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6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地下室底板、防渗膜、钢筋混凝土层和表面防护层,地下室底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防渗膜铺设于地下室底板的表面,防渗膜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地下室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集水沟与导水槽相连通,本地下室防水结构在地下室底板的顶部铺设防渗膜配合第一防水层构成双重防渗结构,相比于传统单一式结构的防水层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而且利用在地下室底板顶部设置的导水槽与集水沟构成导流排水结构,可对下层渗出的渗水进行导流收集并排出到外部的排水结构内,相比于传统的隔绝式防水结构,具有更好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顾名思义是指建筑中处于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间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地下室具有多种多样的应用,例如可以将地下室设置为库房、设备间等,随着人们对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地下室修筑在地下,由于地下的环境特性,地下室的地面渗水现象不可避免,地面渗水现象会使地下室表层的铺设层因水分侵蚀,与下层发生分离导致表层铺设层发生脱落,且若地面上的物品与地面直接接触,还会使物品遭受渗水的侵蚀,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0003]为了解决地面渗水的问题,在地下室修建时需对其底层结构采用防水结构,并配合特殊的施工工艺,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特性,现有的地下室结构多采用防水层隔绝的方式对渗水进行隔绝,减少低下水分的渗透,单依靠防水层阻隔效果有限,仍会有部分的渗水透出,而且防水层仅能对渗水进行隔绝,而无法将渗水排出,渗水被隔在防水层的下方,长期积聚会对下方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土层(1)、地下室底板(2)、防渗膜(3)、钢筋混凝土层(5)和表面防护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导水槽(11),所述防渗膜(3)铺设于地下室底板(2)的表面,所述防渗膜(3)的顶部铺设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沟(12),所述集水沟(12)与导水槽(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水槽(11)呈等距状横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两个所述集水沟(12)呈纵向分布于地下室底板(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水沟(1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水管(14),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一侧端部与集水沟(12)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14)的另一侧端部与外部排水结构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结构支柱(7),所述结构支柱(7)与地下室底板(2)的连接处表面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铺设于第一防水层(4)的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沟(8),所述排水沟(8)的壁均匀喷涂有第二防水层(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顶部设置有沟盖(10),所述沟盖(10)固定嵌合于钢筋混凝土层(5)顶部开设的嵌槽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10)为金属材质,所述沟盖(10)的上部均匀开设有方形槽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8)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水管(9),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一侧端部与排水沟(8)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虎马国强鲍佳军胡志洪李华峰黄新宇周新田姚磊钱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山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