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21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将收集的离交废水、氨肟化废水分别经调节池后采用酸解还原工艺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它工艺段废水一起调节水质水量后,经初沉池处理,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池进行双重厌氧处理;然后经过一级A/O生化系统处理、沉淀、混凝处理后,进行臭氧催化氧化;从臭氧池出来的废水经二级A/O生化处理后,经沉淀、混凝絮凝处理,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稳定可靠、高效、系统化操作,对解决了己内酰胺废水可生化性不好的问题,降低了废水的污染物浓度、生物毒性等,保证出水达标,并且大大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己内酰胺综合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己内酰胺生产属于化工反应过程,有肟化、双氧水、硫铵、环己酮等多个完全不同的工段进行完全不同物料之间的反应,而且反应均为复杂的化工过程,导致己内酰胺废水含大量偶氮、杂环、苯环、以及过氧化物、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等各类有机物和无机物。纯粹的己内酰胺废水COD平均值一般在3000~6000mg/L之间,如果在事故状态或者离交废水集中排放状态,数据还要远高于这个数;氨氮一般平均在300~500mg/L之间,总氮一般在500~1000mg/L之间,其中还有100~200mg/L的有机氮;总磷一般存在于双氧水废水中,各套装置该数据差距很大,一般在200~500mg/L之间。因此,己内酰胺废水COD、总氮、总磷均需要大幅度去除方可使出水达标排放。由于己内酰胺生产的特性,己内酰胺废水特别是肟化废水和离交废水含大量偶氮、杂环、多环类有机物,可生化性不好,一般这两股水B/C小于0.1,导致整体己内酰胺废水属于难生化废水范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收集的离交废水、氨肟化废水分别经调节池,然后采用酸解还原工艺进行预处理,得预处理后的废水;S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其它工艺段废水一起输送至综合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混合废水经初沉池处理后,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和升流式厌氧污泥池进行双重厌氧处理;S3.双重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一级A/O生化系统处理;S4.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依次经过二沉池、混凝沉淀池1处理后进入臭氧池,进行臭氧催化氧化;S5.从臭氧池出来的废水经二级A/O生化处理后,进入三沉池,再经混凝沉淀池2处理后出水,送入清水池中,即得达标排放的再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酸解还原工艺的步骤为:将从调节池出来的废水进入调酸池,投加浓硫酸后调节pH值为2~4,然后送入酸反应池后,投加多环类及偶氮类有机物发生酸解反应,使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得到降解;再送入调碱池,使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为6~8,再送入肟化中间水池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后的废水的B/C值为0.30~0.35,整体生化出水COD为100~130m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水解酸化池中,水解酸化处理时间为3~4h,水解酸化处理的温度为常温,水解酸化处理的溶解氧浓度<2mg/L。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章明程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