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57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训练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包括底座和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板,立板上固定有泵筒和蓄压筒,泵筒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蓄压筒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储液箱,且蓄压筒通过管路、阀体一和阀体二与储液箱相连接;泵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且活塞板通过弹簧一与泵筒的下端相连接,活塞板通过齿条与升降板固定连接,运动员通过拉绳对升降板进行施力提升,且立板上设置有用来避免升降板快速下降的限制机构。该种拉力背肌训练器,使得运动员在进行背肌训练的过程中对水液作功,并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三替代重块,使得设备轻便,易于维护管理,而且能够避免升降板过快的下移,避免因力竭导致危险的发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训练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背肌训练器也是健身房里主要的一个健身训练设备,它主要是锻炼背部肌肉和少部分的腹部肌肉的,其中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提高身体背部肌肉力量,增强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韧带拉伸力,加强背部小肌肉群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背部肌肉运动灵活性和柔韧性,可有效提高背肌的运动耐力,改善背肌血液循环。
[0003]目前用于对背肌训练的设备通常都是采用调节重块的数量进行训练,因此比较笨重,而且具有危险性,另外在进行末段冲刺阶段,容易出现力竭上不去的情况,造成上肢打颤松脱,导致对上肢产生损伤,十分危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包括底座和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板,立板上固定有泵筒和蓄压筒,泵筒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蓄压筒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储液箱,且蓄压筒通过管路、阀体一和阀体二与储液箱相连接;所述泵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且活塞板通过弹簧一与泵筒的下端相连接,活塞板通过齿条与升降板固定连接,运动员通过拉绳对升降板进行施力提升,且立板上设置有用来避免升降板快速下降的限制机构。
[0005]优选的,泵筒的上端壁上固定并连通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单向阀一通过液管一与储液箱相连通,单向阀二通过液管二与蓄压筒相连通,单向阀一的导通方向指向泵筒内部,单向阀二的导通方向指向蓄压筒内部。
[0006]优选的,限制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板上的泵轮,且泵轮内的叶轮轴同轴固定连接转盘,转盘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管轴,管轴的下端套设并定轴转动连接套帽,套帽固定在立板上,套帽通过液管七与滑筒一相连通。
[0007]优选的,滑筒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一,且滑板一通过滑杆一与齿块固定连接,齿块可与齿条抵扣咬合。
[0008]优选的,转盘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滑筒二,且多个所述滑筒二沿转盘的圆周走向等间隔设置,滑筒二内滑动连接有滑板二,滑板二通过滑杆二固定连接重块,且重块滑动连接在固定于转盘底面的滑轨上,滑板二通过弹簧二与滑筒二的一端相连接,滑筒二通过液管八与管轴相连通。
[0009]优选的,立板上端定轴转动连接有导线轮,立板上背离泵筒的一侧固定有悬臂,且悬臂上定轴转动连接有引导轮,拉绳依次穿过导线轮和引导轮。
[0010]优选的,蓄压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板三,蓄压筒的上端固定有盖板,且盖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下端与弹簧三的上端抵扣接触,弹簧三的下端与滑板三抵扣接触。
[0011]优选的,立板上位于蓄压筒的一侧固定有阀体一,底座上固定有阀体二,阀体一和阀体二结构完全相同,阀体一通过液管三、液管四分别与蓄压筒、储液箱相连通,阀体二通过液管五、液管六分别与蓄压筒、储液箱相连通。
[0012]优选的,阀体一包括阀筒,且阀筒内滑动连接有阀杆,阀杆的下端通过弹簧四与阀筒的下端相连接,阀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且阀杆可同时对通孔一、通孔二进行封堵,阀杆上开设有通孔三,且通孔三可同时与通孔一、通孔二相连通。
[0013]优选的,阀体一上的通孔一与液管三相连通,阀体一上的通孔二与液管四相连通,升降板的底面可与阀体一内阀杆的上端抵扣接触。
[0014]优选的,阀体二上的通孔一与液管五相连通,阀体二上的通孔二与液管六相连通,运动员的脚部可对阀体二内阀杆的上端进行踩踏。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运动员在进行背肌训练时,通过拉绳对升降板施加力的作用,使得升降板带动活塞板将水液输送至蓄压筒内,并同时对弹簧一和弹簧三进行施力使其形变蓄能,并且在松放拉绳时,使得弹簧一和弹簧三复位,如此循环,使得运动员在进行背肌训练的过程中对水液作功,并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三替代重块,从而提高安全性,使得设备轻便,易于维护管理。
