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壳体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75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及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壳体为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且其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以使壳体的至少部分位置在光线透过时呈现颜色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子产品壳体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即可实现壳体至少部分位置颜色不同的效果,提高产品外观多样性,提高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无需通过喷涂、印刷、电镀或进行膜内注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模具成本,且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节能;同时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性强,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产品壳体及电子产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电子产品壳体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电子产品,比如音箱、耳机、鼠标等的壳体,大多使用注塑成型或者采用天然材料比如金属、木材等通过CNC加工成型。注塑成型相比CNC加工成型,产能高、重量轻且成本低,但是样式单调,辨识度低,市场竞争力低;CNC加工成型美观度较好,缺点是生产组装较为麻烦,人工成本高,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模具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成本。还有一种成型方式为复合加工成型,即塑胶注塑与喷涂、电镀、镭雕、膜内注塑或膜内转印相结合,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但缺点是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且不环保,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及电子产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产品壳体若要实现外观多样性,提高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需采用CNC加工成型或复合加工成型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产品壳体,
[0005]所述壳体为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且其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以使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位置在光线透过时呈现颜色变化。
[0006]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其中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壳体的厚度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
[0007]所述壳体的厚度最小处的厚度为0.5mm,厚度最大处的厚度为5mm。
[0008]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其中一侧面凹凸不平。
[0009]凹凸不平的该侧面呈波浪状或锯齿状。
[0010]所述壳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1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贴合;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脱离贴合。
[0012]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喷涂层、电镀层或激光雕刻部。
[0013]当所述壳体为透红外树脂材质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安装有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为红外感应元件或红外灯。
[0014]当所述壳体为透光树脂材质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安装有摄像头。
[0015]所述壳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二
壳体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使所述壳体的整体厚度改变;
[0016]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贴合;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脱离贴合。
[0017]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电子产品壳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子产品壳体为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且其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即壳体有的位置厚度较小,有的位置厚度较大,以使壳体的厚度不一致的位置在光线透过时呈现颜色变化。这是由于树脂材质的壳体厚度不一致的位置对光的折射角度不同,对应显示出的颜色则不同,则本技术通过注塑成型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的壳体即可实现壳体至少部分位置颜色不同的外观效果,提高产品外观多样性,提高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无需通过喷涂、印刷、电镀或进行膜内注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模具成本,且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节能;同时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性强,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子产品壳体的正视图;
[0020]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子产品壳体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电子产品壳体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子产品壳体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5中B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

壳体;110

第一侧面;120

第二侧面;130

第一壳体;140

第二壳体;150

凹陷部;151

底壁;152

周向侧壁;200

红外感应元件。
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一种电子产品壳体100,壳体100为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且其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以使壳体100的至少部分位置在光线透过时呈现颜色变化。
[0029]壳体100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一体注塑成型,且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由于树脂材料厚薄位置对光的折射角度不同,其对应显示出的颜色则不同,则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的壳体100,即可实现壳体100至少部分位置颜色不同的效果,提高产品外观多样性,提高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无需通过喷涂、印刷、电镀或进行膜内注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模具成本,且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节能;同时壳体100为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性强,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003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中,其中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倾斜设置,以使壳体100的厚度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如图2所示视角,其中第一侧面110为
壳体100的外观面,其为竖直平面,第二侧面120为壳体100的内侧面,其相对第一侧面110向下倾斜,以使壳体100从上向下厚度逐渐增大。
[0031]为兼顾壳体100的结构强度和材料成本,其厚度最小处(图2所示壳体100的顶边)的厚度为0.5mm,厚度最大处(图2所示壳体100的底边)的厚度为5mm,即壳体100的厚度变化在0.5mm

5mm为宜。
[0032]壳体100材料具体可以是PA、PP或ABS等,壳体100厚度在1.5mm内呈现出红色效果,在1.5mm

3mm内呈现出绿色效果,3mm以上为其他低饱和度深色,从而使得壳体100由上至下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003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中,其中一侧面凹凸不平,使得壳体100厚度不一致。参照图3所示视角,壳体100的第一侧面110为外观面,其为竖直平面,第二侧面120为壳体100的内侧面,其呈波浪状凹凸不平,使得壳体100各处壁厚不一致。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采用透光或者透红外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结构,且其至少部分位置厚度不一致,以使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位置在光线透过时呈现颜色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其厚度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其中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壳体的厚度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最小处的厚度为0.5mm,厚度最大处的厚度为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其中一侧面凹凸不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凹凸不平的该侧面呈波浪状或锯齿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瑶邵青汝赵成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