腹背训练设备。所布置更多数量的腹背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背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腹背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因外力冲击或者自身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人体的腹部或者后背受损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实现腹部或者后背受损机能的恢复,可通过腹背康复训练设备对患者的腹背进行康复训练。
[0003]但是,现有的腹背康复训练设备的功能比较单一,患者需要通过自主运动提供动力,对抗腹背康复训练设备的配重块所形成的阻力,从而进行主动训练。对于一些受损稍重或者力量较弱的残障人士、老人等自身的主动运动能力较弱的特殊人群,无法通过现有的腹背康复训练设备进行对应的目标部位的训练,即,无法通过腹背康复训练设备进行被动训练,而需要依赖康复师进行被动训练。这导致现有的腹背康复训练设备的可应用范围较小,通用性不高。而且,配重块通常气缸或者油缸牵拉绳索来提供阻力,这还会导致腹背康复训练设备所需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腹背训练设备,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和胸部支撑组件,机架上设置有座垫;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胸部支撑组件用以对坐于座垫上的使用者的胸部提供扶持,胸部支撑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相对座垫能够转动;驱动电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以第一功率工作以向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阻力;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以第二功率工作以向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动力。
[0005]本专利技术的腹背训练设备使得使用者既能进行主动训练,也能进行被动训练,应用范围广;而且,腹背训练设备结构简单,大大缩小了其所需占用的空间,便于在特定的场所布置更多数量的腹背训练设备。
[0006]示例性地,胸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形成L形支架,第一段连接至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第二段连接有对使用者的胸部提供缓冲支撑的支撑件。
[0007]示例性地,支撑件套设在第二段上,相对第二段能够旋转。
[0008]示例性地,第二段远离第一段的端部设置有阻挡件,支撑件通过阻挡件进行端部定位。
[0009]示例性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枢转件,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枢转件相固定,枢转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驱动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枢转件通过第一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二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的配合,分别限定出第一极限转动角度及第二极限角度。
[0010]示例性地,枢转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连接支架,第一支架、连接支架和第
二支架依次连接以形成U形开口,U形开口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线满足垂直条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
[0011]示例性地,机架在座垫的旁侧形成有安装部,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部上。
[0012]示例性地,机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第二架体连接至第一架体的上部,座垫设置在第二架体上,第三架体连接在第一架体的一侧,安装部形成在第三架体的远离第一架体的一端上。
[0013]示例性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且高于座垫的顶面。
[0014]示例性地,第二架体上连接有支撑架,座垫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相比前端更靠近支撑架,且后端低于前端。
[0015]示例性地,座垫与水平面具有夹角,夹角的范围为5
°
~20
°

[0016]示例性地,腹背训练设备包括触控面板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使用者对触控面板的操作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模式。
[0017]示例性地,腹背训练设备还包括升降架,触控面板连接至升降架的一端,升降架的另一端连接至机架。
[0018]示例性地,座垫的旁侧设置有扶手。
[0019]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腹背训练设备的立体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腹背训练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腹背训练设备的又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5]图4为图3所示的腹背训练设备的主视图;以及
[0026]图5为图3所示的驱动电机、枢转件和胸部支撑组件所形成装配体的立体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0、腹背训练设备;100、机架;110、第一架体;111、前支撑部;112、中支撑部;113、后支撑部;120、第二架体;130、第三架体;131、安装部;140、第一加强架体;150、第二加强架体;200、驱动电机;300、胸部支撑组件;310、第一段;320、第二段;330、支撑件;340、阻挡件;410、座垫;401、前端;402、后端;411、顶面;420、扶手;510、支撑架;520、靠背;600、触控面板;700、升降架;710、升降立架;720、走线管;800、枢转件;810、第一支架;820、连接支架;830、第二支架;831、第一限位部;832、第二限位部;910、行走轮;92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
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0030]结合参阅图1至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腹背训练设备10可以包括机架100、驱动电机200和胸部支撑组件300。机架100上可以设置有座垫410,使用者可以坐在座垫410借助胸部支撑组件300进行康复训练,或者坐在座垫410上休息。驱动电机200可以设置在机架100上。胸部支撑组件300用以对坐于座垫410上的使用者的胸部提供扶持。胸部支撑组件300可以与驱动电机200的输出轴连接,以相对座垫410能够转动。
[0031]驱动电机200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驱动电机200以第一功率工作以向胸部支撑组件300提供转动阻力。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使用者可以坐在座垫410上,上臂环抱胸部支撑组件300以将胸部支撑在胸部支撑组件300上,通过上身俯仰的主动动作带动上臂一并动作,进而带动被上臂所环抱的胸部支撑组件300使其相对座垫410转动,此时,驱动电机200为使用者提供的是阻力,使用者通过类似于仰卧起坐的俯仰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座垫;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胸部支撑组件,所述胸部支撑组件用以对坐于所述座垫上的使用者的胸部提供扶持,所述胸部支撑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相对所述座垫能够转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电机以第一功率工作以向所述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阻力;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驱动电机以第二功率工作以向所述胸部支撑组件提供转动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形成L形支架,所述第一段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第二段连接有对使用者的胸部提供缓冲支撑的支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段上,相对所述第二段能够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设置有阻挡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阻挡件进行端部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枢转件,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枢转件相固定,所述枢转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鹏祝剑虹司志宁刘庆江王宁陈奕塘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极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力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