[0016]本专利技术中,当出现拉绳断裂或运动员动作失误,使得升降板14的松放速度过快时,利用泵筒抽吸水液的动能驱动限制机构对齿条进行锁止,有助于给运动员提供解除危险的时间和保障,从而避免升降板过快的下移,进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提高背肌训练科目的安全性。
[0017]本专利技术中,当运动员在进行冲刺时,由于末段行程中会出现力竭的情况,因此运动员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利用脚部对阀体二中的阀杆进行踩踏,使得蓄压筒内的压力可以得到疏泄,从而便于在力竭状态下,帮助运动员完成动作,解除危机,避免因力竭导致危险的发生,从而提高训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结构右视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立板;3、拉绳;4、液管一;5、液管七;6、导线轮;7、泵筒;8、弹簧一;9、滑筒一;10、滑板一;11、滑杆一;12、齿块;13、齿条;14、升降板;15、单向阀二;16、活塞板;17、液管二;18、螺栓;19、盖板;20、弹簧三;21、蓄压筒;22、滑板三;23、液管三;24、液管五;25、阀筒;26、弹簧四;27、阀杆;28、通孔一;29、通孔二;30、通孔三;31、液管四;32、储液箱;33、液管六;34、悬臂;35、引导轮;36、阀体二;37、单向阀一;38、泵轮;39、转盘;40、管轴;41、套帽;42、滑筒二;43、滑板二;44、滑杆二;45、弹簧二;46、重块;47、滑轨;48、液管八;49、阀体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包括底座1和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立板2,立板2上固定有泵筒7和蓄压筒21,泵筒7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蓄压筒2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储液箱32,且蓄压筒21通过管路、阀体一49和阀体二36与储液箱32相连接;所述泵筒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6,且活塞板16通过弹簧一8与泵筒7的下端相连接,活塞板16通过齿条13与升降板14固定连接,运动员通过拉绳3对升降板14进行施力提升,且立板2上设置有用来避免升降板14快速下降的限制机构。
[0022]本实施例中,泵筒7的上端壁上固定并连通单向阀一37和单向阀二15,单向阀一37通过液管一4与储液箱32相连通,单向阀二15通过液管二17与蓄压筒21相连通,单向阀一37的导通方向指向泵筒7内部,单向阀二15的导通方向指向蓄压筒21内部。
[0023]本实施例中,限制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板2上的泵轮38,且泵轮38内的叶轮轴同轴固定连接转盘39,转盘39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包括底座(1)和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上固定有泵筒(7)和蓄压筒(21),所述泵筒(7)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蓄压筒(2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储液箱(32),且蓄压筒(21)通过管路、阀体一(49)和阀体二(36)与储液箱(32)相连接;所述泵筒(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6),且活塞板(16)通过弹簧一(8)与泵筒(7)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活塞板(16)通过齿条(13)与升降板(14)固定连接,运动员通过拉绳(3)对升降板(14)进行施力提升,且立板(2)上设置有用来避免升降板(14)快速下降的限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7)的上端壁上固定并连通单向阀一(37)和单向阀二(15),所述单向阀一(37)通过液管一(4)与储液箱(32)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二(15)通过液管二(17)与蓄压筒(21)相连通,所述单向阀一(37)的导通方向指向泵筒(7)内部,所述单向阀二(15)的导通方向指向蓄压筒(2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板(2)上的泵轮(38),且泵轮(38)内的叶轮轴同轴固定连接转盘(39),所述转盘(39)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管轴(40),所述管轴(40)的下端套设并定轴转动连接套帽(41),所述套帽(41)固定在立板(2)上,所述套帽(41)通过液管七(5)与滑筒一(9)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一(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一(10),且滑板一(10)通过滑杆一(11)与齿块(12)固定连接,所述齿块(12)可与齿条(13)抵扣咬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9)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滑筒二(42),且多个所述滑筒二(42)沿转盘(39)的圆周走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滑筒二(42)内滑动连接有滑板二(43),所述滑板二(43)通过滑杆二(44)固定连接重块(46),且重块(46)滑动连接在固定于转盘(39)底面的滑轨(47)上,所述滑板二(43)通过弹簧二(45)与滑筒二(4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娟张帆毛先华孙移娇卢薇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