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81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涉及智能驾驶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内的旋转组件,转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监控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腔,转动腔开设于转动座的内部,转动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齿,转动杆的中部设置有驱动齿,转动腔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转动孔;工作时,旋转组件进行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监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中国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会驾驶的人愈来愈多,许多人在开车时会存在很多不良的习惯,比如开车接电话、不系安全带、双手离开方向盘以及开车抽烟等等,这些不良习惯既影响司机的行车安全也影响了城市的安全交通环境的创建,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以提醒司机注意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0003]如专利号为CN213629797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车载安全驾驶监控设备所示,工作时,当需要进行本体角度调节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就会带动转动杆和从齿轮进行转动,随着从齿轮的转动就会带动主齿轮进行转动,再利用主齿轮带动调节杆进行转动,最后利用调节杆带动整个防护框进行角度的调节,其只能实现监控设备的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调节,不能实现竖直方向上的调节,使得监控范围大大减小,因此需要一种可自由调节的监控设备,增加监控范围,提升监控效率。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监控设备监控时只能单方向上进行调节不能自由调节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的旋转组件,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转动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监控组件;
[0009]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开设于所述转动座的内部,所述转动腔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齿,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设置有驱动齿,所述转动腔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齿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监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出单元。
[00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作时,旋转组件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驱动整个转动座进行360
°
旋转,实现了监控设备水平方向上的自由调节,转动组件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驱动监控组件实现竖直方向上的转动,实现了监控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调节,旋转组件和转动组件相互独立使得监控设备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同时自由调节,极大的增加了监控范围,使得设备的监控效率大大提升。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转动腔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与所述驱动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腔的底部。
[00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驱动驱动齿转动使得驱动齿带动转动杆上的两个转动齿转动,使得监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自由的调节角度,转动块的设置使得丝杆可以被支撑住,提高了丝杆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控组件包括监控球,所述监控球的两侧高度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分别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监控球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与所述转动齿啮合连接,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监控球两侧的齿条在转动齿的驱动下转动,使得监控球可以绕着转动柱实现水平方向上180度的转动范围,极大的增加了监控的范围,并且两个齿条的设置可以实现两侧的转动,提升了转动的速度,提升了监控的效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旋转空腔,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空腔的一侧,所述旋转空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供所述转动盘转动的转动槽,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二电机驱动驱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使得支撑柱顶部的转动盘进行360
°
度无死角转动,使用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使得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效率提高,转动槽和转动盘的设置使得监控设备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提升了,限位柱和转动盘的设置使得转动座的位置被卡住,被牢牢的限位在转动槽内,使得转动时不会产生晃动,增强了转动调节的稳定性。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槽和安装块,所述缓冲槽开设于所述转动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腔的顶部,所述缓冲槽的底部与所述缓冲块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的一侧开设有挤压槽,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挤压槽内。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监控球向一侧转动90度时,挡板会与缓冲组件相抵接,并挤压缓冲块压缩缓冲弹簧,缓冲组件的设置使得监控设备在被调节角度过大时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了挡条直接挤压转动齿造成设备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卡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组件。
[00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安装座用于固定固定座使用,安装座上的安装槽用于安装固定座,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座使得固定座可以稳定的安装在安装座上。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按压单元和卡接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按压槽和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侧壁与所述按压槽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按压槽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卡接单元滑动连接。
[00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安装固定座时直接将固定座按压至安装槽内即可,当拆卸
时,按压按压块,连接卡一侧的挤压块会挤压卡接单元使得卡接单元对固定座进行解锁,从而实现固定座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使得更换和维修监控设备变得十分方便,增加了维修的便捷性。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单元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中部开设有挤压孔,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所述卡接块的侧壁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卡接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
[002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挤压块挤压挤压孔的一侧时,卡接块在移动槽内向卡接弹簧的一侧移动,使得卡接块脱离对卡接槽的卡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提升了监控设备拆卸维修和更换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包括固定座(1)和转动座(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内的旋转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所述转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所述转动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监控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转动腔(40),所述转动腔(40)开设于所述转动座(2)的内部,所述转动腔(40)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1),所述转动杆(4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齿(44),所述转动杆(41)的中部设置有驱动齿(42),所述转动腔(40)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转动孔(43),所述转动齿(44)穿过所述转动孔(43)与所述监控组件(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4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输出单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5)包括第一电机(50),所述第一电机(50)设置于所述转动腔(40)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一电机(5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的顶部与所述驱动齿(42)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1)远离所述第一电机(5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52),所述转动块(52)设置于所述转动腔(4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6)包括监控球(60),所述监控球(60)的两侧高度连接有转动柱(61),所述转动柱(61)分别与所述转动座(2)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监控球(6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齿条(62),所述齿条(62)的底部与所述转动齿(44)啮合连接,所述齿条(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6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司机智能驾驶行为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7)包括第二电机(70)和旋转空腔(71),所述第二电机(70)设置于所述旋转空腔(71)的一侧,所述旋转空腔(71)开设于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72),所述驱动锥齿轮(7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73),所述从动锥齿轮(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74),所述旋转柱(7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75),所述支撑柱(75)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其艳常周林刘霞王华荣郝林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