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97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包括壳体、加强筋板、多根第一支撑柱、多根第二支撑柱和多根第三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有采集模块安装板,采集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气压采集模块;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主控模块安装板,主控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主控模块;第三支撑柱的上端设有IO拓展安装板,IO拓展安装板用于安装IO拓展模块;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个侧壁连接,加强筋板上设有第四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的下端头与第三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采集模块安装板、主控模块安装板和IO拓展安装板采用层叠的方式设置在一起,还有第一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和加强筋板的设置,所以整个多通道控制器的结构强度较大,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扩展接口
,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多通道控制器是一种扩展接口机构,用于转接多组信号,可实现信号线的方便快捷连接。现阶段的多通道控制器结构轻度较低,频繁的插拔信号线,容易造成接口主板的偏移和损坏,进而造成插拔信号线的对位不准以及无法顺利完成对接,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通道控制器,结构强度较大,寿命长。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控制器,包括壳体、加强筋板、多根设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第一支撑柱、多根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二支撑柱和多根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三支撑柱,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有采集模块安装板,所述采集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气压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所述第一通孔可供所述气压采集模块的接口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主控模块安装板,所述主控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可供所述主控模块的接口端穿过;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上端设有IO拓展安装板,所述IO拓展安装板用于安装IO拓展模块,所述IO拓展安装板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所述第三通孔可供所述IO拓展模块的接口端穿过;所述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上设有第四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的下端头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br/>[0005]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集模块安装板、主控模块安装板和IO拓展安装板通过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采用层叠的方式设置在一起,且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第四支撑柱设于加强筋板上,所以整个多通道控制器的结构强度较大,可靠性高,在频发的插拔信号线后仍能保持原状,避免各模块的接口端偏移,方便信号线的插拔。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后盖、U型板和L型板,所述U型板的开口朝上,所述U型板与所述后盖以形成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L型板与所述U型板连接以形成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和前端面。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盖的上端设有延伸至所述L型板上方的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盖的左右端均设有延伸至所述U型板左右方的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转接板,所述采集模块安装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五支撑柱和第六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板与所述转接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六支撑柱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板与所述转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
安装板通过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气压采集模块。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接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和所述第六支撑柱均为铜柱。
[00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多通道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多通道控制器隐藏L型板、气压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IO拓展模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所示多通道控制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壳体100、后盖110、第一外延部111、第一连接孔112、第二外延部113、第二连接孔114、U型板120、L型板130、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第三通孔133、第一支撑柱200、采集模块安装板210、气压采集模块211、第二支撑柱300、主控模块安装板310、主控模块311、第三支撑柱400、IO拓展安装板410、IO拓展模块411、加强筋板500、第四支撑柱510、转接板600、第五支撑柱700、第六支撑柱800、紧固件9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包括壳体100、加强筋板500、多根设于壳体100内腔底部的第一支撑柱200、多根与第一支撑柱200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二支撑柱300和多根与第二支撑柱300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三支撑柱400,壳体100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32和第三通孔133;第一支撑柱200的上端设有采集模块安装板210,采集模块安装板210用于安装气压采集模块211,采集模块安装板210与第一通孔
131相对,第一通孔131可供气压采集模块211的接口端穿过;第二支撑柱300的上端设有主控模块安装板310,主控模块安装板310用于安装主控模块311,主控模块安装板310与第二通孔132相对,第二通孔132可供主控模块311的接口端穿过;第三支撑柱400的上端设有IO拓展安装板410,IO拓展安装板410用于安装IO拓展模块411,IO拓展安装板410与第三通孔133相对,第三通孔133可供IO拓展模块411的接口端穿过;加强筋板500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的两个侧壁连接,加强筋板500上设有第四支撑柱510,第四支撑柱510的下端头与第三支撑柱400的上端头连接。
[0022]采集模块安装板210、主控模块安装板310和IO拓展安装板410通过第一支撑柱200、第二支撑柱300、第三支撑柱400和第四支撑柱510,采用层叠的方式设置在一起,且第一支撑柱200设于壳体100内腔底部,第四支撑柱510设于加强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多根设于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设有采集模块安装板,所述采集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气压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所述第一通孔可供所述气压采集模块的接口端穿过;多根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主控模块安装板,所述主控模块安装板用于安装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可供所述主控模块的接口端穿过;多根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的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上端设有IO拓展安装板,所述IO拓展安装板用于安装IO拓展模块,所述IO拓展安装板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所述第三通孔可供所述IO拓展模块的接口端穿过;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上设有第四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的下端头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上端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后盖、U型板和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声鉴刘栋陈林刚李爱镇李洋云马宗华邓永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禅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