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6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地下室底板、防渗膜、钢筋混凝土层和表面防护层,地下室底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防渗膜铺设于地下室底板的表面,防渗膜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地下室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集水沟与导水槽相连通,本地下室防水结构在地下室底板的顶部铺设防渗膜配合第一防水层构成双重防渗结构,相比于传统单一式结构的防水层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而且利用在地下室底板顶部设置的导水槽与集水沟构成导流排水结构,可对下层渗出的渗水进行导流收集并排出到外部的排水结构内,相比于传统的隔绝式防水结构,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顾名思义是指建筑中处于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间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地下室具有多种多样的应用,例如可以将地下室设置为库房、设备间等,随着人们对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地下室修筑在地下,由于地下的环境特性,地下室的地面渗水现象不可避免,地面渗水现象会使地下室表层的铺设层因水分侵蚀,与下层发生分离导致表层铺设层发生脱落,且若地面上的物品与地面直接接触,还会使物品遭受渗水的侵蚀,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0003]为了解决地面渗水的问题,在地下室修建时需对其底层结构采用防水结构,并配合特殊的施工工艺,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特性,现有的地下室结构多采用防水层隔绝的方式对渗水进行隔绝,减少低下水分的渗透,单依靠防水层阻隔效果有限,仍会有部分的渗水透出,而且防水层仅能对渗水进行隔绝,而无法将渗水排出,渗水被隔在防水层的下方,长期积聚会对下方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侵蚀,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且防水层在水汽与渗水的长期侵蚀下会发生老化,使防水层的寿命大大降低,在老化后地下室的防渗效果会大大降低,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地下室结构多采用防水层隔绝的方式对渗水进行隔绝,减少低下水分的渗透,单依靠防水层阻隔效果有限,仍会有部分的渗水透出,而且防水层仅能对渗水进行隔绝,而无法将渗水排出,渗水被隔在防水层的下方,长期积聚会对下方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侵蚀,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且防水层在水汽与渗水的长期侵蚀下会发生老化,使防水层的寿命大大降低,在老化后地下室的防渗效果会大大降低,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地下室底板、防渗膜、钢筋混凝土层和表面防护层,所述地下室底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所述防渗膜铺设于地下室底板的表面,所述防渗膜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
[0006]所述地下室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与导水槽相连通。
[0007]作为优选,若干个上述导水槽呈等距状横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的顶部,两个所述集水沟呈纵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的两侧。
[0008]作为优选,两个上述集水沟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侧端部与集水沟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侧端部与外部排水结构相连通。
[0009]作为优选,上述地下室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结构支柱,所述结构支柱与地下室
底板的连接处表面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
[0010]作为优选,上述钢筋混凝土层铺设于第一防水层的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壁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
[0011]作为优选,上述排水沟的顶部设置有沟盖,所述沟盖固定嵌合于钢筋混凝土层顶部开设的嵌槽内侧。
[0012]作为优选,上述沟盖为金属材质,所述沟盖的上部均匀开设有方形槽口。
[0013]作为优选,上述排水沟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侧端部与排水沟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侧端部与外部排水结构相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地下室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垫土铺设,在基坑挖掘后,对垫土层进行铺设施工,在对垫土层进行夯实整平后,在垫土层上进行防水处理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完成对垫土层的铺设;
[0016]S2、底板浇筑,在垫土层上部的防水保护层上绑扎钢筋,并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浇筑,在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浇筑时,在地下室底板的上部两侧预留集水沟的槽口空间,并将第二排水管埋设在地下室底板的内部,在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浇筑时,使地下室底板的面层略向集水沟的一侧倾斜,倾斜角度不超过十度,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完成地下室底板的浇筑作业;
[0017]S3、防渗水处理,在地下室底板凝固后,在地下室底板的顶部横向开设导水槽,导水槽的方向与集水沟呈垂直状且于集水沟相连通,导水槽的宽度不超过10mm,其深度不超过7mm,在导水槽开设后,对地下室底板的顶部进行清洁,并在结构支柱的底部连接处均匀喷涂第二防水层,完成后,将防渗膜铺设在地下室底板的顶部,在防渗膜的接缝处采用防渗封闭处理,之后在防渗膜的顶部均匀喷涂第一防水层,完成防渗水处理处理作业;
[0018]S4、混凝土浇筑,在完成防渗水处理后,在防渗膜的上部绑扎钢筋,并预留排水沟,之后对钢筋混凝土层进行浇筑,在对钢筋混凝土层进行浇筑时,将第二排水管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层的内部;
[0019]S5、防护层铺设,对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层的面层进行找平,在钢筋混凝土层凝固后,对表面防护层进行铺设,并对表面防护层的表面进行找平和平滑操作。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1]本地下室防水结构在地下室底板的顶部铺设防渗膜配合第一防水层构成双重防渗结构,可对下方的渗水与水汽进行严密隔绝封闭,相比于传统单一式结构的防水层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而且利用在地下室底板顶部设置的导水槽与集水沟构成导流排水结构,可对下层渗出的渗水进行导流收集并排出到外部的排水结构内,可避免渗水积聚对地下室的混凝土与防水结构发生侵蚀,以提高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相比于传统的隔绝式防水结构,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B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水沟与导水槽在地下室底板顶部分布的简要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垫土层;2、地下室底板;3、防渗膜;4、第一防水层;5、钢筋混凝土层;6、表面防护层;7、结构支柱;8、排水沟;9、第一排水管;10、沟盖;11、导水槽;12、集水沟;13、第二防水层;14、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1)、地下室底板(2)、防渗膜(3)、钢筋混凝土层(5)和表面防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11),所述防渗膜(3)铺设于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所述防渗膜(3)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12),所述集水沟(12)与导水槽(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水槽(11)呈等距状横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两个所述集水沟(12)呈纵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水沟(1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水管(14),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一侧端部与集水沟(12)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另一侧端部与外部排水结构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结构支柱(7),所述结构支柱(7)与地下室底板(2)的连接处表面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铺设于第一防水层(4)的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沟(8),所述排水沟(8)的壁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顶部设置有沟盖(10),所述沟盖(10)固定嵌合于钢筋混凝土层(5)顶部开设的嵌槽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10)为金属材质,所述沟盖(10)的上部均匀开设有方形槽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一侧端部与排水沟(8)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虎马国强鲍佳军胡志洪李华峰黄新宇周新田姚磊钱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山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