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91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流塔,包括壳体,其上侧设置有出气腔,下侧设置有储水腔;进气通道,其设置在壳体内;旋流筒,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其一侧与进气通道相连通,其上端与出气腔相连通,下端与储水腔相连通;旋流器,其设置在旋流筒内;第二喷淋组件,其一端设置在出气腔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内;除雾组件,其设置在出气腔内并位于第二喷淋组件的上侧;出气通道,其设置在出气腔的上侧;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第一喷淋组件的一端延伸至进气通道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内。本申请通过第一喷淋组件与第二喷淋组件喷出水流对废气进行多次多段作用,作用时间更长,吸附的颗粒更多,从而大大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效果。净化效果。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塔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旋流塔。

技术介绍

[0002]旋流塔是气液分离的一种设备,利用气体压力和液体粘度差异产生的推动力使液体在塔内产生旋转的分离设备,常用于粘性类粉尘、油性粉尘工业废气预处理或者纤维内粉尘的处理。常规的旋淋塔净化气体只经过出气腔内喷淋装置的单次净化之后即从出气通道排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11652522.6的高效旋流塔,其不足之处在于水流对废气的作用时间较短,从而可能让水流对废气内的颗粒吸附较少,进而造成净化效率较低,净化效果也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塔,其通过通过第一喷淋组件与第二喷淋组件喷出水流对废气进行多次多段作用解决常规旋流塔只在出气腔净化而导致的净化效率较低,净化效果也较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旋流塔,包括:
[0006]壳体,其上侧设置有出气腔,下侧设置有储水腔;
[0007]进气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08]旋流筒,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其一侧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其上端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下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
[0009]旋流器,其设置在旋流筒内,用于驱动气流流向出气腔;
[0010]第二喷淋组件,其一端设置在出气腔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内,用于喷淋旋流筒出来的气体;
[0011]除雾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出气腔内并位于第二喷淋组件的上侧;以及
[0012]出气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出气腔的上侧;
[0013]其中,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一端延伸至进气通道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内。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
[0015]第一水流管道,其一端延伸至储水腔内,另一端延伸至进气通道的一侧;
[0016]第一喷淋管道,其一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伸入进气通道内用于喷淋气体。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
[0018]第二水流管道,其包括进水端与喷淋端,所述进水端延伸至储水腔内,喷淋端设置在出气腔内;
[0019]若干个第二喷淋管道,其均与所述第二水流管道相连接,并且均从出气腔的一侧
延伸至另一侧;
[0020]其中,所述第二喷淋管道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口。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流管道即为第二水流管道,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流管道靠近进气通道的一侧。
[0022]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包括:
[0023]竖向进气管,其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连通气源;
[0024]横向进气管,其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两端分别连通竖向进气管与旋流筒;
[0025]其中,所述竖向进气管包括从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的上锥口段与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下锥口段;所述下锥口段与横向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锥口段内。
[0026]优选的,所述横向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观察横向进气管内部的观察窗。
[0027]优选的,所述旋流器设置在旋流筒的上端,旋流器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0028]所述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台,所述缓冲台上成型有缓冲槽,所述出水口的下端延伸至缓冲槽内;
[0029]所述缓冲槽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储水腔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槽低于缓冲槽,并且过滤槽的上端与缓冲槽的上端之间倾斜设置有导向面。
[0030]优选的,所述缓冲台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槽成型在所述过滤件上。
[0031]优选的,所述储水腔包括:
[0032]第一腔室,其与所述过滤槽相连通;
[0033]第二腔室,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并与第一腔室相连通;
[0034]第三腔室,其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另一侧,并与第二腔室相连通;
[0035]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排污口与水泵,所述水泵与第一喷淋组件以及第二喷淋组件相连接。
[0036]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泵箱,泵箱内设置有回流腔,所述水泵至少部分设置在回流腔内;所述回流腔的周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过滤第三腔室进入回流腔的水流。
[003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38]1、本技术通过第一喷淋组件实现对废气的初步净化,再经过第二喷淋组件实现对废气进行二次进化,水流对废气多次多段作用,作用时间更长,吸附的颗粒也能更多,从而大大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效果。
[0039]2、本技术第一水流管道即为第二水流管道,第一喷淋管道设置在第二水流管道靠近进气通道的一侧。结构更加简单与紧凑,第一喷淋组件与第二喷淋组件的占用空间更小。
[0040]3、本技术通过倒锥形的上锥口段实现对气流的集中与加速,以便第一喷淋组件对气流进行喷淋净化,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与净化效果。锥形的下锥口段则能够通过自身逐渐放大的直径放缓水流与气流的行进速度,以使水流和气流能够更加平稳地进入横向进气管以及旋流筒。
[0041]4、本技术通过缓冲台使旋流筒排出的水流进入储水腔能够更加平稳,通过过滤槽实现对水流的过滤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颗粒的收集回收,以便使用者后续的重复利用或者处理。
[0042]5、本技术中水流从第一腔室流至第二腔室再流至第三腔室,水流流动过程中其内剩余的大部分颗粒沉淀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且水流进入第三腔室后也更加平稳,进一步沉淀颗粒与杂物,之后颗粒与杂物即可从排污口排出,经过沉淀净化的水流即可被水泵抽取运送到喷淋装置再次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46]图4为缓冲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5为储水腔与喷淋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8]附图标记:1、壳体;11、出气腔;12、储水腔;121、第一腔室;122、第二腔室;123、第三腔室;13、进水口;14、排污口;15、泵箱;151、回流腔;152、过滤网;
[0049]2、进气通道;21、竖向进气管;211、上锥口段;212、下锥口段;22、横向进气管;221、观察窗;
[0050]3、旋流筒;31、出水口;
[0051]4、旋流器;
[0052]5、第一喷淋组件;51、第一水流管道;52、第一喷淋管道;
[0053]6、第二喷淋组件;61、第二水流管道;62、第二喷淋管道;
[0054]7、除雾组件;8、出气通道;
[0055]9、缓冲台;91、缓冲槽;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上侧设置有出气腔(11),下侧设置有储水腔(12);进气通道(2),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旋流筒(3),其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其一侧与所述进气通道(2)相连通,其上端与所述出气腔(11)相连通,下端与所述储水腔(12)相连通;旋流器(4),其设置在旋流筒(3)内,用于驱动气流流向出气腔(11);第二喷淋组件(6),其一端设置在出气腔(11)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12)内,用于喷淋旋流筒(3)出来的气体;除雾组件(7),其设置在所述出气腔(11)内并位于第二喷淋组件(6)的上侧;以及出气通道(8),其设置在所述出气腔(11)的上侧;其中,所述进气通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组件(5),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的一端延伸至进气通道(2)内,另一端设置在储水腔(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包括:第一水流管道(51),其一端延伸至储水腔(12)内,另一端延伸至进气通道(2)的一侧;第一喷淋管道(52),其一端与所述水流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伸入进气通道(2)内用于喷淋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塔,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喷淋组件(6)包括:第二水流管道(61),其包括进水端与喷淋端,所述进水端延伸至储水腔(12)内,喷淋端设置在出气腔(11)内;若干个第二喷淋管道(62),其均与所述第二水流管道(61)相连接,并且均从出气腔(1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喷淋管道(62)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塔,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流管道(51)即为第二水流管道(61),所述第一喷淋管道(52)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流管道(61)靠近进气通道(2)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塔,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通道(2)包括:竖向进气管(21),其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连通气源;横向进气管(22),其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且两端分别连通竖向进气管(21)与旋流筒(3);其中,所述竖向进气管(21)包括从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的上锥口段(2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接立丁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路桥吉利达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