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顾名思义是指建筑中处于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间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地下室具有多种多样的应用,例如可以将地下室设置为库房、设备间等,随着人们对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地下室修筑在地下,由于地下的环境特性,地下室的地面渗水现象不可避免,地面渗水现象会使地下室表层的铺设层因水分侵蚀,与下层发生分离导致表层铺设层发生脱落,且若地面上的物品与地面直接接触,还会使物品遭受渗水的侵蚀,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0003]为了解决地面渗水的问题,在地下室修建时需对其底层结构采用防水结构,并配合特殊的施工工艺,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特性,现有的地下室结构多采用防水层隔绝的方式对渗水进行隔绝,减少低下水分的渗透,单依靠防水层阻隔效果有限,仍会有部分的渗水透出,而且防水层仅能对渗水进行隔绝,而无法将渗水排出,渗水被隔在防水层的下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1)、地下室底板(2)、防渗膜(3)、钢筋混凝土层(5)和表面防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11),所述防渗膜(3)铺设于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所述防渗膜(3)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12),所述集水沟(12)与导水槽(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水槽(11)呈等距状横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两个所述集水沟(12)呈纵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水沟(1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水管(14),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一侧端部与集水沟(12)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另一侧端部与外部排水结构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结构支柱(7),所述结构支柱(7)与地下室底板(2)的连接处表面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铺设于第一防水层(4)的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沟(8),所述排水沟(8)的壁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顶部设置有沟盖(10),所述沟盖(10)固定嵌合于钢筋混凝土层(5)顶部开设的嵌槽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10)为金属材质,所述沟盖(10)的上部均匀开设有方形槽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一侧端部与排水沟(8)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虎,马国强,鲍佳军,胡志洪,李华峰,黄新宇,周新田,姚磊,钱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山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